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中間商!他們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流量的點對點交易


內容預讀


據統計截止 2016 年,中國網民已經達到 7.3 億的規模,網絡經濟營收規模達到 14707 億元。 目前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已經高達 11.5 億,線上 APP 的數量超過 1700 萬款。當前中國互 聯網從用戶數和營收規模均到達世界第一。

追溯互聯網行業的遊戲規則是在 2000 年左右開啓的,由當時的雅虎創始人:楊致遠和費羅 制定的,即開放、免費和盈利。那麼免費的互聯網服務最終需要有人買單,即互聯網企業從 流量產生的電子商務和廣告中掙錢以維護和運營互聯網,俗稱“互聯網的免費午餐”。

這種商業模式在十幾年後的今天,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今天依然沒有本質的變化,可以說每 個互聯網企業,乃至每個通過互聯網獲客的公司,流量用戶依然是企業的核心需求,互聯 網企業的競爭依然主要在流量獲取。 





左玉瑤的工作經歷基本上紮根在互聯網行業。最初他在百度做銷售渠道,後來到O2O團購網站嘀嗒團擔任華東區區域總監,再到互金百億市值網站微貸網擔任運營總監,目前是飛跑傳媒創始人,幾乎互聯網所有的主要模式,從搜索、O2O、互金、移動廣告代理他都經歷過。紮實的經歷讓他擅長移動端營銷推廣,對移動DSP、信息流廣告、應用市場、ASO等移動廣告流量以及互聯網廣告服務,擁有豐富的創業經驗以及實戰經驗和團隊管理能力。

 

流量聯盟鏈 發起人 左玉瑤


然而,流量問題一直在困擾着他們,他們發現,流量獲取的成本越來越高:5年前移動端客戶人均成本在5毛左右,僅僅過去了5年,已經漲到了500-1000元甚至幾千元的水平。

 

他們認爲問題在於流量獲取的中間環節太多,如何把中間成本給省掉,不讓中間商進賺差價,就成爲了這個問題的出路。

 

左玉瑤與小蔥金服創始人虞開誠、穹天集團創始人黃鵬同在互聯網圈子內,5、6年前就認識,三人一起醞釀做流量相關的創業。直到他們認識了井通的負責人,接觸到了區塊鏈技術,區塊鏈的去中心化不正是他們所要的解決方案麼?恰好井通彌補了他們技術的不足,於是幾方一拍即合,決定發起流量聯盟鏈。


 




爲什麼說流量如此重要?

 

互聯網行業的遊戲規則是開放、免費和盈利。然而免費的互聯網服務最終還是需要盈利,那麼互聯網企業只能從流量產生的電子商務和廣告中掙錢,以維護自身運營,俗稱“互聯網的免費午餐”或“羊毛出在豬身上”。流量用戶依然是企業的核心需求,互聯網企業的競爭依然主要在流量獲取。

 

那爲什麼說流量的問題在於中間環節太多呢?

 

整體上看,雖然互聯網企業從傳統的搜索引擎門戶網站獲客方式逐步向多元化渠道模式轉變。如今用戶流量交易方式複雜多樣,如Cpa,Cpd,Cpt,Cpc,Cps等。然而這些五花八門的模式不管再怎麼創新,都需要一個第三方機構作爲中介來主導。原因在於第三方的存在可以對互相不熟悉的交易雙方提供相應的信用和技術保證。這類第三方代表有傳統分銷商、移動聯盟等。

 

但是同時這類第三方中心是有成本的,而且成本不低。據統計互聯網企業用於流量用戶獲取的成本平均超過運營成本的30%。從今日頭條2016年全年廣告銷售額60億、百度2016年全年營業額705億就可見一斑。

 

更復雜的是,很多中間環節不僅僅有第三方,還有第四方、第五方,如各種廣告代理公司,會給公司打電話說賣賣流量、賣廣告位,但是他們真實的資源並不是一手的。例如搜狐、新浪等門戶巨頭他們不直接服務客戶,而是有一套線下的代理體系和分發體系,這樣對他們來說效率更高。因此一個公司買到的流量可能是層層代理之後的流量。


 




因此,互聯網行業迫切需要一個低成本的流量解決方案,流量聯盟鏈FUChain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起的。他們希望通過區塊鏈體系將流量作爲一種全新的數字資產,來對流量進行進行全生命週期的管理。


使用FUChain的用戶可以利用智能合約實現點對點交易,實現流量換流量。


 

具體來講,FUChain將流量作爲一種數字資產進行交易,並在聯盟鏈中發行LLT數字貨幣,聯盟鏈中的數字資產只能使用LLT進行交易。所有接入聯盟鏈的互聯網企業都將擁有LLT錢包,參與節點根據流量共享獲得相應代幣,當發生流量供給時自動獲得相應的LLT,並同時可以使用自己的LLT購買自己需要的流量。

 

比如當流量聯盟鏈其中一個參與方(此處簡稱A公司)的用戶(此處簡稱P用戶)通過A公司網站,上流量平臺的鏈接B公司,用戶P點擊鏈接B進入B平臺註冊後,流量聯盟鏈的智能合約自動觸發,B自動給A公司錢包獎勵LLT。

 

A公司貢獻的用戶越多獲得的獎勵代幣越多,獲得聯盟其他成員的流量時就可以用獎勵的代幣來付費,通過自己的貢獻真正達到獲客流量免費。通過良性付出和獲得,達到互聯網流量獲客服務的共享經濟的健康正循環。

 

除此之外還解決了B端企業對流量的訴求,打破了原來的商業格局,讓流量從此開始免費。聯盟鏈上的所有企業通過貢獻流量獲得代幣,從而達到流量市場化。以往傳統流量供給方比如年初賣1毛,年底賣5毛,說不清楚是賣便宜了還是貴了,引入市場體系後,就讓流量的定價體系變得合理可靠。

 

這種區塊鏈和流量結合的模式,在區塊鏈創業中還是首次,左玉瑤稱目前沒有人和他們做相同的事情。那麼這樣會不會侵犯第三方的既得利益集團呢?如果他們成立聯盟來反抗這個事情,會不會沒有生存空間呢?

 

左玉瑤介紹,市面上這樣的聯盟有很多,但是他認爲他們不會加入區塊鏈技術,因爲“這會革了他們的命,就像柯達發明了數碼相機一樣。”

 

而這種模式本身,長遠來看對他們也是有好處的。“就像革命一樣,總會觸及到某一部分人的利益,但是並不意味着這會阻止我們項目的前進,因爲革命代表的是多數人的利益。而且對他們來說目前可能損失了一些利益,但是長期來看他們也可以到平臺上獲得更多的流量,也是產業革命的受益者。個體阻擋不了大環境的增長,關鍵看能給更多中小企業、開發者帶來多少利益,只有產生了價值這個事情才做的下去。”

 




技術方面由井通負責開發。FUChain整體架構包括應用層和區塊鏈層。應用層主要由數字資產登記平臺和流量交易平臺組成。其中數字資產登記平臺爲資產持有人在FUChain(流量聯盟鏈)貢獻資產的入口。流量資產交易平臺是資產權益持有人進行數字資產交易的中心,通過各自貢獻、弱中心管理、數字加密傳輸、智能合約交易等區塊鏈記賬、管理、交易方式,爲流量資產交易提供高效、安全、便捷保障。區塊鏈層包括銀關錢包體系,智能合約以及資產、數據、區塊鏈和共識。

 

應用層


共識機制採用井通的PBFT共識機制,是相對於POW和POS更有效率並適合商用場景的共識算法。

 

應用層通過井通區塊鏈API與區塊鏈進行通訊,包括數據讀取和寫入。例如流量輸出方、流量需求方的網站app都可以通過API接入平臺,之後在鏈內交易,系統明確你到底發了多少流量,再進行代幣分發。

 

目前整個項目於去年12目啓動,本月會進行一輪ICO,年底會開發出系統Demo,明年年初預計會將500萬用戶上鍊。



融資情況:

8月28號開啓衆籌


招聘需求:

崗位名稱:運營經理、市場經理、客服

座標:杭州、上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