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工具之排列圖


排列圖(Pareto Plot)又叫帕累託圖、8020圖等。它是將質量改進項目從最重要到最次要順序排列而採用的一種圖表,它在形式上是由兩張圖表組合而成的,一個是標記每個項目發生頻數的柱狀圖,另一個是標記項目累計百分比的折線圖。排列圖的主要用途有:按重要順序顯示出每個質量改進項目對整個質量問題的影響程度;識別進行質量改進的機會。


圖一  常規排列圖

 

圖一顯示的就是一家生產電子產品的公司在對近期生產中發生的缺陷記錄進行統計,並整理成的排列圖形式。顯而易見,“Missing Screws”出現的頻次顯著地高於“Missing Clips”、“Leaky Gaskets”等其他缺陷,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將它作爲質量改進的主要方向,值得對它作深入的調查研究與分析。

應用排列圖時應當注意到:繪製排列圖的主要目的,是爲了剔除次要的“多數”,找到關鍵的“少數”。因此,當你發現柱狀圖下降趨勢緩慢,頭部項目和尾部項目之間的落差不大時,可以嘗試用以下方法調整:

1. 柱狀圖的縱座標不用“件數”來表示,而改用其他可量化的指標(如“金額”等)來表示。

2.橫座標不用“缺陷”來表示,而改用其他分類指標(如“產品類型”等)來表示。

3.增加分層變量(如“時間”等),繪製“分層排列圖”Stratified Pareto Plot

所有這些方法的目的都是爲了更快速、更準確地在雜亂無章的數據中發現主要矛盾。

JMP軟件深知實際工作中這些細節的重要性,因此在其“Pareto圖”平臺上都提供了相應的選項。例如,如果我們在記錄缺陷時記錄了日期(OCT1OCT2OCT3)和設備清洗狀態(beforeafter),就可以將一張反映整體的排列圖細化爲6=3*2)張乃至更多、體現兩個維度類別信息的分層排列圖(如圖二)。這樣就可以更加清晰地觀察不同日期、不同設備清洗狀態下的缺陷分佈情況,便於我們發現關鍵問題,同時也可用於進行不同條件下的產品質量對比。

 

圖二  分層排列圖

 

另外,還有一個使用小技巧:考慮到國內某些企業習慣用餅圖等簡易圖形分析這類質量問題,JMP軟件的“Pareto圖”平臺提供了“排列圖”和“餅圖”之間的快速轉換。圖三就是一張將缺陷類別排序後展示的餅圖,用它同樣能夠進行“帕累託現象”的簡單分析。


 

圖三  轉換成餅圖的排列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