創造“價值雲” 讓雲計算不再令人捉摸不透

衆所周知,雲計算是一種基於因特網的超級計算模式,在遠程的數據中心,幾萬甚至幾千萬臺電腦服務器連接成片,可以讓人們體驗每秒超過10萬億次的運算能力。如今,雲計算的新聞和廣告鋪天蓋地,可唯是狂風暴雨。人們一時間創造出了大量的以“雲”開頭或以“雲”結尾的新名詞:製造雲,雲能源等。“雲”這個字成爲了中國漢字中的一個奇蹟,它幾乎可以被放到任何詞的前面或後面,可以說雲計算已成爲深入到大衆心中的一個重要名詞。

  目前,筆者得知國內最高級別的雲計算大會“第四屆中國雲計算大會”即將於2012年5月23—25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本屆雲計算大會主題是“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推動雲計算創新實踐”,大會以“雲計算示範應用案例”系列發佈爲最突出亮點,讓人們更深刻的瞭解到雲的應用在哪裏,價值在什麼地方?

  專家表示,以雲計算爲代表的新型計算機模式未來將成爲主流,企業購買軟件方式也將發生巨大變化,從開發、購買軟件產品、尋找系統集成商、外包,到向購買服務轉變。也就是說,隨着雲計算服務提供的多樣化,像用水、用電一樣方便地享受雲計算便利的大衆時代,已爲時不遠。而此次大會就是進一步推動雲計算的創新實踐,讓人們認識到雲計算的路應該怎麼走,解決當前人們對雲的迷茫與困惑。

  雲計算是一次信息產業的變革,這已是大家所公認的事實,但目前雲計算產業正在經歷跟互聯網產業發展早期類似的過程,產業的迷霧正在形成並擴大。一說到迷霧可能大家第一反應都是負面的,但就像秋天的霧,霧是大自然的一種現象,是必然要有的,然而霧散去後依然是一片晴朗天。在雲計算的霧期更需要對雲計算產業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不要在最後隨着霧散去自己也隨霧而去。

  2012年3月在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雲計算被作爲附錄被給出了一個政府官方的解釋,表達了政府對雲計算產業的重視,但整個定義顯的非常謹慎,爲未來定義的變化和解釋留了很大的活動餘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雲計算的定義是這樣的:

  “雲計算:是基於互聯網的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是傳統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發展融合的產物,它意味着計算能力也可作爲一種商品通過互聯網進行流通。”

  那麼雲計算究竟能爲企業帶來什麼價值呢?在概念炒作期,衆多雲計算的“弄潮者”都有自己的回答。有說有利於社會資源利用的,有說有利於企業管理效率提升的,也有說有利於用戶成本節約的。而在第四屆雲計算大會上,來自世界知名的雲計算廠商將給大家進一步介紹雲計算以及未來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會讓你耳目一新,並且能從獨特的視角向你展示雲的價值。

  你也許認 爲“價值雲”就是爲客戶創造價值,其實其含義並非僅此而已。從AMD大中華區總裁鄧元鋆就曾經說過,“價值雲”意味着從客戶的實際需求出發,以創新的產品和技術,爲客戶提供“定製化”的雲。同時,更意味着與合作伙伴進行緊密的協同創新,構築雲計算的“價值生態系統”,爲客戶“量身打造”雲應用,最終實現全產業鏈的“雲價值”。

  藉助雲計算,普通用戶可以通過終端設備隨時隨地接入網絡,實現對雲中數據的共享和管理,比如上傳下載文檔;企業可以隨意獲取各種高可擴展的、靈活的IT資源,快速部署企業應用,在不加大硬件投資的前提下,滿足業務高速增長的需求。

  但目前雲計算落地需要幾個方面的條件成熟。第一,要求後臺的處理能力、調度能力達到相當的水平;第二,需要有足夠成熟的應用模式;第三,需要終端有足夠的能力配合雲端進行應用的呈現。

  如今伴隨着雲計算走過萌芽期和過熱期,並逐步走向成熟期,用戶對雲計算的需求越來越精準、細緻,強調“爲用戶創造價值”,就成爲雲計算產業鏈各企業共同致力的目標。而此次第四屆雲計算大會各IT廠商將會給大家呈現出更多的有意義的創新的應用,值得期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