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寧《產品思維》之22名字和口碑

概述

給產品起名字,是最重要也是最快樂的事情之一。

名字就是召喚,它是用來叫的而不是用來看的。

《說文解字》中對“”的解釋:

自命也。從口從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

意思是說,在早期的社會交往中,原始社會一個部落人不多,人人都互相認識,白天可以通過形體、面貌相互識別,

而到了晚上相互看不見,就只能通過呼喚名字才能召喚一個人了。

所以名字是用來叫的,不是用來看的。

如果希望成爲一個被別人口口相傳的人,就別起大家都不會念的名字。

所以當大家還沒有接觸你或者你的產品之前,他已經接觸了你的名字,你的名字是先於你給到用戶的體驗。

名字是什麼?

安倍晴明說:“名字是最短的咒。”   咒就是束縛。

《道德經》說:“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像我這種對神祕事物懷有強烈好奇心和探究欲的人,對這兩句話的理解是: 名字是連接人和世界的渠道。

我們的祖先發明語言文字的過程,就是一個給萬事萬物命名的過程。這個命名的過程,也是我們的祖先認知這個世界的過程。

羅胖第一次跨年演講談新物種的時候說,“新事物出現,人們對它指指點點”。爲什麼只能指指點點?因爲沒有名字。

有一種推論是,我們的祖先每認識一樣新事物,就會依據它外部形態、用途來做出判斷,並且固化一個符號代表它,這就是早期的象形文字,這是個很偉大的過程。

《淮南子》裏說:“昔,倉頡作書,天雨粟,夜鬼哭。”

天雨粟,有了名字,自然開始爲我所用,從此我們可以利用自然。

鬼是什麼?鬼是未知,你無法描述它,只有混沌的無邊想象,所以可怕。

一旦你命名了它,抓住它的特徵,描述了它,那你就掌握了與它連接的方式。人不怕鬼了,鬼就哭了。

如果簡單理解,這就是爲什麼名是最短的咒。你抓住它的特徵,就可以與它發生連接。

名字是召喚世界的咒語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主觀世界的破碎和重建》,講過一些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分別。

天地萬物當然屬於客觀世界,名字屬於主觀世界還是客觀世界呢?當然是主觀世界。

名字是主觀的,因此它有情感溫度,有文化偏見,有文化資產。

一個強大的名字是帶有強烈情感的,對我們有咒語般的作用。

當你要起一個名字的時候,你要知道你是在尋找一句咒語。

通過這個咒語,你和你的同伴一起召喚你的產品,把它從無到有召喚到這個世界上。

就好像古人在黑茫茫的一片中,喊一個名字,就有人迴應。

你的所有用戶都是因爲這個名字,這句咒語,定義你們所有的工作,與你們發生連接。

人爲什麼要說話?說話就是咒語。

舒舒服服的,幹嘛要說話?說話是爲了驅動別人,驅動世界。

用錢或者權力來做槓桿,咒語的力量就增強了。

名字裏的文化勢能

判斷一個名字是不是有力,在於能在對方心中召喚出一種什麼樣的情感。

舉個負面例子,豐田汽車幾年前對其在中國的品牌和產品進行了全線更名:

凌志改爲雷克薩斯,陸地巡洋艦改爲蘭德酷路澤,霸道改爲普拉多。

同理,麥當勞通過在中國30多年的運營,麥當勞三個漢字,已經能夠在我們心中召喚出非常美好的情感了。

突然改叫金拱門,丟掉了過去30多年的情感文化資產,甚至還是負分的。

阿里巴巴就是一個有文化資產的名字。

念這個名字,就會想到天方夜譚的故事,一個快樂的青年,打開了寶庫,成爲了富翁。

百度也是一個有文化資產的名字。

它們都從長久的文化情感中借了勢。

名字的好壞,輕則可以影響品類發展速度,重則可以決定品類生死。

獼猴桃剛被引種到海外時,叫做“中國鵝莓(chinese Goose Berry)”,聽起來就像鵝喫的一種水果,結果乏人問津。

直到新西蘭人把它改爲“奇異果(Kiwi Fruit)”,讓顧客一聽名字就想嘗一嘗它奇異在哪兒,結果很快風靡全球,

以至於很多中國人都誤以爲奇異果原產地是新西蘭。

那麼,怎麼取好名字,特別是給新品類取好名字?

可以總結爲四個要點八個字:

有根、好感、直白、簡短。

簡稱“品類命名八字訣”。

口碑

雷軍說,口碑就是把事情做過頭。

滿意不等於推薦,有一個“淨推薦值”的概念。

滿意和推薦是不同的概念,你做到100分,你提供了與產品服務一致的體驗,或者你能及時響應用戶遇到的困難,

滿足了用戶的預期,用戶滿意了,但他覺得這些是分內的,這些是應該的,

只有超預期把事情做過頭,用戶纔會有深刻印象,纔會有口碑轉化的動力,纔會從滿意變成推薦。

華杉說:口碑叫口碑,不叫眼碑。

人們聽說的東西,其實會遠遠大於人們自己見過的東西,

你口碑的碑文是什麼,其實就是大家提起你的時候,說的那句像刻在石頭上的那句話!

所以口碑一定是聽覺文案,一定是一句口語,直截了當,脫口而出。要做到口口相傳。

因此,要爲產品替消費者設計一句口口相傳的一句話,然後讓他說出來。

比如:送長輩,黃金酒。

比如:怕上火喝王老吉。 等等

口碑就是你把那些事情做過頭,然後別人要口口相傳的時候會說的話。

口碑是你要替消費者說一句他要說的話,然後讓他說出來。

總結:

第四模塊用戶體驗告一段落,下面總結一下:

1. 從甄別自己的感覺,理解他人感受開始。

2. 我們學習價值判斷,用戶研究,建設系統能力。一個產品是一個系統能力的輸出結果。

3. 用戶體驗的要素有五個層次,就你的存在戰略來規劃積累自己的能力圈、資源,通過角色框架完成用戶能夠感知的服務。

4. 設計用戶體驗的峯值和終值,不斷傾聽,不斷優化,設置用戶激勵系統。

5. 最後,給它一個名字,把它召喚出來,成爲這個世界的一部分,與這個世界建立連接。

到這裏,怎麼從無到有定義並做出一個產品就講完了。

下節課開始,我們講第五個模塊,創新模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