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愛57小我大我

而第二位比較有影響力的是,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

他在變態心理學,和諮詢心理學,以及臨牀心理學領域有着顯著的影響,他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心理治療家,他其實是從事臨牀實踐的一位心理學家,所以他更注重實踐層面的心理學意義。

他提出,一個人的“自我”,可以分爲“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

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也是很容易理解的,“現實自我”,是指個人對自己受環境薰陶,居住在與環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現出來的綜合的現實狀況和實際行爲的意識。

而理想自我,是說一個人經由理想或者一個人爲了滿足內心的慾望或成長的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來的有關自己的理想化形象,換句話講是,理想的自我是一種“self image”,也就是一種自我鏡像的意思,是一個人最希望成爲的那種最高評價的自我概念,或者說是他有強烈的願望要成爲那樣的一個人,而這種願望或願景,我們在前面的文章中說了,這其實就是“理想”的概念。

所以,這樣的一種對理想所進行的追求,就稱爲“理想自我”。

這麼,“理想自我”是怎麼形成的呢?

它的形成過程會有兩種可能的情況,一個是建立在一個人對他人、對父母、對社會規範的自覺內化,也就是說,我們在成長過程當中,我們生下來,我們是很弱小的,我們需要尋找社會的幫助我們才能活下去,我們離不開社會,而這種社會化的過程,經過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也是自然而然的。

也就是我們人很小的時候,只會索取消耗社會生產資料,他是沒有辦法去創造財富的,人有一段漫長的生活依附期,而社會化就對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這是生存條件之一。當然了,一個人如果生下來就像我現在這樣思考問題,就像很多成年人這樣,那就會產生另一個問題了,也就是說這樣的人社會對他的影響是很小的,因爲人有了自我意識之後,他不需要接受社會的影響,而且很可能會質疑社會的影響,他成人了成家了賺錢了,他不接受父母的資助,不依附別人的供養,所以,也不存在什麼社會化過程了。

當然了,這是不可能是的,因爲我們人從出生到長大,其實都是很弱小的,我們人類的本能很低,我們必須得依附父母或者成年人來養我們,要注意的是,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尤其是父母是一夫一妻的情況下,父母養育我們也不是無條件的,他是有條件的,而這個條件就是你要聽話,你要接受社會化,我們的父母爲了我們更適應這個社會,他們也要給你灌輸一些東西,比如社會上所倡導的一些主流觀念,他要教你一些東西,而這些東西就叫價值,而所形成的這些觀念就叫價值觀,價值觀是人在社會中的自我體現,是體現在社會關係中的。

而這種價值是有條件的,不是無條件的,條件就是你得付出這種生活依附的代價,而按照社會交換理論,父母養我們不是白養的,因爲在社會中,把一個人養到很大,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的,那父母很自然是希望從兒女身上得到回報的,那麼,父母們怎麼得到回報呢?

這種回報的形式之一,就是孩子要聽話,要服從,要接受父母的控制,也就是說孩子自然的會學會怎麼樣討父母的喜歡,而且特別希望得到父母的讚許,所以我們人有一種天生的這樣一種希望,就是希望別人都能認同我,誇獎我,讚許我。所以,要誇獎孩子,不要打擊他,他在弱小時,其實是沒辦法只能是一種依附關係,這一點中國人很失敗,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從小到大,很多人的信心早就崩潰了。

你要尊重他理解他,當然也要去讚許他,人是需要讚許的,這是一個很強烈的願望,甚至是有些人到死還是希望別人多誇誇他,尤其是父母的讚許對一個人的成長,具有十分長遠的重大的意義,這是人的本性。

但是,這種讚許我們又說了,是要有條件的,而不是什麼事都讚許,它的前提是必須得聽父母的話,必須按父母設定的條件去做,因爲只有父母才能判定哪些事是值得不值得讚許的,並不是什麼事都值得讚許,那這樣的情況下,父母纔給我們讚許,這個讚許也並不僅僅是口頭讚許,還要有實際的行動,比如父母給我們吃好東西,喝好飲料,有耐心去哄,帶我們去玩,總而言之要給小孩子,這樣一個正性的獎賞。

而這種獎賞的前提,其實是建立在孩子必須要符合父母價值觀的基礎之上,也就是孩子要聽話,要接受社會化,而孩子長大後,比如青春期的時候,父母也就不得不面對孩子不接受怎麼辦?

所以,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這些價值觀是自然而然的,是合理的,而不是強求的。如果父母提出的這些價值觀,特別違背孩子本身的天性,也特別違揹人的那種與生俱來的機體經驗。那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就得發展出他自己的判斷能力了,從而去形成他自己的“理想自我”,讓它去指導現實自我,來積極的適應和作用於社會環境。

因爲父母的社會的現實的“自我”,是無法滿足“理想自我”的形成,當然現實的自我很重要,特別是青春期,但人也並不會真的就相信父母所說的那一套東西,尤其是他認爲確實也不是很正確的時候,那人也會自己進行判斷,重新選擇一個“理想的自我”,換句話說,“理想自我”雖然是根植於現實,它又是高於現實的,因爲這是一個人真正自由意志的表現,最終孩子是不會聽父母的,我們成年人都知道,我們現在有哪個人會認爲父母當年的那一套說教現在還相信,並還堅持他們的那些價值觀念呢,因爲時空在變,人的觀念也會變化,也正是因爲他有新的更高的追求,或者說有了“理想自我”所導致的必然。

而能夠擁有“理想自我”的意識的人,這樣的人,心理學家會說他的社會適應良好,而且主觀體驗也比較幸福。但是,我們觀察這個社會,也有很多人不那麼幸福甚至活着是非常痛苦的,那是什麼原因呢?

這就是父母的越俎代庖所形成的一種“巨嬰心理”。因爲一個人的“理想自我”,本質是他本人所進行追求與探索的,父母的越位,讓他失去了一種創造自我的快感,就是說,在人的理想自我的形成過程,它也是建立在父母爲代表的成年人社會,這種極爲苛刻的價值條件基礎之上的,而集體經驗常常強求個體去做一些事情,接受一些東西,或者說是他人和社會對個人自己所追求的一種獨特的價值觀或價值條件的不一致,父母這樣要求,老師這麼要求,社會這麼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一個人所追求的獨特的“自我理想”,就會必然地同社會自我,同現實自我和社會現實發生矛盾衝突,因爲現實和社會或成年人所堅持的價值其實是集體性,是要求人要有同質化的,而不太提倡個性化的。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個體的內心就會出現混亂,就會產生焦慮,就會出現生活適應上的困難,進而出現心理疾患,這是羅傑斯從臨牀當中發現心理疾患的人,大體上是因爲他的“理想自我”所遭受了巨大的壓抑而造成的疾病,而這種疾病其實會導致嚴重的心理矛盾和衝突,那這樣的人社會適應性就差,主觀的體驗感受也很不好,所以幸福感也差,總覺得自己處於他物的控制之中,從而沒有自由的可能。

第三個比較有影響力的,是Fenigstein,Scheier與Buss這三人他們在1975年,提出了一個所謂的“公我意識”和“私我意識”的概念。

比如你是一個公司的員工,某個大學的學生,你是個男生,你是一箇中國人,你是一個新疆來的學生等等,這些都是公開的社會信息,是與他人密切相關的這一部分內容,那這些就叫做“公我意識”(public self-consciousness)。而還有另外的情況,是某些自我方面是爲他人不可獲得的隱祕,即私我(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

但是,“私我意識”所代表的信息是和“公我意識”有着巨大的差異的,比如有的人“公我意識很強”,而有的人私我意識比較強。私我意識高的人對羣體中社會壓力的敏感較低,比較注重信念、價值、情感等個人的內在方面,而較少考慮到他人的意見與期望。而公我意識高的人會避免不合羣,對他人的意見非常敏感,會受到他人影響與社會規範的影響,他也更會不斷的去調整自己,從而去更好的適應所期待的社會交往。

網友A:

是的,我是誰?回答這個問題,只能這樣說,我的父母是誰,我的祖國是哪裏,我的親朋好友是誰,我的族人是誰,我經歷過哪些事。否則,你不知道自己是誰,也沒有人認出你。就像蚊子,它們沒有個性,沒有記憶,都是一個樣,所以就沒有自我。

北斗:

確實是這樣,根。雖然在社會裏,比如在一個團體或者一個小組中,比如治療或者說一個活動當中,每個人都可以是“鏡子”,你也可以通過不同的人所組成的多面鏡子來反思自我,當別人說的東西是我們自己沒有認識到但也有道理的時候,那就可以視之爲這個人的盲點,人通過這種形式從而會自視到自己的盲點。

但當一個人去思考,爲什麼自己會有這些盲點的時候,他人往往也是無能爲力的,比如人爲什麼會有“理智”去理解這些鏡子,並反思這些盲點是有什麼構成的,這就要進入去分析無意識的自我了,而這就需要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來加以解決。當然了,如果從這一點上來說,人還是有自己的自由意志(Free Will)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