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上帝給了你一顆種子

假如上帝給了你一顆種子。你肯定會悉心呵護,直至碩果累累
智者說,每個人都會得到上帝的種子。
你會反駁說,那不可能,要是那樣,這個社會就不會有這麼多的貪污腐敗、貧窮苦難以及世態炎涼。
智者說,每個人都會得到上帝的種子,只是方式和時機有所不同。
 
有一些人,被上帝當作寵兒,在天時地利人和之時,得到上帝的那顆種子。
田溯寧所創辦的亞信就是這樣的幸運兒。1993年在美國創業,兩年後在互聯網大潮剛剛興起之時回國,亞信旋即完成了近百個互聯網工程項目。
田溯寧說:“那段創業的歷程既興奮又不堪回首,偶然一回頭,你就會嚇出一身冷汗,原來我們是如此驚險而且幸運地跨過了一個又一個的深坑和陷阱。”亞信被譽爲“中國互聯網建築師”,2000年成爲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第一家中國高科技企業。
有些詭異的是,就在亞信上市的半年前,田溯寧受邀擔任中國網通CEO,離開了亞信。缺少了具有濟世情懷和殉道者風采的田溯寧,亞信仍然有技術天才、投資大腕、亞洲第一CFO來撐着。不幸的是,這是一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團隊,亞信開始怠慢上帝贈予的那顆種子。
亞信繼續大談特談互聯網時代的宏偉藍圖,然而他們幾乎總是“慷慨”把上帝后來想送給他們的每一顆種子讓給別人;要麼,就是撿來別人的殘羹冷炙充飢。
2004年聯想爲併購IBM PC業務做準備,打算甩掉多元化時期併購過來的包袱。此時的亞信,決策倒是很果斷,全盤接收了聯想丟下的散亂棋子。後來,亞信將其變成一盤臭棋,後來,再費勁巴拉地一個一個丟掉。
在風起雲涌的中國電信及互聯網市場,你能想象在1996年就聲名鵲起的亞信,15年之後年收入只不過10億人民幣多一點點嗎?
今天,亞信似乎得到了上帝的另一顆種子。這位互聯網建築師終於盼到了“3G元年”2009年。10月份亞信併購了SmartCall 60%的股權,這是一家爲中國電信運營商提供外呼服務的公司,據說其核心能力是給移動用戶打電話,讓用戶不在10秒鐘內掛電話。12月份亞信花7億美元併購了聯創科技,使亞信成爲全球第二大電信軟件廠商。
董事會中的“牛人”紛紛離開了,現任亞信CEO張振清做事穩健多謀,他能夠接住上帝遞給他的下一顆種子嗎?
我不敢確信。喬布斯說,在軟件行業,人才沒多大用,你要擁有天才,真正的天才。在持續10的低迷之後,你覺得,那些少數的天才是會去華爲、百度、微軟、IBM、騰訊,還是會繼續留在亞信?此外,市場和競爭環境已經今非昔比,在戰略機制缺失10年之後,你憑什麼確信亞信會突然具備戰略洞察力,併成爲“3G”時代的建築師?企業的文化與領導力,又如何呢?
 
一定有朋友會問,怎樣才能像亞信那樣得到上帝的第一顆種子?或者,亞信那樣的幸運者,怎樣才能接住上帝的第二顆甚至更多的種子呢?
沒人知道答案,因爲上帝把預測未來的權力留給了自己。
我們只知道一個持續成功的企業需要具備許多的必要條件,比如不能讓董事長貪圖個人的功名利祿和環球旅行,比如不能讓只懂數字不懂戰略的CFO挾持CEO,比如不能讓只懂投資不懂業務的董事嗓門過高等等。
可是,沒人確切地知道企業成功的充分條件。我們當然也不敢揣測上帝的意圖,不過,下面3點或許值得參考:
1. 上帝給了你第一顆種子,同時提醒你趕緊修好你的花園。
你得信任那顆來自上帝的種子。你的成功首先是因爲有了一個機緣,然後纔是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如果把這個先後順序顛倒過來,你就會覺得天下老子第一,上帝第二。亞信的董事會就曾認爲,亞信能成爲中國互聯網的建築師,還有什麼做不到的?我認識一位地產企業董事長,三十幾歲的金牌王老五,他就跟我說:“我不是吹牛X,我都能管理這個國家”。
昨日的成功遮住了他的雙眼,讓他無緣再見到上帝的種子。那些挖到過第一桶金,然後捧着金飯碗討飯的,都是這樣的人士。
智者說,在得到第一顆種子之後,你要趕緊整修你的花園,你才能繼續得到第二顆種子以及更多的種子,並且最終碩果累累。
2. 上帝可能先給你一個巴掌,再遞給你一顆種子。
鄭俊懷在伊利“財聚人散”,逼走了牛根生。牛根生白手起家,忍辱負重,“財散人聚”,硬是在重重圍剿之中殺出一條血路,6年之後,蒙牛的銷售額和市場佔有率雙雙超過伊利成爲全國第一。可以說,牛根生是摔倒之後,從地上撿起了上帝丟下的一顆種子(當然,上帝給蒙牛的種子受了三聚氰胺的污染,那是後話)。
智者說,如果你也是因爲公司政治而被迫離職,或許就有下一顆上帝的種子在等着你。當進則進,當退則退,我相信上帝喜歡道法自然的人。
3. 上帝給你的種子或許不容易生根發芽,需要艱苦的努力才能使其枝繁葉茂。
稻盛和夫在大學時學的是機化學,畢業前爲了就職,才倉促學了一點無機化學。就是憑着這一點點專業知識,以及25歲的毛頭小夥子的熱情,稻盛先生居然一次接一次獲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稻盛和夫說:“我想,一定是神看到我那樣拼命地工作,那樣苦苦思索,神看不過去了,神可憐我,授予了我智慧。我想事情只能這樣來解釋。如果不經歷苦難和挫折,畢業名校,就職名企,我的人生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一位諮詢界的人士說,15年前他懵懵懂懂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並不知道這是上帝遞給他的一顆種子,他只知道諮詢是他一生唯一可以從事的行業,於是就踏踏實實地堅持下來。15年只做一件事情,再難培育的種子,也可以生根發芽了。
 
智者說,上帝的那顆種子其實早已埋在你的心裏;稻盛和夫說,人的心靈就像花園,不是滿庭芳香,就是雜草叢生。根據陽明哲學,天理即良知,依良知而行即是循天理而動;得天道者,天必助之。在時時修剪的花園中,上帝的種子豈有不開花結果之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