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四種依戀類型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相似更具有吸引力,與我們相似的人建立親密關係,往往更加幸福。這裏的相似不止是我們通常以爲的價值觀、人生觀、喜好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即人們的依戀類型。

人際關係專家Bartholomew提出,人們之所以要避免和他人親密接觸,是因爲存在兩種不同的原因。一種情況是人們期望和他人交往,但又對他人戒心重重,害怕被人拒絕和欺騙。另一種情況是人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真正地喜歡我行我素和自由自在,而不願意與他人發生親密的依戀關係。

Bartholomew提出四種依戀關係:
安全型——在感情上很容易接近他人。不管是依賴他人還是被人依賴都感覺心安。不會憂心獨處和不爲人接納。
癡迷型——希望在親密關係中投入全部的感情,但經常發現他人並不樂意把關係發展到如自己期望的那般親密。沒有親密關係讓我不安,有時還擔心伴侶不會像我看重他一樣看重我。
恐懼型——和他人發生親密接觸使我不安。感情上我渴望親密關係,但很難完全相信他人活依賴他人。擔心自己和他人變得太親密而受到傷害。
疏離型——即使沒有親密關係也安心。對我而言,獨立和自給自足更加重要,我不喜歡依賴別人或讓人依賴。

以上內容來自《親密關係》作者 [羅蘭·米勒 (Rowland S. Miller)],不是克里斯多福·孟的那本著作。這本偏理論,有大量的調查數據。婚姻關乎人一生的幸福,可惜我們大學裏並沒有這樣類似的課程,而在美國早已開設。

這幾種依戀關係一方面受幼年時期養育者的照料影響,另一方面又受到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事件的影響,另外也受到的教育、書籍、歷史文化等影響。它們共同促成了我們依戀類型的形成。但一旦形成的依戀類型又不會固定不變,人生往後的經歷也會起作用。比如一個偏安全型又有點癡迷型的人,當經歷很多次不愉快的親密關係,遭受過很多次的欺騙等之後,依戀類型很大可能將向着恐懼型或疏離型轉變。而恐懼型的人如果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愉悅又安心的親密關係,那麼他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能向着安全型轉變。

每一次不愉快的親密關係或多或少的總會讓人受了創傷,越是情感投入的多,越是覺得傷害大。這樣的一個個事件,有時甚至會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我確實看到過原本活潑開朗的女孩,因爲遭受了情感創傷,變得沉默寡言,從此關上了心靈之窗,不再相信男人。這樣的事情的確讓人覺得惋惜,多讀書、多閱人、多反思吧,慧眼識人很重要。
我始終相信,在世界的某個角落,一定有一個適合我們的人,只是我們需要點智慧和耐心去發現,每一次探索只會讓我們增長智慧,我們會更接近命裏的那個人,所以不要怕失敗,更不要灰心,爬起來繼續前行。

願你心懷希望,有愛有光。

徐永萍
2019/8/18上海
歡迎善良有愛心,樂於奉獻的友人,搜索微信公衆號“胸無城府心如玉”,關注並投稿。
感謝您的時間,感謝您的關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