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1984》想到的

很多人會問,什麼是自由?自由就是擁有說二加二等於四的自由。若此前提成立,其他皆順理成章。

時隔三年,重讀了一遍奧威爾的小說《1984》,說來慚愧三年前讀這本書的時候,只癡迷於其中的劇情、比較奇怪的世界觀以及驚歎於其對未來精準的寓言式描述,並沒有深入的去琢磨其中的理論。反倒是同時看奧威爾的另一本篇幅比較短的小說《動物莊園》感覺以動物的視覺來描寫比較有趣,很容易的看了兩三遍。其實若論其中傳達的思想,《動物莊園》是遠不能及的。而第一次看《1984》的時候對於其中的政治詭辯感覺長篇大論基本上都跳過了,這次再看的時候是較爲仔細的去琢磨的,才更加理解了奧威爾所傳達的一些精神,最令人震撼的就是那一句:自由就是擁有說二加二等於四的自由。若此前提成立,其他皆順理成章。仔細想想確實如此,自由其實就是有能力可以說出最簡單道理的權利吧!

在奧威爾這本書裏,最重要的三個主題就是,戰爭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無知就是力量。這本書主要描述了一個未來的世界格局,整個世界分爲三個國家,東亞國,大洋國。以及歐亞國。主角生活的這個城市是大洋國首都倫敦,大洋國主要分爲4個部分,真理部負責新聞娛樂教育藝術,和平部負責維持法律與秩序,富足部負責經濟事務。但其實他們做的事情政和自己所描述負責的東西相反,真理部其實是爲了通過輿論來愚弄人民掌控人的思想,和平部是爲了使用武力發動戰爭,仁愛部是爲了用思想警察和刑事和法律機器來維持來鎮壓百姓和異端分子,富足部則主要虛報和捏造統計指標,並且通過計劃經濟掌控進行物質控制。這樣一個世界,有點類似於我們的特殊時期,每個人都相互猜忌,孩子舉報自己的父母,同事互相舉報揭發,這是一個孤獨的時代,這是一個將領袖神話的時代,人人自危而無暇他顧。誰能控制過去誰就控制未來,誰能控制當下誰就控制過去,所以說,通過控制當下來控制過去(改變過去的說辭),控制言論,然後控制未來(深刻影響人的思維)。奧威爾的一些論點深深影響了我,解釋了之前我覺得很奇怪的一些現象。

階層不滅,屬性已變

有史以來,即新石器時代結束時,世上就有三種人,上等階層、中等階層和下等階層。通過不同的方式,他們還能分成好幾種,他們有不同的名字,且其相對數量以及對其他人的看法也因時代有異,然而社會的基本結構從未改變。滄海桑田般的鉅變過後,原來的格局總會出現,如同無論讓陀螺沿着何種方向旋轉,它總會找到平衡。這三種人的目的完全不可調和。上等階層希望保住其地位,中等階層希望跟上等階層調換位置,而下等階層經常因繁重的工作而難以脫身,偶爾才能意識到日常生活以外的事情,如果他們有目標,那目標就是消滅所有差別,創造人人平等的社會。因此,歷史上,鬥爭的主要特點相差無幾:很長一段時期內,上等階層似乎牢牢掌控着權力,但遲早有一天,他們不是會對自己喪失信心,就是會失去有效統治的能力,也可能二者皆有。之後,中等階層就會假裝是爲了自由和正義而鬥爭,獲得下等階層的支持,推翻上等階層。而一旦中等階層達到目的,就會把下等階層打回到之前受奴役的位置,自己坐上上等階層的寶座。這時,新的中等階層就會從剩下的一兩個階層中分化出來,於是,鬥爭就會重新開始。在三種人之中,只有下等階層從來沒有達到目標,哪怕是暫時性的目標也沒有。若說自古以來下等階層從未有過實質上的進步太過誇張。即使在當今下降時期,一般人的生活水平也比幾個世紀前要高。但財富的增長、舉止的文明、改革或革命都從未將人類的平等向前推進一絲一毫。從下等階層的角度看,歷史性的改變不過是主宰者稱謂的變化。 而上等階層:20世紀中期所謂的“消滅私有財產”運動實際上意味着將財富集中在比以往更少的人手中,不同的是,新的擁有者是一個集團,而不是大量單獨的個體。從個人角度說,除了很少的個人財產,集團什麼都沒有。但從集體角度看,集團擁有一切,因爲集團控制一切,按照自己的意願分配產品。而集團一直佔據着主宰地位而沒有遭到反抗,因爲所有行爲都是集體化的。

由此而想到的就是,階層其實不可能完全被消滅,只要人有智力和認知上的差別,只要存在有限的資源和過量的需求,就一定會分化,千百年來,農民永遠面朝黃土背朝天,手藝人、工匠以及中小商人永遠處於受苦受累的中層,而通過改朝換代博取上位的上層牢牢把控着權利,只不過越來越具有迷惑性:新的統治集團是圍繞一種理念、一種思想而存在的(民主集中、三民主義)等等,而且統治集團也並非世襲,不存在血緣上的傳承。甚至在公開場合,大家吃一樣的飯,互稱同志。並且將極少量上升通道釋放出來,讓三個階層保證一定的流動性,只要信奉我的思想,並且有能力那麼就讓你向上流動,這種思想認同其實更加固化了三個階層。羣衆是否有意見並不重要。羣衆之所以享有思想自由,是因爲他們根本沒有思想(並且極易被引導)。但作爲核心階層,最無關緊要的事情上也不能有絲毫不同意見。

對於羣衆的定義也更加深刻:羣衆有着強烈的政治傾向並不是一件可取的事。他們只需具備最原始的愛國主義情感即可。這樣,就能在需要時喚起這種情感,讓他們接受更長的工作時間和更少的物資配給。哪怕他們變得有所不滿——有時候他們的確會這樣——他們的不滿也不會導致任何結果。因爲缺少最基本的思維能力,他們只會專注於具體而瑣碎的不平事,而那些更大的罪惡則無一例外地被忽略。缺少獨立思考能力,大多數人都人云亦云,罵一個具體的社會現象,不久之後,抱怨兩句就忘的一乾二淨,不滿也只會聚焦於事情本身而非制度。確實符合我們羣衆的定義。

比起繁榮,權利更美

我時常會想這樣一個問題,生產力水平都這麼發達了,我們的物質資源似乎已經極大的豐富了,那麼爲什麼過去還要實行計劃經濟,用低下的效率讓人們保持貧窮狀態?奧威爾給出了答案:假設所有人都能享受休閒,得到安全,則之前被貧窮束縛的大部分人則會開始學習,逐漸獨立思考。一旦如此,他們遲早會意識到少數特權階級毫無作爲,就會剷除特權階級。而特權階級對於特權的追逐遠勝於生產力的需求。從長遠角度看,等級社會只能建立在貧窮與物質的基礎上。那麼爲什麼我們現在不再實行這一套呢?畢竟我們的世界還是豐富多彩的,不僅僅存在三個大的國家,而落後的生產力和低效可能會導致外部勢力的擠壓,同樣也是危險的,所以治理國家還真是如履薄冰啊。

雙向思維,自我催眠

文中提到一個特別書中提到一個特別重要的理論,雙向思維:知道的同時一無所知;無比誠實地說着精心編織的謊言;理所當然地同時持有兩種觀點,哪怕深知這兩種觀點互相矛盾,卻仍然全盤接受;用邏輯駁斥邏輯;批駁道德的同時卻又聲稱自己是道德的;相信民主不可能實現的同時相信捍衛着民主;在應該忘記的時候忘記,在需要的時候再記起,接着又立即將其忘記,最重要的是,將方法運用於方法本身。這便是極微妙之處:有意識地將自己催眠,接着將剛纔自我催眠這件事也忘掉。哪怕理解“雙向思維”這個詞,都要用到雙向思維。如果你覺得現在是白天,而你身邊的人都說是黑夜,那你還敢相信現在是白天麼?倒不如自我催眠隨大流。和《黑客帝國》裏的藥丸選擇如出一轍。

未來有多危險?

未來,或許在很遠的未來,奧威爾描述的1984可能會出現在另一個數字的一天,但當下定不會存在。因爲大洋國的穩固來自某些存在的條件:

  • 其本身是個孤島,統治階層控制消息以及和外部消息的流動。而現在世界互聯,並不存在這種可能性,可能奧威爾沒有預言到互聯網的存在吧hhh。
  • 外部穩固,世界只有少量國家,誰也滅不了誰。而現在世界上國家多樣,多方勢力互相角逐,並沒有穩定的世界大環境。

其它的一些條件不必言說,只要避免效率的統一性而消滅世界的多樣性,似乎就更安全一點。總而言之,安居當下。

其實從這本書裏得到的最重要的訊息還是:思想和歷史規律總人類產生一以貫之,如果掌握了人的思想意願和人類社會的內在規律,或許就能預言未來,同時永遠保持獨立思考能力!或許不得不爲,但得知道爲何不可爲,也得明白爲何不得不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