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感覺

【我-的日常生活】--2

文圖:qiqi

        排除萬難,終於在這個端午回家鄉。爲什麼是回家鄉,而不是回家呢?

        大概家鄉指的是一個地區,而家只是住着小小的我和爸爸媽媽的那個地方。現在爸爸媽媽住的這個房子是2007年買的商品房,既不是我出生地方,也沒了陪我長大的物件。現在這個家裏 ,有我記憶的就只剩下些老照片。

        回到家,父母還是喜歡在廚房裏忙碌,從早餐到晚餐,彷彿我還是那個在省城讀書的孩子,半年纔回一次家,要把我愛吃的菜都做一遍。我當然都懂,卻又裝作漠然,好像從小就習慣了這種方式,不在父母面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他們在我的生活裏好像也沒有喜怒哀樂。

        剛開始離開父母出去讀書,火車開動帶來的是喜悅,終於可以遠離父母獨立生活。

        時間長了,又變成習慣。

        來了,走了。沒有微笑也沒有眼淚。從來沒有那種“火車,開動,淚水,緩緩,流下”的場景。如果非要說,原生家庭的缺陷,恐怕就是這種親情關係下,互相表達感情的習慣。可我又常常不覺得這是缺憾,因爲從星座上來說,天蠍座就是一個不善於表達的情感的星座。我的父親是天蠍座,我的女兒也是天蠍座,大家用彼此舒服的方式相處就很好了。

        家鄉當然繞不過去的是有血緣關係的家族長輩同門兄弟姐妹。說實話,跟這些叔叔姑姑堂哥表姐並沒有太多可以聊。但一坐下來吃飯,二三十人一大桌子那種熱鬧又像回到了小時候。就算不說話,聽他們聊家長裏短也很舒服。姑媽拿了一張我出生才三個月,1978年的春節拍的照片。那個時候,爺爺奶奶也就五十來歲,最小的姑姑也就十幾歲。照片裏的姑姑叔叔,還有我的爸爸媽媽都很好看,堂哥堂姐也非常好看。看着這張唯一的和爺爺奶奶的全家人的合影,眼前這些也都快成耄耋老人的長輩,或是頭髮全白了,或是滿臉皺紋,或是身材走樣了,可是他們也和我一樣年輕過漂亮過,而我也會像他們一樣,臉上爬滿了皺紋.......

      時間饒得過誰?誰也繞不過時間。

        給女兒介紹家族裏的長輩很是有趣,因爲邵陽話對長輩的稱呼和普通話完全不一樣。比如說,我叫叔叔叫三姨(這裏姨應該當爺來理解)。到女兒這一輩就應該叫三嗲嗲(嗲嗲在湖南方言裏就是爺爺的意思),但普通話又沒有嗲嗲這個詞,所以女兒就管我叔叔叫三爺爺。我叫叔叔的太太叫三娘,其實就是嬸嬸的意思。可翻譯給女兒聽的時候,我卻完全找不到普通話哪個詞來代替。最後就叫了三奶奶。我的爸爸還有兩個妹妹,我稱呼她們是“大滿滿,小滿滿”(同音,我也不知道什麼意思。)女兒只能稱呼她們爲姑奶奶。可到了稱呼姑奶奶的老公的時候又不知道該叫什麼了。總之啊,給這兩個外來的孩子介紹家族長輩時,那是笑料百出,而且各有各的叫法,最後我們統一一下,我父親的兄弟姐妹男的都叫爺爺女的都叫奶奶,這才把所有的長輩都叫了一遍。

      邵陽人性格豪爽不拘小節,就算在餐廳裏吃飯,自己家人吃飯那也是大呼小喝熱鬧非凡。聽不懂邵陽話的孩子爸爸,總覺得他們說話像在吵架一樣。而我告訴他,那是他們高興。

        從小在家,我並愛說話,但是家族長輩對我都非常好。即便現在,無論隔三年五年回家,家族裏所有的人,只要在家的,那一定是第一時間,要一起吃飯。哪怕飯桌上也說不上一句話,總也是要見上一面的。道別時總也要叮囑一句:自己在外面要好好照顧自己啊!常回來啊!對我如此,其實對家族裏每一個出門在外的孩子都是如此,家族長輩重情重義,不在言語。

        雖然我們都有各自的生活,雖然我們已經在不同軌道上生活。就像那看不見摸不着的Wi-Fi呀,只要你一回到家鄉就會自動聯上網。

      呆在一起很舒服的,還有這羣小學的同學。雖然也沒有什麼實質性可聊的。無非是,趁着酒勁聊聊當年的小八卦小花邊,大家也就呵呵一樂。 就算是當年的初戀,就算是還保留着當年的情書,如今的相處就是一杯白開水,自然,實在卻也是最滋養。我們從中午飯吃到晚飯,在等晚飯的這三四個小時,大家也是在同學家裏坐着,刷刷微信嗑嗑瓜子吃吃零食,聊着有的沒的無聊的話。嘴巴沒停過的吃沒停過的說。

        天色近了黃昏,大家才起身抖了抖身上的瓜子殼,問女同學的老公討了支好紅酒,擡步樓下的餐廳,又繼續吃着喝着聊着毫無意義的事情。可還有多少人願意爲了陪着你而得這半日之閒呢?大概大城市裏的生活就是要追求某些意義某種目的。在家鄉這毫無意義毫無目的的半日之閒,就顯得格外的珍貴。

      “得半日之閒,抵十年塵夢”。

        所以每次回家鄉,雖說算不得是充電去,卻也是真正能讓自己放鬆的地方。這家鄉的一人一物,一菜一粥,總也讓人想起少年時代的心情,輕飄飄地飛了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