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超級個體?先來學習如何進入心流

關於巔峯體驗

隨着經濟和技術的發展,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已經進入低慾望社會,中國這些年發展也很快,甚至人民日報都發文說《物質幸福時代已經結束》。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說,人類在本世界最大的議題就是追求幸福快樂,有的經濟學家甚至開始呼籲用國內幸福總值(GDH)來取代GDP作爲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發展水平的指標。

人的幸福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如果追求物質的滿足已經不是追求幸福的第一驅動力,那麼什麼是下一個時代的幸福是什麼呢?

馬斯洛曾經提到一個巔峯體驗的概念,在這種體驗中人忘記了自我的存在,忘記了時間和空間,身心合一,也彷彿與宇宙融爲一體,產生一種極大的被祝福、被全盤接受的感覺。我想,這種所謂的巔峯體驗就是我們這一代人下一步要追求的目標吧。

心流

據研究祖師傳記的作者說,耶穌、釋迦牟尼等大教主,都是在經歷了某種巔峯體驗之後,有所感悟才創立的一方宗教。我們普通人無法隨時隨地體驗巔峯體驗,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某種技術進入另一種與巔峯體驗很相似的體驗:心流。

心流是匈牙利裔美國心理學家米哈里.奇克森米哈里在他的著作《心流:最優體驗》中提出來的概念。米哈里發現人類並沒有因爲重大技術變革而變得更加幸福,於是他開始思考關於幸福的命題。通過一系列採訪研究總結出了一種奇妙的心理狀態,它將這種幸福感稱之爲最優心理體驗,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心流”的概念。


心流狀態有很多特徵,例如:

  • 高度興奮及充實感
  • 高度集中且放鬆
  • 忘記時間和空間
  • 喪失自我意識,不再有任何自我憂慮和自我懷疑

心流狀態除了是一種非常“幸福”的感覺之外,還能帶來非常強大的創造力。在心流狀態下,意識全神貫注,秩序井然,有助於自我整合。思想,企圖,感覺和所有感官都集中於同一個目標上,自我體驗也臻於和諧。例如,處於心流狀態中的工作者、藝術家、運動員其工作特別高效,業績特別出色。

心流體驗結束後,一個人會覺得,內心和人際關係都比以前更“完整”了。有心理學家相信,所謂大師,就是能不斷進入心流狀態,從潛意識中用帶了點東西回來的人。

進入心流的條件

按照米哈里的研究,心如心流有三個前置條件:
1 有強烈的動機和明確的目標:當事人必須強烈地想要完成一件事,不能採取無可無不可的態度。例如,明天就要考試可今天該看的書還沒有看完,這是你特別容易“看得進去”,所以有人說,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

2 任務難度與技能相匹配:任務難度必須比自身能力高一點點,如果難度比能力低則會產生無聊的狀態,如何難度比能力高太多則會進入焦慮,只有難度比能力高一點點的情況下,纔會產生心流狀態。

3 即時反饋:必須要有即時的反饋,告訴當事人事情是否在進展,是否在掌控之下。例如寫文章時,顯示的字數,打遊戲時雙方的比分等等。

如何進入心流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現代人的心浮躁慣了,再加上外部干擾因素特別多,因此一開始練習的時候,進入心流是比較不容易的。但是不要着急,事實證明,我們進入心流的次數越多,就越容易進入其中。心流就像肌肉或習慣,隨着時間的推移,進入心流狀態更容易。直到最終能夠隨時隨地進入心流狀態。

我自己就是如此,常常爲自己浮躁影響自己的工作效率而煩惱,自從知道心流的概念之後,我就刻意留心練習,現在我非常享受。下面就是我的幾點體會。

  1. 找一個安全的環境,不需要防備任何事情,也最好絕對安靜。“聲音是心流的刺”,至少要保證前10分鐘沒有人打擾,參見我另一篇介紹專注的文章。手機最好調成飛行模式,最次也要變成靜音狀態。
  2. 開始工作之前先進行一個小儀式,例如燃一爐香,或許一個願。儀式感很重要,這相當於告訴自己的潛意識,我現在要進行的事,是很重要的,輕易不可以打斷重來。
  3. 如果要做的事情太複雜或太難,最好先分解成小的任務,讓每一個任務與自己的能力相匹配。沒有不可以分解的任務,例如寫一本書太難,先寫第一章。寫一章太難,先寫第一個論點。總之,分解成一個比自己的技能和狀態稍微難一點的一個任務包。
  4. 做好心理建設使自己的動機非常強烈。想象這個任務完成後就能讓某人服氣,或就能讓某人佩服我,或就能賺到錢,或就能搭上那個男神,等等等等。往往,怒氣或不服輸的倔強是一種非常好的動機。
  5. 想象自己的工作已經完成的樣子。如果是一片文章,就想象自己的文章已經排好版印刷在了紐約時報的頭版上的樣子。如果是一篇報告,就想象領導或客戶看着報告頻頻點頭的樣子。總之,想象的越具體生動越好,可以參見我另外一篇文章
  6. 如果需要找材料,最好先找好,並放在手邊,或粘貼在一個word文件中,然後與你工作的窗口並排放置。絕對不可以一邊寫東西一邊上網查資料。也不可以在多個窗口鍵切換來切換去。如果寫的時候發現需要的資料手頭沒有,可以使用佔位符(我喜歡用todo)代表將來需要在這裏補充。等完成後統一查閱資料補充。
  7. 在過程中主動尋找反饋。例如寫一陣子就看看累計的字數,或者先列好標題,沒完成一個標題下的內容就在小標題後面加一個【完成】的標記。等等。

心流就是意識的熵值最低的狀態

蘇東坡說,聖人之心,如珠在淵,凡人之心,如泡在水。做聖人當然不容易,但練習心流一樣可以增加幸福感。什麼是幸福?幸福就是平靜的,專注的,放鬆的,同時又是強大的,飽含無盡創造力的狀態。

用最新的名詞來說,心流就是意識處於熵值最低的狀態。這是一種秩序,這是一種整合。如果你保持練習,你將會越來越強大,直至能夠整合所有的資源,用別人看起來不可能的方式完成任務。

最後,用射鵰英雄傳中的一段描寫結束今天的文章吧 -

他卻仍是不言不語,擡頭凝望北方天空,呆呆出神。魯有腳連問數聲,郭靖全然沒有聽見,原來他全神貫注,卻在鑽研天罡北斗陣的功夫,此時正當專心致志、如癡如狂的境界,那裏還來理睬魯有腳的說話?

郭靖生性魯鈍,如果不是對武功達到如此癡迷的程度,怎麼成爲一代大俠?
郭靖是幸福的,至少在他鑽研武功時。

-END-
標籤:心流 幸福 技術 技巧 生產力 專注 效率 超級個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