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個自省故事45——心定

昨天晚上九點多公公打電話給我,讓我去地鐵站接他和兒子。我很意外,因爲前天我打電話同他商量時他沒有答應我早回。那天,我說二子幼兒園要體檢,統一安排的日期不能改,另外我也想二子了,希望他們早點回上海,公婆覺得10天還不盡興,想再晚點回。

想着平日裏公婆被我和兩個孩子綁架,公公近百歲的老母親無暇顧及,放假了回去多待些日子也該理解他們,所以便不再提及此事。我說會跟老師解釋體檢的事,後面再補。

現在他們又遷就我,提早回了家。類似的事情很多,讓我感謝又感動。人們常說本性難移,有時也不盡然,公公就是一個鮮明的特例。他近一兩年變化很大,不止是我,許多親戚都有同感。變得勤快、耐心、奉獻。

今天吃飯時我坦言在在公公身上看到的變化。
我:“爸爸我覺得你比以前有耐心了,現在從不見你發火或者煩躁,別人都說你現在的臉都變了,慈眉善目還時常掛着笑容,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呢?”
公公:“以前沒退休時,還想着能幹出些業績來,心思很多。現在退休了,什麼也不想了,唯一的希望就是看到我們家和和睦睦的。”
我:“那你的耐心是自然而然的還是需要剋制的,比如我覺得小孩子有時候真的很煩人,可是你好像完全不受影響,還能含笑面對,怎麼做到的呢?”
公公:“我覺得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幫助這個家,幫助孩子做一點事情,就這點價值了,所以好好做吧。”

歸根結底公公在現在的生活相較過去做了很多減法,少了所謂的事業心、想法,人反而活得放鬆自然,寬容又慈愛。正如公公說:“心定了,也就心安了,自然而然就有耐心了。”這對我有什麼啓發呢?我追求的是不是有點多了呢?一個人的精力、能力有限,一件事能做好已經相當不容易了,追求那麼多,最後無果又有什麼意義呢?

從現在起,學會說不,以目標無關的不管是事情還是念頭統統不要。
養育兒女,愛己顧家,讀書、習作、種花便好。
心不定,不能安!
做減法,去雜念!

徐永萍
2019/8/15上海
歡迎善良有愛心,樂於奉獻的友人,搜索微信公衆號“胸無城府心如玉”,關注並投稿。
感謝您的時間,感謝您的關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