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區塊鏈技術讓數字資產互聯:他們想打造數字經濟的超級金融市場

Waston

渡鴉區塊鏈專欄記者



內容預讀


世界上有 25 億人無法使用銀行,他們開不了儲蓄賬戶,無法獲得信用卡, 這些無銀行賬戶的人與全球經濟隔離;能夠通過銀行進行跨國匯款的用戶也必須 承擔高昂的手續費;普通投資者只能在銀行等金融機構購買收益相對較低的理財 產品,卻無法在未上市前參與諸如谷歌、阿里巴巴這樣的科技公司的早期投資; 大量的中小企業即使信用優良,業績突出,由於不屬於傳統銀行的 80/20 法則下的目標客戶,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支持。 


“現實是歷史的一個進程”,區塊鏈技術的出現正在改變上述局面。在委內瑞拉貨幣貶值時,比特幣成爲搶手的避險資產。諸如菲律賓等,在外國打工的勞 動者通過區塊鏈網絡將收入匯至銀行設施薄弱的國內家鄉。通過 ICO 形式參與 以太坊等著名區塊鏈項目初始投資的投資者獲得了成百倍的投資回報。區塊鏈技術正在將普惠金融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 




自從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英文Blockchain)作爲獨立的技術引起全球金融機構及互聯網技術巨頭的重視,市面上推出了包括以太坊、量子鏈等在內各種公鏈及商業聯盟鏈,形成各自獨立的生態,據統計,截止在今年7月,全球擁有各類數字貨幣種類超過900種,如何讓這些彼此獨立的生態連接到一起,搭建起數字資產之間可以自由流轉的橋樑,是呂旭軍一直在研究的問題。


萬維鏈創始人 呂旭軍

在Factom時,作爲CTO的呂旭軍就帶領技術團隊研究過如何將factom的鏈對接到比特幣網絡,同時推出了數據分目錄管理,錨定等技術上的創新思路方案,得到了包括英國數字貨幣RScoin等國際技術團隊的肯定與借鑑;2015年,經濟學人?

 

“現在的互聯網最開始建的也是局域網,我們希望把區塊鏈的局域網連起來,就像郵局剛開始只能處理本地信件,後來形成郵件系統得以跨地區傳遞信件。”

 

2016年,受感於國內商業環境信任摩擦的成本,並看好國內區塊鏈發展前景,呂旭軍回到國內創辦網錄科技。

 

當然,感召他的還有國內對區塊鏈的重視與開放態度。2015年,在北京的互聯網金融博物館,呂旭軍發現他被選定爲國內區塊鏈推廣的先行者,照片掛在了區塊鏈發展史的展示牆上,他感受到了國內對於區塊鏈的重視,包括央行對數字貨幣的放寬、工信部的大力推行,以及把區塊鏈列入十三五計劃等等,他感受到了中國在繼互聯網浪潮之後搶佔新浪潮領頭羊的強烈願望。如果能將自己在區塊鏈方面的技術積累、資源積累貢獻出來,更快的把區塊鏈互聯網實現,那麼就能扛起區塊鏈互聯網的大旗,很有可能就能讓中國擁有制定新的經濟規則的一席之地。


 




2016年他開始籌備萬維鏈項目。在官網展示的團隊成員簡歷裏可以窺見全明星的初貌,多位北大博士、國外藤校博士等資深技術專家,精通密碼學和計算機架構,大多具備深厚的國際背景和技術能力,組成了萬維鏈國際頂尖水平的開發陣容。加上多年來與全球衆多社區的互動,熟悉國際開源項目的運作方式,更容易快速打開全球的局面,這在呂旭軍看來是團隊的重要優勢。

 

萬維鏈:打通鏈與鏈之間的價值傳遞

 

關於萬維鏈的名字Wanchain的由來,呂旭軍解釋到,Wan在英文中是WideArea Network,每一個學過計算機的人都熟悉的概念,非常好記;而作爲萬維鏈token代號的WAN,在中文中諧音“萬”,與貨幣數量單位一致,朗朗上口,這個名字便由此而來。

 

萬維鏈主要研究的是區塊鏈之間相互連接進行價值傳遞的可能性。


 

萬維鏈整體架構 



雖然從比特幣面世以來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資產迅猛發展,達到千億美元規模,但另一方面,每一個區塊鏈網絡如同一個獨立的王國,孕育並發展着自己的生態。不同“王國”之間的交流,僅僅限於以中間人的方式進行數字資產的兌換和交易。隨着資產種類和價值的增加,如何建立不同區塊鏈網絡的價值流轉通道,如何基於多種數字資產(tokens)開展金融及相關業務創新是區塊鏈發展面臨的必然問題。


他們的想法是構建一個分佈式的未來“銀行”。都說區塊鏈是去中心化革命,但爲什麼還要標榜是中心化的“銀行”呢?呂旭軍解釋到,這麼說只是拿一個稍微具象的事物來做類比,讓社區新晉人員更容易理解。


這個“銀行”也可以理解爲一個當鋪,我們手裏有數字貨幣時,爲了做某些事情可以把他們存到當鋪,獲得一個憑條,就可以無限切分和別人進行交換。再拿這個憑條去分佈式銀行可以把原來存的數字貨幣拿回來。


銀行職能是貨幣的兌換,價值流通的中介,萬維鏈想要提供能實現類似功能的基礎設施,搭建一個價值互聯互通的基礎網絡平臺,擁有相應能力的機構或者個人服務方,可以基於萬維鏈創建相應的金融應用,開展包括數字貨幣兌換、交易、存貸等等各種數字金融的業務,最終在萬維鏈的網絡上形成一個的基於數字資產的“超級市場”。

 

萬維鏈應用場景






在萬維鏈的規劃上,呂旭軍認爲萬維鏈旨在實現三個目標:

 

  • 第一,讓不同的數字貨幣和數字資產以區塊鏈的方式轉入轉出並完成交易

 

他們首要想實現的是跨鏈資產轉移,例如能夠連接現存的主要數字貨幣網絡(如比特幣、以太坊等),完成資產兌換的同時不改變原有鏈機制。新產生的數字貨幣網絡也能夠以極低的成本接入到萬維鏈中。目前鏈接的對象主要是以太坊、比特幣等主要數字貨幣,未來可能會支持聯盟鏈等。“關鍵看團隊的增長速度。”

 

跨鏈交易一直是困擾區塊鏈世界的一個難題,他們自主研發了多方計算、門限密鑰共享技術,創新的採用了一種非常低成本的對接方法來解決跨鏈交易的問題,在不需要改變接入鏈條的原始架構的下,可以完成資產的跨鏈兌換交易。

 

具體來講,當其他鏈接入萬維鏈,首先需要完成在萬維鏈上的註冊,確保萬維鏈能夠對該鏈進行唯一識別;不同資產轉入萬維鏈,首先也需要完成在萬維鏈上的註冊,確保萬維鏈可以對該資產進行唯一識別。這兩部分功能分別通過鏈註冊和資產註冊協議完成。

而當一種未註冊資產由原有鏈轉移到萬維鏈上時,萬維鏈節點會使用一個基於協議的內置資產模板,根據跨鏈交易信息部署新的EDCC創建新的資產。一種資產由原有鏈轉移到萬維鏈上時,萬維鏈會發放相應等值代幣,作爲網絡內使用的通用交易單位。

 

例如,Alice和Bob分別在以太坊和萬維鏈上擁有賬戶,而Alice需要向Bob轉移10 Ether(ETH)。Alice使用萬維鏈錢包發出跨鏈交易請求,並在以太坊中發起一筆轉賬交易,接收方爲萬維鏈在以太坊上的跨鏈鎖定賬戶;萬維鏈驗證節點收到跨鏈交易請求並驗證以太坊上該交易已完成記賬,然後在萬維鏈上創建一個名爲ETH’(Ether Prime)的等值代幣,與轉移給Bob的ETH保持一致。


 




  • 第二,交易中的隱私保護

 

2016年呂旭軍帶領網錄科技團隊頻繁接觸各種商業應用機構和企業,同時也從中瞭解到:在B2B商業應用環境下數據上鍊的首要問題就是隱私保護,區塊鏈是大家的賬記在同一個賬本里面,但是各企業業務、數據涉及商業機密,企業並不希望這之間來往交易細節被第三方獲知,在公鏈上也同樣存在這一需求。因此,設計一種既能讓各方共享賬本,又能夠保護敏感隱私的折中方法十分必要。

 

萬維鏈的跨鏈交易方案中,原有鏈上的資產在轉移到萬維鏈上後以智能合約中代幣的形式存在,一方面通過環簽名技術將智能合約代幣交易的發起者隱匿在一個賬戶集合之中,令發起者對於任何人都是不可追蹤的,另一方面通過一次性賬戶系統使得智能合約中的賬戶一次性使用,且與萬維鏈上原生賬戶無法建立對應關係,令合約內賬戶與原生賬戶隔離。綜合兩方面,實現了智能合約代幣交易的隱私性,也就是讓資產跨鏈後的交易受到隱私保護,爲用戶提供更好體驗的同時也爲將來接入商業級聯盟鏈提供了可能,應用場景得到了延伸和擴大。


 




  • 終極目標:打造互聯互通的數字經濟的未來生態

 

從分類上看,萬維鏈是一個基礎底層產品;從未來的應用場景角度來看,萬維鏈希望不只是作爲一個實現跨鏈交易和多資產互通的區塊鏈項目,更是一個開源的區塊鏈開發基礎底層,在實現跨鏈交易功能的同時,任何開發者均可根據應用需求,在萬維鏈上開發出滿足百花齊放的金融應用。

 

具體應用場景包括但不僅限於:

 

多幣種ICO:現有ICO僅能支持比特幣和以太幣投資,他們希望提供一種去中心化分佈式記賬的方式把其他幣都連起來,按照各自規定的價格來進行ICO。

 

數字貨幣借貸:爲P2P互聯網金融提供信息撮合,讓出借人和借款人能夠順利對接。還同理可以應用在應收賬款、倉單、企業融資等方面。

 

供應鏈金融:以往小企業只能小範圍融資,但現在區塊鏈讓數據真實性不可磨滅,使得融資範圍變爲全世界,融資成本大大降低。

 

數字資產投資:由於各種資產都可以鏈接到萬維鏈上,自然可以進行多樣化投資。

 

他們的藍圖是把資金端和資產端結合起來,在整個生態圈裏可以建造各種應用,來實現各種可以想象得到的互聯網的金融、非金融服務。

 

“我們的目標是成爲數字經濟時代的阿里巴巴,就像是金融一條街一樣,打造一個超級金融市場,別人可以到我們這裏開網店,建應用,形成一個大生態。”


 




因爲涉及到數字資產交易,有人會擔心他們會受到監管的影響,或者是面臨收編。呂旭軍對此保持樂觀態度,他認爲目前政府和機構正在大力推廣區塊鏈,例如他們團隊和許多院校機構如北大、北航、北郵;相關部門如工信部、信通院有緊密聯繫,希望一起來探索研究相關技術的行業標準制定工作。

 

並且,在呂旭軍看來,區塊鏈不是侷限在單個國家,區塊鏈的本身就帶有全球性的特性,中國作爲逐步在國際上更多領域掌握話語權的國家,中國政府監管部門更願意參與到國際經濟新技術領域的國際標準制定當中。

 

對於未來發展,萬維鏈也做了比較詳實的規劃,以此來應對變幻莫測的市場預期。他們從去年6月開始跨鏈交易、隱私保護,12月基本完成。今年6月發佈白皮書,預計9月推出測試網絡並進行ICO,年底將正式版上線。未來還會研發多種功能如多幣種錢包,萬維鏈瀏覽器等。

 

對於ICO市場的現狀,如果萬維鏈ICO時遭遇整體的市場低谷怎麼辦,呂旭軍認爲對他們是有好處的,“Factom就是在很冷的情況下進行的,但是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因爲在低潮冷靜期間挑選出來的團隊纔有韌性,纔會更珍惜融到的錢,纔會更有凝聚力,纔會更容易脫穎而出。”

 

融資情況:

9月6號開啓ICO


招聘需求:

暫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