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app的誕生:微信早期發展軌跡

1.0時代:以移動im爲起點

微信最初只不過是騰訊廣州研發中心(主要負責騰訊的QQ郵箱產品)大概不超過十個人的團隊抱着“嘗試”的態度試驗出來的。

市場背景:那是2010年下半年,正處於移動互聯網爆發的前夜,當時ios和android平臺作爲新平臺開發者也相當少。10月份,一款叫做kik messenger的應用發佈,直接導致2011年成千上萬的類kik應用被研發出來,這其中就包括後來大紅大紫的whatapp、米聊、line、kacao等。

kik messenger的火爆源於它的極致簡單跨平臺,它是爲移動而生的應用,幾乎不花任何力氣就在很短的時間基於手機通訊錄建立起自己的關係鏈,這對於很多web2.0時代的SNS應用來說,是不可能做到的。

Q郵箱研發團隊的老大張小龍就預見它的火爆之勢。小龍當時給馬化騰發了一封郵件談這個事情,並申請廣研團隊做一個類似的應用出來。

馬化騰也已經意識到有10年曆史的QQ 並不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手機IM,一款更適合手機使用場景的IM 是需要的,不僅僅是用戶需要,騰訊也需要。他對此表示讚許,並仿照“微博”爲這個應用起了一個名字——微信。

最初微信被定義爲一款通知工具,主要有3個功能:

聯繫人給你發信息時,它通知你;

QQ郵箱、QQ離線消息有新條目時,它通知你;

你在騰訊微博上收到私信時,它通知你。

廣研的小團隊只用了不到四個月,完成了完成了微信ios 1.0版本的開發,於2011年1月21日正式發佈。1.0版界面非常簡潔,功能也非常簡單,主要包括文字文字即時通訊、照片分享、更換用戶頭像三個方面,但是,跨平臺交流、極速輕快的樓層式對話和便捷的圖片分享功能給用戶帶來了非常良好的體驗。

2.0和3.0開始:移動社交的發展

在3月份,接連發了兩個版本,但是用戶數據依然不見起色。

這時候,另外一款應用的火爆引起了微信產品團隊的注意:talkbox。這個發語音短消息的應用有着與kik類似的邏輯,但語音無疑是最大的亮點。類似的功能騰訊的QQ其實很早就做過,但一直不溫不火,但是當它被放到手機上之後,瞬間捕獲了大量的用戶。

另一方面,智能手機在這個時候開始告訴普及,尤其是iphone4的發佈,以革命之勢席捲了整個手機市場。張小龍此時判斷:智能手機和pc是完全不同的,基於智能手機平臺的功能和個人電腦上的也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此時,微信研發團隊開始意識到,要試着挖掘智能手機平臺的各種可能,不斷嘗試利用手機天然的能力做出機制簡單且自然的應用。也就是說,直到這個時候,微信研發團隊開始摸準了移動互聯網應用的脈搏,率先把握了移動互聯網的本質。

於是,在微信團隊研發人員一個多月的努力之下,微信2.0語音版終於在11年5月初發布了(這是正式第一版本,之前的版本都加了beta)。微信在2.5版本中還發布了一個重要增加用戶的方式——附近的人。通過查找附近的人,使用戶輕鬆找到身邊其他正在使用微信的人。也正是這個功能,讓外界第一次感受到了微信功能的強大。

當時用戶對微信、米聊甚至talkbox,感覺是差不多的,大家都在談論着這三個應用誰抄襲誰,後來米聊做了塗鴉功能,他們的同事在知乎發表文章,說靜等微信抄襲。

微信給的答覆是8月初的2.5版本,最大的驚喜莫過於附近的人。可以這麼說,語音版奠定了微信的基礎,但真正讓外界感受到微信強大的,是附近這個功能

就這樣,微信開始很快甩開了所有競爭對手。到了10月份,微信發佈了包含搖一搖和漂流瓶兩個功能的3.0版本,自此,微信的地位似乎已經是無法撼動了。

搖一搖和漂流瓶兩個功能,相當於給微信這個基於熟人關係的通訊工具增加了陌生人社交的功能,添加了一種新的基於移動互聯網的交友方式,它精準地迎合了人性的社交需求和好奇心,使產品具備了有趣好玩的特性增加了用戶互動,保持了用戶粘性。

4.0:開始的平臺化

2012年5月份,微信發佈了4.0版本,該版本的主要更新包括兩個方面:新增加了朋友圈和開發API接口。首先是朋友圈,其實是一個基於圖片分享的社會化網絡(SNS)。試圖讓每個用戶都參與到自己和他人的“圖片塑造生活”的設計初衷上去,朋友圈是吸引熟悉朋友之間互動的賣點,通過朋友之間的UGC與頻繁互動來增用戶的活躍度,保持產品的粘性。

朋友圈可以說是張小龍帶領的微信研發團隊一個具有創造性的發明,其體驗有很多體現其產品情懷的細節。與臉書、微博、博客(空間)等的社交網站不同,微信朋友圈的設計延續了微信的雙向好友關係。我們使用過後都知道,只有互相是好友關係才能查看對方的評論。這種設計使得互相的人際沒有向二度關係擴散,既有效地保護了用戶的隱私,有突顯了微信這款產品的於其他社交產品特性。

還有一點就是,在第一個朋友圈的版本里是不支持發純文字的,我在一開始使用朋友圈的時候,也不知道如何發送純文字的動態,後來利用搜索引擎搜過之後才知道是要長按相機鍵可以發純文字。這一功能設計得堪稱隱晦,是因爲微信產品團隊對於朋友圈的定位就是基於圖片分享的熟人社交平臺。

張小龍說到,“回過頭來說,微信朋友圈原本是不允許發文字,或者說不鼓勵發文字的。

不光是怕氾濫,這裏有個基本的假設,要一個人寫一段字的難度遠遠大於他發一張圖片,對於一個普通用戶來說,你讓他一天寫一段話出來,而且這段話還得讓別人看到,他還要寫得好,其實很難。我希望我們的產品是每個人都能用的,那麼,圖片是最好的介質,圖片每個人都會發。”

5.0:微信平臺的升級

2013年8月9日微信發佈了它的5.0版本。這一版本中,微信團隊對微信的公衆平臺進行了升級,分爲了訂閱號和服務號。其中訂閱號主要爲用戶提供信息和諮詢,爲媒體和個人提供了一種新的信息傳播的方式,同時也解決了用戶在微信上進行長文閱讀的需求。服務號其設計旨在爲用戶提供服務,企業利用可以自定義菜單,並獲得如支付等高級接口的使用權限,從而給企業和組織提供更強大的業務服務能力與用戶管理能力。

公衆訂閱號的推出,讓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大量自媒體的涌現,使得普通資訊的生產、發行和消費擺脫了傳統印刷技術和PC互聯網的桎梏,效率顯著提升。

爲了避免過多的訂閱號信息對用戶產生干擾,微信產品團隊還分別對兩類公衆號做了特殊規定和設計,如分別規定了每天的消息發送條數,並特別對訂閱號的消息做了摺疊的設計。

5.0版的微信還增加了表情商店,掃一掃,遊戲中心,微信支付等功能(還有很實用的收藏功能)。首先是表情商店,在這裏有各式各樣的表情供用戶選擇,能夠滿足用戶的視覺化的溝通需求。其次是掃一掃功能,你可以掃條碼、圖書和CD封面、街景,還可以翻譯英文單詞。掃條碼、掃圖書和CD封面成爲用戶查看購買商品的入口,掃街景,增加了產品的趣味性。第三是遊戲中心,在這裏你可以和你的朋友們一起玩遊戲。

打飛機,再普通不過的一款遊戲,由於朋友排行榜的存在,使這款遊戲在上線第一天就像病毒一樣瘋狂傳播着。

如果說飛機大戰的遊戲打響了微信商業化的第一槍,那麼這一版本中首次出現的“微信支付”功能更是正式開啓了微信商業化的大門。通過綁定銀行卡可以在公衆號、掃二維碼、App中實現一鍵支付,如此就滿足了用戶快速便捷安全的移動支付需求。這一支付方式的出現使得微信遊戲平臺的遊戲付費下載、移動購物分成、購買收費表情等盈利方式變得清晰可見。

2014年春節前夕,微信5.2版本發佈,微信羣中搶“新年紅包”就呈現刷屏之勢,並隨着春節假期的到來愈演愈烈。用戶在微信羣中瘋狂搶紅包,不僅僅是一個社交產品的成功,背後是微信支付的爆發。很多用戶爲搶紅包發紅包而在微信支付中綁定了儲蓄卡,使微信支付的用戶增長形成了一個高潮。一個春節過去,微信支付可能在很短時間內贏得幾何級數增長的新用戶。

微信支付的火爆使得微信迅速搶從支付寶口中搶佔了“移動互聯網支付”的一大塊市場份額。另外,微信支付還爲用戶和商家各種不同的移動支付場景,如實現了刷卡支付、掃碼支付、公衆號支付、APP支付,並提供企業紅包、代金券、立減優惠等營銷新工具等。

6.0:連接一切

微信自2014年10月14發佈的6.0的版本以來,逐漸放緩了其更新迭代的速度。

張小龍強調說,“我們希望基於微信能夠搭建一個生態系統,但不是我們自己把生態系統裏面的每一塊都給做了,簡單地說,我們希望建造一個森林,而不是建造一座自己的宮殿,我們希望培育一個環境,讓所有的動植物在森林裏面自由生長出來,而不是我們去建造出來。”

微信官方開放生態已經涉及微信支付、硬件開放平臺、公衆平臺和企業號等業務,微信正在從一個人與人交流的工具,逐漸進化成一個連接人、硬件和服務的生態系統,通過“連接一切”帶來人體的延伸、生產效率的提高和日常生活的便捷。

從2011年1月21日微信正式推出至今,微信像一張大網,將每個人同其他人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只要在上網的用戶,幾乎都離不開微信。微信客戶端通過語音通話、搖一搖、附近的人、小視頻、朋友圈分享等基礎服務功能,讓地理上的距離不再成爲人與人交流的障礙。

2013年11月18日,騰訊微信在廣州舉行首次“微信·公衆”合作伙伴溝通會。微信在會上提出“平臺化,公開化,自助化“的理念,表明微信的開放體系初步形成了框架。

微信集成的大量線下服務的接口,使得微信以微信支付這個爲支點,成爲了移動互聯網的重要的流量入口。現在進入微信錢包,我們可以刷卡轉賬、手機充值,通過理財通購買理財服務,還可以給信用卡還款,通過微信公益方便參與公益事業;可以購買電影票,可以通過京東和美麗說的入口購物,也可以通過滴滴出行的入口打車,通過攜程旅遊的入口購買飛機和火車票,也可以通過大衆點評的入口獲得各類生活服務;另外,還能通過生活繳費的服務繳納水電煤寬帶和固話的費用,通過城市服務的模塊獲得醫療、交管、工商、司法等公共服務,微信一個應用連接了與人們生活有關的各種服務,已經讓我們看到了何爲“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