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常生活】-1

        日常是一種常態,是生命本身,因而尊貴。寫一些溫暖的文字,記錄我的日常——芸芸衆生的生活吧。

      五月,廣州窗外有朗日,杯中有暖茶。我應該是最大的樂天家,應該是。因而再沒有什麼悲傷和失望。

            序

        2019-5-16


        爲少年宮的活動做一個五分鐘的演講,穆老師的原話:“你就隨便聊聊你家鄉的美食吧”。 我有點茫然,來廣州20年,我家鄉的味道在哪裏呢?

        我每天點各種樣式的湖南米粉小吃,去書店看各個地方的美食書籍和雜誌,不過吃進肚子的都是別人家鄉的食物,看進眼裏的都是紙面的煙火。

        要交稿了,還要給人留出審稿改稿的時間。我坐在桌前,終於是書桌而不是餐桌。鋪紙開筆,腦子裏開篇想到的第一句居然是汪曾祺先生筆下的高郵鹹鴨蛋。我真的因爲看了汪先生寫的鹹鴨蛋而跑去淘寶上定了高郵鹹鴨蛋。汪曾祺寫四時實物,寫舊人舊事 ,寫故鄉風俗 ,寫鳥獸蟲魚,寫草木四季。平平淡淡的文字,平平靜靜的心緒,溫溫暖暖的日子。

        這好像我此時的生活,卻又不是此地的生活。

        我能把家鄉的美食也寫的如此讓人垂涎三尺嗎?

        我把半個月思緒的積累用半個小時付諸於紙上。寫着寫着眼淚隨着墨水一樣流了出來, 不知道是觸動了哪根神經,一邊寫,眼淚一邊從眼眶自己爬出來的感覺,筆停淚止,卻又不知爲何......

        在故鄉的時間本就不多,除去吃奶學爬讀書的時光,好像還真沒有以一個成年人的身份在故鄉生活過。即便現在我回到故鄉,還是三姑六姨嘴裏的“牙牙”(湖南話裏對孩子的稱呼)。回到爸媽家,照例起牀不疊被子,不做飯菜,睡到太陽曬屁股,穿雙拖鞋,拿個飯盆去樓下粉店“打碗粉”。碰上暑假,打開電視還能看到八七版的西遊記,一邊吃粉一邊看着西遊記,我的年少無知的時光啊,又這樣回來了。


家鄉的味道

        中國有句老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說的大概就是什麼樣的食物,養出什麼樣性格的人。不知道是不是被辣椒薰陶出來的,無辣不歡,無辣不成菜的湖南人,脾氣火爆,性格耿直。“吃的苦霸的蠻耐得煩。”

        那湖南哪個地區的人最能吃辣?

      湖南吃辣椒第一,但種辣椒卻相對較少,除了邵陽產寶慶朝天椒外就沒有集中產地。所以 ,“吃辣者又以邵陽爲最。”吃得朝天椒的辣、喜歡朝天椒辣的邵陽人,喜歡叫自己爲“寶慶人”。

      過去,邵陽稱寶慶府。在中國古時候這個“府”不是什麼地方都能叫的。一般只有在皇帝出生、生活、工作過或者特別重要的地方,才能稱之爲“府”。

      那邵陽爲什麼能稱爲寶慶府呢?這就得說到宋朝第六代皇帝宋理宗。他登基之前,是在邵陽做御史,並且是從邵陽跨過“青龍橋”直接去杭州登基稱帝。宋理宗覺得,邵陽是他的潛龍之地,是福地。上任後第二年就用他自己的年號“寶慶”,命名邵陽爲“寶慶府。”

      寶慶府里美食很多,比如雪醬鴨,米粉,臘肉,罈子菜,蛋角。在邵陽方言裏說,一道菜好吃叫做“蠻有味”,有的就是香味辣味。

      不知道是哪裏的食客,把“爆炒豬血丸子”列爲50個城市非吃不可的經典美食之一。其實,豬血丸子並沒有那麼高大上,他只是邵陽地區的傳統的家常菜,邵陽人習慣叫他“圓子”,我說它是奇醜無比卻美味無窮。

      相傳,楊家將楊六郎入獄後,家人給他送飯,每次都被獄卒吃了。於是家裏人就想出一個主意,用豆腐豬血豬肉做成圓圓的形狀,然後放在炭火上薰,外表變得黑黑的髒髒的,根本看不出裏面是鮮香可口的豬肉豆腐。再送飯去,獄卒沒敢吃,終於送到了六郎手中。而血豆腐就是今天我們說的豬血丸子。

      小的時候飯桌上只要吃豬血丸子,父親就一定要把這個故事講一遍。飯桌上除了豬血丸子,還有邵陽2500年的歷史故事,也是我的下飯菜。從父親的嘴裏我知道了,放眼世界,敢爲人先的魏源,中國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愛國將領蔡鍔,都是從邵陽走出去的。

      據說只有邵陽人才會做這個正宗的豬血丸子,也只有正宗的邵陽人才會做蛋餃子。

      每到快過年時,媽媽就會生起煤球爐,上面放一口鐵鍋。然後,我就會守在鐵鍋的旁邊看媽媽包蛋餃子。雞蛋液打勻之後,用一把瓷勺子盛滿雞蛋液,貼着鍋底手輕輕一轉,一層薄薄的圓圓的,巴掌大小的蛋餃皮就出來了。在餃皮的中間放上一大勺事先剁好的豬肉餡,兩邊蛋餃皮一對摺,抹上一點新鮮的蛋液封口,一個蛋角就做好了。媽媽每次都會用一下午的時間做一大盆,守在爐子旁邊的我,經常會趁媽媽還沒來得及把肉餡放進去的那一秒,迅速把蛋餃皮拎出來吃了。媽媽是不會罵我的,她總是笑笑說:“少吃點兒,少吃點兒,一會兒吃飽了要撐的要不舒服了。”

      其實我在廣州生活的時間已經遠遠超過我在家鄉生活的時間。但無論走到哪兒最好吃的食物,還是媽媽做的菜;最有意思的事就是爸爸嘴裏老掉牙的故事。

      家鄉的味道,是早晨起來吃上一碗淋滿紅油的大片牛肉粉的味道。是黃昏放學後香香的“河洛豆腐”的味道;是回民鋪子裏黏牙的“糖粑粑”的味道;是辣的“起圈圈”的寶慶朝天椒的味道。

      是春天的雨聲,是夏夜的蟬鳴,是秋葉的紛飛,是冬雪的寧靜。

      所謂家鄉的味道,就是幸福的味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