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訊光科技高志明:編程的無聊讓我成爲“殺手”

【CSDN獨家訪談】在《星球大戰》一系列影片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機器人的時代,人類的工作大部分被機器所取代,甚至開始被機器操縱。雖然我們會很慶幸那只是電影,但回到現實當中,我們發現到達那種狀況可能只是時間的問題,因爲現在的機器人已經很“聰明”了。

在軟件開發方面,開發工具依靠大量的控件來提高程序員開發的效率和規範性。程序員在很多時候需要的只是把控件從屏幕的一端放到另一端,然後修改一些屬性, 做很少量的編程。雖然還沒有預見到機器取代人來做軟件,不過控件的流行已經減少了很多人的工作。那麼,未來程序員這個職業是否也會被機器取代呢?帶着這樣 的問題,記者採訪了訊光科技的CEO高志明先生。

高志明是中華軟協大陸合作委員會副主委,中華軟協共享平臺協會會長,臺灣訊光科技董事長,微軟.NET開發平臺專家與特約講師,從事軟件工程技術研究達20年之久。

訊光科技是一家以研發軟件工程技術爲本的專業公司,致力於開發工具長達十七年之久,從早期單純的軟件開發工具發展到現在行業標準的共同組控件與共享平臺,目標是讓軟件開發能更標準和更有品質。

作爲程序員殺手 目標是取代程序員

高先生曾經自創了一套新的軟件開發理論,並製作了向EEP這種工具。在談到何時有這些想法,如何將這些構想運用在自己的產品上的時候,他說在20年前就有 這個構想了,雖然做公司只有17年,但是做工具已經有20年。他在上班的時候,就覺得編程是很無聊的,所以把公司的目標設爲取代程序員,被人稱爲程序員殺 手。



10年前,高先生的朋友到日本去打工,在一個道路施工旁邊引導交通。突然有一天,老闆告訴朋友明天不要來上班了。朋友開始覺得不知所措,以爲自己有地方做 錯了,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過了幾天不經意路過那個地方的時候,發現有一個機器人在那裏引導交通。當時朋友就感嘆到,原來是被機器人取代了。

高先生說:“這個例子也可以類比到程序員身上,程序員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被取代。今天的程序員是存在的,但是他們絕對不是用來寫application的, 未來將會由架構師來產生Application。應用80/20法則,未來80%的工作將會由架構師來設計完成,程序員來完成剩下的20%工作。具體做什 麼呢?程序員主要來完成客戶的一些個性化定製,比如軟件外觀顏色的選擇,一些特殊的屬性等等。所以程序員還是有存在的價值,但他的工作是比較簡單的。”

程序員未來兩條出路之朝向研發

如果上面的理論能夠變爲現實,那麼現在數以萬計的程序員,以及在校學習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將面對一個“殘
酷”的未來。他們如何進行調整來適應未來的變化,應對未來更加激烈的人才競爭呢?高先生說:“程序員轉型的兩個路線:朝向研發和知識專業化。”

高先生說:“朝向研發,可以做控件,架構師設計控件,程序員來進行實現。大家的目的要想把編程的代碼減少,就要進行控件化。控件化的概念就是品質和生產 力,一開始都是最差的,當你提升起來的時候,他將超過那些從第一行寫到最後一行的“編程王子”。在經過一些項目之後,這個品質是純代碼所無法比擬的。”

高先生和他的客戶曾經做過測試,一個從學校剛畢業的程序員用高先生的工具與工作3-5年的程序員用代碼編程,結果是有經驗的人輸掉了比賽。究其原因呢,這 就像做手機,你把從各地收集一些零件,簡單組裝一下就可以成一部手機。但是如果每個部分零件你都自己生產,可以想象結果肯定是不行的。

程序員未來兩條出路之知識專業化

今天,無論程序員還是軟件公司,都需要專業化知識。中國未來會可能產生很多MIS部門,雖然目前軟件公司很多,但MIS的部門很少,高先生認爲主要原因目前關鍵不是很成熟。

中國正在成爲世界的“製造中心”,這已經成爲不爭的事實。據統計,我國居世界第一的產品已經有數百種,貿易份額或市場佔有率佔世界第一位的也有相當可觀的 數量。今天“中國製造”的標籤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個國家、各種產品上。隨着科技進步的速度越來越快,商業模式的創新也在加快,商業模式的創新與科學技術 的集成和深度應用密切結合在一起,在跨國公司已十分普遍,並逐步成爲一個國際趨勢。

深入分析這個趨勢,我們可以看到製造業的價值正在迅速向產前、產後的研發、分銷和服務等領域轉移,對這些領域的資源控制和整合的能力遠比生產製造能力更加 重要,已經影響到企業對於核心競爭力的選擇;基礎資源的整合形成社會化的服務網絡體系,提供標準化的、更有效的基礎性服務,有效性主要來自整合和服務的商 業化模式。所以如果真正到了MIS時代做物流和維護,需要很多專業知識。

高先生說:“程序員如果始終只知道編程,而不去深入理解客戶的需求,那結果做出來的東西永遠不能符合用戶的要求。程序員應該多去了解產業知識,這樣才能變得更有價值,形成第二專業知識加編程的能力結構。”

未來軟件公司的最大挑戰是商業模式

軟件人才知識結構和編程習慣的變化,必然會帶來軟件公司的變化。據北京市06年上半年統計,經認定的軟件企業數量累計3135家。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軟件公司面臨的最大調整是什麼,如何去解決自然成爲業界焦點的話題。

高先生提出以下四點,他認爲目前軟件企業在未來發展上所需要面臨的挑戰。軟件公司的最大挑戰是商業模式。有一種公司是靠關係拿訂單,有固定成本和固定收 入,一減就是最終盈利。這樣的公司是需要依靠人際關係,但不是所有公司都可以做到,所以公司要採用什麼商業模式很重要。很多公司都是技術走向,根據自己公 司已有的技術去做,其實這樣是有問題的。一定要先看自己的公司定位是什麼,目標用戶羣在哪裏,看一下市場需求。

第二點是通用型的公司一定會走向消亡。由於這一塊是高度競爭的市場,只能夠養三大五大,其他的只能在周邊痛苦徘徊,最後的結果只能是退出。第三點是行業軟 件將是未來盈利點。做物流的就專門研究物流,然後找一家大客戶來做,做好了就複製給別人。第一家做的時候肯定是虧的,第二家可能就可以持平,之後就可以賺 得更多。第四點是做可複用的軟件。如果軟件項目完成之後只有30%的經驗可以複用積累,那麼軟件公司肯定不能長久。隨着人才的流動,這些項目經驗也會消 失。

採訪後記

在國內,程序員數量還在持續增長,勞動力價格隨着最近的就業形勢的緊張而漸漸走低,總體來說還是處於薪金水平較低的水平。所以是否很快就能迎來控件取代大 部分人力成本的階段,還是一個未知數。不過,軟件代碼的正規化,安全性,低成本確實是軟件公司目前追求的方向。這場人機較量的結果,我們還是需要繼續觀望 一段時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