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工具之因果圖

 

說起質量改善,很多人往往馬上想起“六西格瑪”的方法論。誠然,這是一整套當今世界最先進的質量管理的理念與工具集。但是從國內衆多企業實施六西格瑪項目的成敗得失來看,實施六西格瑪是需要一定前提條件的:比如是否具有較充足的前期投入預算,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是否已初具規模,高層領導是否充分重視和授權,參與項目的員工素質是否較高,等等。哪怕是相對成功的企業,仔細審閱一下他們的成功項目,“生搬硬套”的不少,“用高射炮打蚊子”的更是屢見不鮮。相比之下,QC小組倒是一個更適合現階段中國企業持續改善的推廣形式。

所謂QC小組,是指員工圍繞企業的經營戰略、方針目標和現場存在的問題,以改進質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質和經濟效益爲目的組織起來,運用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方法開展活動的小組。QC小組強調“小、實、活、新”,從小事和身邊的事做起,追求持續改進和奉獻精神。它可以分爲“問題解決型”和“創新型”兩大類,涵蓋了產品質量、工作效率、成本、環保等全面質量問題。QC小組活動強調自下而上地組織發起,員工自願參加的羣衆性活動,靈活性強,投入少,見效快。

在工具應用層面,QC小組也提供了完整的工具集,與六西格瑪的工具集相比,數量上要少很多,理論上也要簡單很多,不少工具你可能以前也聽說過。不過千萬不要小看了QC小組的這些工具,如果能夠掌握這些工具的精髓,靈活運用,由此而產生的功效說不定比運用六西格瑪中的高端工具——試驗設計還大呢。接下來就以它的核心工具——經典的QC七工具(因果圖、排列圖、調查表、直方圖、散佈圖、控制圖和分層法)爲例,說明QC小組工具的應用,具體操作上全部通過專業六西格瑪質量管理統計分析軟件JMP來實現,以進一步提高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工作效率。

QC七工具之因果圖

因果圖(Cause & Effect Diagram)又叫石川圖、魚骨圖等。它是表示質量特性波動與其潛在原因的關係,即表達和分析因果關係的一種圖表。合理運用因果圖,可以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然後對症下藥,解決質量問題。


圖一  因果圖(魚骨圖形式)

 

圖一顯示的就是一家印刷電路板公司在分析產品缺陷時使用因果圖工具得到的一張以魚骨圖形式表現出來的分析圖表。其中的“魚頭”就是QC小組面臨的業務問題:Defects in circuit board,五個大“魚骨”分別對應五大主要原因:Component insertionRaw cardInspectionComponentsSolder process。再細分一下,可以發現更多地小“魚骨”就是AligmentMoisture contextTemperature等更多子原因。

應用因果圖時,應當注意以下事項:

1. 與另外一個質量工具“五個爲什麼”結合起來,發揚刨根問底的精神,直到把細節問題暴露出來爲止,不要只停留在第二、第三層原因上,這往往會太籠統,無法找到可以直接採取的解決問題的對策。

2. 切忌單槍匹馬地“閉門造車”,一定要發揚民主,集思廣益,通過頭腦風暴的方法將所有QC小組成員的意見都表現出來,這樣才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力量,發現以前不足的或是容易忽略的地方,啓發更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3. 表現形式上不拘一格,可以採用其他結構性更強的圖表(如樹圖等)來表現各因素之間的因果關係或其他邏輯關係。

只要我們具備了這些意識,在操作層面上就很方便了,因爲在JMP軟件的“關係圖”平臺上,都提供了這些選項。例如,想在某個原因項下添加更細的子原因項,只要右擊鼠標,選擇“插入>之下”(如圖二)就可以了。而且它不受原因層層數的限制,問到第十層(乃至更多層)的子原因都可以記錄下來,適合QC小組邊開會談論邊繪製並更新因果圖。

同樣,只要在彈出菜單的“更改類型”中選擇不同的選項,還能快速地得到表現同一問題的其他形式,如樹圖(如圖三),便於那些習慣用樹形結構方式分析問題的人員參考使用。

圖二  因果圖的編輯與同步更新

 


圖三  因果圖(樹圖形式)

 

 

順便提及,筆者特別喜歡的一點是,JMP軟件能夠將邊分析討論,邊製作成功的因果圖自動轉成數據表,只需要兩步鼠標操作就能實現,這能夠給問題討論和整理帶來很大的方便。這也是筆者發現JMP相對其他傳統軟件在QC7工具上的亮點之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