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教育我們的下一代

以前我們常常開玩笑說:“一人喫飽全家不餓”,可一旦你升級成爸媽了,你的身上自然就多了一份責任,你就不得不思考一些以前壓根不當回事的問題,比如:該如何教育我的孩子。

就在17年9月28號下午3:55,當醫生叫寶寶交到我手上時,我內心激動萬分,看着寶寶的那一刻我。我心裏生出了一個思想:以後的一切都是爲寶寶而活。而在丈母孃家過完年後,我開始意識到這種想法其實是不理智的。

先說說丈母孃家的情況吧。家裏兩個孩子,我老婆比他弟大4歲,爺爺今年78腦血栓、高血壓一堆的毛病,教了幾十年的書,現在退休在家每個月有3500的退休金,從來沒幹過重活。奶奶身體也不是很,家裏地裏一人承包。老丈人十幾年前被車撞了,遺留下了癲癇病,車主也跑了,車禍後可能神經受損導致脾氣特別暴躁,比如衣服沒找到直接將櫃子裏的衣服全摔到地上。老婆他弟考上了大學,一家人也是特別高興。之前聽老婆說過,她和他弟都是由爺爺奶奶養大,重男輕女的思想在老人的身上體現的淋淋盡至。所以他弟就像溫室裏的花朵被呵護着,由於爺爺是老師對學習成績特別注重,不讓他出去玩,要麼在家寫作業要麼看會兒電視。總之就不讓他出去玩,時間久了他也就懶得出去了。所以導致他弟弟特別害羞,遇到親戚、熟人從來不開口叫。放假回家從來不出門,就宅在家,要麼玩玩手機要麼就看書(他讀的化學相關的專業)。晚上兩三點才睡,白天睡到下午才起牀,起牀後他爸還得專門爲他一個人去煮一頓飯。當然他爸是很樂意的,因爲他爸也特別寵愛他,只要他一門心思讀書,怎樣都行。以前聽老婆說過她家裏的一些情況,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還真有點不敢相信。丈母孃還算理智,也經常說他弟。可每次剛說完時,他爺爺和他爸馬上反駁。說只要把心思放在讀書上就可以了,其他所有都不用操心。丈母孃也很無奈,跟我訴苦說兒子不懂事,在學校花錢特別厲害,從來不主動打電話給他們,只要一打電話就開口說沒錢了,然後說幾句就掛了。我不敢想象以後丈母孃以後會受到什麼樣的苦。

看到這種情況我一直在思考我該如何教育我的孩子,也一直在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孩子該不該由爺爺奶奶帶

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爸媽在家務農,子女在外面打工,而孩子交給爸媽在家帶是普遍的現象。記得之前一位嬸嬸說,自從有了孫子,她都不怎麼關心她兒子了。可見孫子孫女在他們心裏的分量已經超過了兒子女兒。而這就會導致他們過分寵愛孫子孫女,就會造成我老婆他弟這種。想要喫什麼就買,沒錢了就開口要,從來不體會父母的辛苦,掙錢的不易。摔跤了趕緊抱起來摸摸這摸摸那。如果想自己帶孩子,要麼你收入不錯,一個人撐起一個家,讓老婆帶孩子。或者讓爸媽也過來幫忙看着孩子,兩個人掙錢,這樣好歹週末放假也能有時間陪孩子,如果平時加班不多,晚上回家也能陪陪孩子。這樣的話開銷也是比較大。權衡利弊該如何選擇呢?

該不該注重學習成績

關於學習成績這個話題已經算是老生常談了,相信大部分人都經歷過被問,考了多少分啊?你家孩子學習成績怎麼樣啊?….可能有些人爲此驕傲過,可也有人爲此自卑過。有人說某某小學畢業現在都是身價上千萬的大老闆,是,確實有這樣的人。可是這樣的人畢竟少數,對於大部分在城市工作的人來說,相信都對學歷門檻有一些認識了,想進大公司大企業至少本科或者重點大學等等。那麼我們該不該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呢?我覺得應該告訴孩子,成績不管好不好,只要你盡全力、認真的去做了就行。主要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該不該讓孩子幹活

說到這個話題又得回到我老婆他弟身上了,就在他準備回學校的前天晚上,爺爺、奶奶、媽三個人忙上忙下幫忙收拾衣服行李,而他就站在旁邊玩手機。我有點看不下去了,就跟老婆說,你得讓爸媽說說他。可想而知,爸還是那句話:“一門心思放學習上”,而媽剛說完:“你要學着自己收拾東西”。她弟就開始吼了:“這不是該你做的事嗎,你以後還想不想我養你了”。
可想而知這已經被慣成啥樣了。想到我和我妹,小時候爸媽農忙的時候喫完飯就去田地幹活(由於我們那算是丘陵地帶田地都是高低不平的那種,也不怎麼發達,基本所有的農活都靠人工手動,所有農忙的時候起早貪黑一點不假),我和我妹搭個凳子輪流洗碗。再大一點的時候我和我妹都下田地幹過農活。由於親身經歷幹活的辛苦所以我和我妹從小就比較聽話,基本沒給爸媽惹過什麼事,雖算不上孝子,但至少是能體會到父母的不易。

當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不需要孩子去幹農活了。但我覺得至少平時偶爾讓孩子掃掃地,洗洗碗之類的,幹一下活,讓孩子體驗一下生活體驗一下勞動還是很有必要的。你覺得呢?

教育孩子是一個重大又艱難的任務,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