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系統選型和供應商考察

公司內部需求收集完之後,按照計劃,我們從10月份開始進行需要進行選型和供應商考察。資源和供應商選擇主要是通過網絡獲取。由於公司是一家跨國企業,在供應商的選擇上,董事長是希望能夠有全球資源能力的公司來承擔此項目。經過前期資料收集和初步篩選,初步選定如下幾家公司進行,進一步的交流,同時制定了相關的調研考察計劃。

公司

跟進

預約時

細說明

美*數

美的

Albert

9月27日下午15:00

來廠訪談

德*

顧問公司

Albert

10/10上午

前期交流

微*微

VUV

steven

10/10日下午

前期交流

美*數

美的

Albert

10/11下午14:00

需求詳細調研

MPDV

HYDRA

William

10/18上午

前期交流

德*

顧問公司

Albert

10/19全天

業務調研

奧*普

西門子

William

10/20下午

前期交流和業務調研

微*微

ASPROVA

steven

10/30日

業務調研

經過一個月的考察,最終形成的供應商考察報告如下:

  • 美*數

       美*數智造雲基於美的集團深入應用的基礎上,提煉總結中國傳統製造業的特點,爲企業整個價值鏈拉動,構建透明可視的智慧工廠提供集成解決方案。  智造云爲企業提供聚焦交付精準、效率提升、品質改善和數字化透明的智能製造信息化及工業以太網集成解決方案,實現設備自動化、生產透明化、物流智能化、管理移動化、決策數據化,助力企業快速邁入工業4.0。 智造雲覆蓋製造業全供應鏈,產品體系包括排程易APS、智造MES、電子MES、注塑MES、智造公有云、智聯寶和協作雲(SRM),同時針對不同的企業規模支持公有云和私有云的部署方式。 

考察情況情況記錄:

       前期我們和美雲有過三次的溝通,第一次是美雲到公司來做關於美雲在MES和APS的項目介紹,第二次是美雲來公司針對公司的業務做的需求調研。第三次是去美雲的工廠參觀,同時和美雲現場人員做實際的交流。

經過三次的交流,大家對美雲的智能製造模式有了初步的瞭解也有一些感想和意見總結如下:

       APS以及MES可以定製化,比較符合我們公司目前的需求,但美的的模塊化和APS模塊能夠解決插單/計劃重排問題,同時可以解決缺料/齊套/佔用問題,結合目前我們的生產計劃訂單排配以及庫存策略,此部分模塊若能啓動上線,將對原材料和半成品庫存降低有着極其重大的意義,同時可以同步考慮WAC NY庫存金額降低的問題。

對於目前我們單多量少的離散式作業模式,目前全局的條碼化和自動化將是極其重大的挑戰,還是需要慎重評估從局部着手再全局推進。

       計劃排程可以實現日計劃,遇到各種問題時,自動重排計劃,合理利用資源,用客觀快速的數據來代替人力的計算,在淡/旺時兼顧效率及出貨計劃,都是生產線急需的信息;

廠商提到電子行業較廣泛的應用,尤其是SMT車間在防錯、AOI分析等領域都有相應的系統管理。對於電子類物料來說,因爲設備及物料的標準化程度高,在系統導入階段,比較適合做爲試點單位進行推廣;

       備料採用2H生產製,採用AGV小車的備料模式,對生產線來說也是很大的改善,減少生產線找料、覈對物料及擺放物料的時間和空間浪費,實現精益化生產很有必要;

車間設備需要有相應的信息接口,一旦實施MES,需要實時抓取信息及共享,需要我們現在就要提前準備,再次採購的設備及儀器均要支持信息收集;

大數據分析對我們很有幫助,舉例像調試類,現在很多的靠技工或員工的經驗及技術,無法實時用數據說明調試時間是否合理,相應調試參數是否合理。可能調試浪費的時間就比較多。若大數據分析給出常用參數,對縮短調試時間有很大幫助,也能幫助我們對相關人員績效的考覈。

       先進生產系統的實施最終目的是減員增效,降低庫存、提高週轉率,爲了實現此目的,同步需要對研發、供應鏈等同步進行提高及改造(例如產品研發要模塊化,提高產品物料的公用性,供應商物料交期和品質要大幅度提高),否則系統的功能可能會大打折扣。

經過前期調研,美*數也針對我們公司給出了一份項目推進建議:

ASPROVA      

生產計劃系統Asprova,是以有限能力、可變生產提前期來製作生產計劃。可以對應需求量的變化、設備產能以及各種生產約束條件後,合理安排具體生產計劃。

考察情況記錄:

       ASPROVA代理商VUV和我們公司有過兩次的接觸溝通,第一次瞭解了下公司的業務需求,第二次和項目組成員面對面的進行了一些溝通。如下是一些建議意見。

       從廠商演示的情況看,目前我們排產方面的一些問題點,都能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但實施是否成功,軟件好不好用,基礎數據的準確性及模型的科學性是關鍵點。但這家廠商只提供APS的解決方案,與MES系統的銜接應用效果還是不太確定。如真如其介紹的:紅領集團現場排產方面確實使用的是ASPROVA系統,那這個案例的效果應該是成功的。

       VUV提及ERP系統是基礎,APS與MES不一定要同時施行,MES製造執行系統具有是錦上添花的功效,但APS的成功需要3要素即能否配製化的產品、經驗豐富的顧問及公司計劃人員全程參與、公司本身的基礎環境如ERP系統等,這些我司應該都可以滿足,推行APS應該問題不大,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其介紹的功能中,涵蓋了製造過程遇到的大部分問題,包括工藝、人力、設備、模具、生產異常等等,而排產方面APS解決主計劃、複雜物料計劃、日計劃三大塊,與我司具有很多的相近性;另外其闡述的約束理論、有限理論這種啓發式規則算法是符合事實的,每個單位、每個車間甚至每個設備單元在排產過程所考慮的重點是完全不一樣,不能從上至下一概而論,但後續需重點與其溝通下其與我司共同建好的模型規則能否實時修改,如週四正常下單以交期爲優先級,但插單涉及政治項目時又以另一種規則爲優先級時,兩種規則如何匹配或重運行系統是否會衝突。

在排單過程中,考慮到了模具、治具等產能因素,因受模具、治具和機臺的影響,或只有一臺設備、一套模具來生產,這時建議系統能根據訂單交期,分析出具體瓶頸點,根據分析情況來判定是否增加設備和治具等方面的資源,對生產效率、交期可能更有幫助。

  • 西門子

       西門子製造運營管理系統(MOM)先進的製造執行解決方案,使得自動化不再是單純的自動化,而真正讓自動化與製造管理、企業管理、供應鏈管理建立了無縫連接,供應鏈的變化將會迅速反應在製造中心,從而爲“數字工廠”理念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和產品基礎,並通過不斷創新爲更多客戶帶來更高的生產率和靈活性,提高對市場的靈敏度,縮短上市時間,降低成本;生產製造是價值鏈中的關鍵部分,西門子MOM不僅與控制、自動化和業務層面緊密結合,而且還與西門子產品生命週期管理軟件(PLM)相結合。

 

考察情況記錄:

       西門子軟件基於微軟平臺開發,包括PLM、MES、 APS和QMS等等,覆蓋範圍廣,與ERP--SAP系統可以無故障地銜接,且能自主進行二次開發;其中數字化工程針對離散型企業具有很多優勢,系統模塊能滿足計劃排產、生產跟進,數據及時採集反饋等等需求,不過西門子也反饋不僅僅一個軟件的投入,實際需硬件的支持,且這方面的投入更多。另外其系統相比其他的有一個優勢,就是數據及生產狀況的模擬分析,仿真各種操作模式,虛擬物理製造過程,尤其對設計部門的數據可行性更有利。

        另外西門子配合的軟件公司分享了海信推行西門子MES的過程(未推行APS),從時間來說還是較長的,僅對產品的調研就有3個月;另外海信已採用了西門子的一些軟件—工藝路線PRM等,其再推行MES具信息接口優勢,但目前共花費11月還未徹底完成。而我司單多量少、客戶個性化特點決定我們落實這項工作更具有挑戰性,預計精力、成本投入會更多。而海信調研的問題點與我司現狀差不多,改善後的完成看板、異常報表、出勤及人力規劃、訂單追溯、移動微信界面聯絡等等都可以成爲我們借鑑的地方。

西門子有談到生產中的難點和痛點問題解決,可以在設計的時候進行仿真,把設計到生產的環節聯動起來,在設計階段就可以看到產品的樣式,確認好工藝等方案,最大限度的避免各種問題的發生,那麼產品設計的時間會縮短,產品的設計更能保證。

另外有談到系統是整個環節的更精細管理,各個環節都要結合起來,而不是簡單的系統報表,那麼管理會更加有效。

  • 德*

       德*來公司做過兩次溝通交流,第二次來的時候和項目組成員做了深入的交流溝通,然後對公司現場進行了調研。

     主要調研內容如下:

調研主要內容

備註

公司發展戰略、未來規劃、相關體系

端到端總體業務流程(從銷售到計劃到生產到售後)

瞭解企業目標、願景

在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方面的總體規劃

瞭解公司業務特點、瞭解在公司端到端流程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的參與熱度與發展方向

生產計劃管理、生產計劃模式

製造新技術的運用

供應鏈

以訂單爲主線闡述從訂單接收到生產計劃發佈執行以及交付的整個流程的闡述(涉及部門,訂單及計劃管理規則,庫存管理規則,生產人員流動性管理,數據流向及系統支撐點等說明),確認生產方面智能化、數字化的運用情況及對未來的期望

在加工過程中自動化、數字化的運用情況及成果

新技術、新設備等運用情況及後續發展規劃

燈具行業生產特點

排程排產排序管理情況

場內物料需求和跟蹤管理情況

製造數據採集和分析管理情況

燈具行業生產特性

數字化設計的運用

研發業務體系

自動化、數字化生產設備運用

設施設備運維管理

模塊及工藝管理

廠區/車間/產線佈局原理

設施設備如何管理(載具、機器人,傳動線,吊裝線等設施設備)

模塊程序管理情況

產品及工藝設計及發佈管理情況

IT基礎設施及擴展計劃

信息化配套(從上游至下游,從外到內)

客戶、企業、供應商協同支撐

企業內部縱向協同支撐

支撐用到的系統和各系統之間的關聯關係和數據交互

調研結束後德*針對我們公司的業務現狀給出了一份調研報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