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愛57.2自我之別

這篇本來是在本書中的57節後面 ,結果漏了,造成了57至58篇的邏輯有些不連貫。補發一下。

“主我客我”,“現實的我理想的我”,“公我私我”,那麼,這幾種說法如何區分呢?

其實也沒有必要太多的區分,它是一個事物的幾個方面,從總體來看,人的自我意識包括着這三個成分,一個是自我認知,一個是自我情感,一個是自我意象。

比如,當我們描述出我是誰的時候,其實是在給自己畫了一幅圖像,而這個圖像有什麼功能,而這個功能就類似於思想,人的這種功能的思想就引導了人的行爲,比如說,你畫出你的圖像的一個部分,發現你是一個很上進,求知慾很旺盛的人,那你對自己的評價就比較正面,而且你能達到的成就動機也比較高。

於是,你就很有信心在行爲上加以證明,比如認真學習,善於鑽研,堅持不懈,從而成爲了你想成爲的那樣的一個人。因此,一個人的行爲也是跟他的“自我”的概念保持一致,所以,我們從邏輯上來講,人對“自我”的理解與執行,都是至關重要的。

因爲,每個人都是與他的“自我”概念相一致的,思想就決定了人的行爲,而人的行爲就決定了他該如何去做事情。如果一個人的行爲出現了和自我的思想不一致的地方的話,這個人就會面對巨大的心理衝突,因爲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現實社會當中,我們也都在不斷的感受着經驗,我們都需要對自己的思想行爲有一種合理的解釋,這樣人才能心安理得,不會出現心理衝突,產生心理疾病,那怎麼纔算是合理的解釋?

網友A:

是的,自我感覺表現最明顯的地方就是原先思想和羣體思潮之間的衝突。如果你一直和社會一致,你就失去了自我。幾萬年前,人類沒有強烈的自我意識的。如今,世界上不同社會的思潮都展現在你眼前,所以,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了。

北斗:

一個很重要的依據就是依據我們的“自我”概念,你爲什麼成爲一個大學的好學生,因爲我是一個勤奮好學的學生,因爲我是一個智力比較高的學生,所以我成爲這個大學的學生,這就說明了我是比較厲害的人,否則,我壓根也考不上這個大學了。當然了,也有很多的人會真的很遺憾,甚至是會成爲心理陰影,因爲沒有成爲名校的學生,比如,你爲什麼沒有成爲清華大學的學生?

而這種人,他可能會自覺的認爲,因爲我可能不是那塊料,因爲我的學習可能還不夠刻苦,也因爲我的智力還不夠達到超一流的那樣的一個水平。一個人對這類事情的解釋,都是和“自我”的概念有關係的,比如不同的個體,不同的人,經歷了同樣的事情,比如兩個人同樣考上同一個大學。

但是,這兩個人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有些人本來可以考上清華大學的,比如他的分也夠了,但是填寫志願搞錯了,覺得自己是考不上,不敢報清華大學,當然也可能有其它的原因,比如考試沒有發揮好,但是他考上了這個大學,所以,他會得到一個自己倒黴的結論,就相當於他以往的努力全部失敗了一樣,這對別人來說雖然是個好大學,但對他來說不是,因爲對他來說,考上這個大學太容易了,這不是他的目標,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對他來說也是一種人生的失敗,這種陰影也會伴隨他很長時間,甚至是一生的時間。

而另一個人本來是這個大學都考不上的,結果他也能考上了這個大學,就相當於他中了彩票一樣,他本來也沒有怎麼努力,只是考試時發揮超常或正常發揮,也可能是填志願填的好,那這個學生就有了正面的激勵,你看我沒怎麼努力,照樣是牛人,這說明我的天賦還有很多,以後可以更上一層樓,可以得到更大的成就。

所以對於同樣經驗,不同的自我概念的人,他的解釋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對於高自信型和低自信型的人來說,就大不相同,而高自信型的人就是對自己的評價是比較高的,個體之間是存在這種差異的,比如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經常發現有的人比較自信,有人比較不自信或者比較自卑。

而這兩種人之間他對同樣的一件事情,比如考試,如果一個高自信型的人考了第一,他就覺得就是理所當然,這有什麼可高興的呢,我的水平就是第一,別說班裏就是第一,年級都有可能第一;而對於一個低自信心的人,他即使是考了全年級或全系第一,他會覺得是外因,他覺得這是一個運氣,只是一個幸運。

因此,就心理學家來說,他們也是具有不同的自我概念的人,而不同類型的“自我”概念,由於他們的人生經驗不同,他們給出的解釋也不一樣。當然了,還有更高層次的心理學家來解釋心理學家本身的問題,現在來看,這類心理學家被稱爲“認知心理學”家。

網友A:

如果有一天,你被土匪綁架了,而且要和他們一起生活好多年。試想一下,你會怎麼想?你會痛不欲生,因爲你的自我徹底被打碎了,因爲你不願意和他們一起生活。你會感到異常的孤獨。你會成千上萬倍地反思自己。

北斗:

也許,爲了更好的活下去,也只能心安理得,不斷的適應新的環境和情況了。不管是思想還是行爲。所以說,這就上升到哲學層次了,世界是人解釋出來的,思想也是解釋出來的,邏輯更是一種解釋,行爲就更是了,有什麼樣的思想,就一定會導致後面,有什麼樣的行爲或習慣,來體現出來這個人的思想。

貝克,是美國認知心理治療的一個大師,他通過認知療法來治療抑鬱症,他說“抑鬱”這種情緒是怎麼來的?

他說,實際上跟他一個人的消極的自我概念有關。貝克認爲,認知產生了情緒及行爲,異常的認知產生了異常的情緒及行爲。認知是情感和行爲的中介,情感問題和行爲問題與歪曲的認知有關。人們早期經驗形成的“功能失調性假設”或稱爲“圖式”,決定着人們對事物的評價,成爲支配人們行爲的準則,而不爲人們所察覺,即存在於潛意識中。

一旦這些圖式爲某種嚴峻的生活實踐所激活,則有大量的“負性自動想法”在腦中出現,即上升到意識界,進而導致情緒抑鬱、焦慮和行爲障礙。如此,負性認知和負性情緒互相加強,形成惡性循環,使得問題持續加重。常見的負性認知有:任意推斷、選擇性抽象、過分概括、放大和縮小、個人中心、二分法思維。

所以,他注重從邏輯的角度看待當事人的非理性信念的根源,以及通過鼓勵當事人自己收集與評估支持或反對其觀點或假設的證據,以瓦解其信念的基礎。

他的這些說法,也是很深刻的,其實,這種心理學家,是往哲學家的方向走了。

抑鬱症患者大都有心境惡劣的一種心理障礙,一個很大的表現就是“自我”概念都比較消極,尤其是罪惡感比較深,就是說,他的自我概念當中的關鍵詞是,“我是沒有價值的,我是有罪過的,我是一個被控制的被動者,或者我對我的命運無能爲力,生活沒有意義,活着沒勁,幹什麼都沒有意義”,如果這個人在這樣描述自己的時候,其實已經比較嚴重了。

而正常的人,在解釋了過去的經驗之後,即使是他感覺到過去不好,他也會想着要改變現狀,比如說我們要設計未來,決定未來我的成就動機是什麼樣的,我的未來的報負或理想是什麼,以及我個人對自己的未來的期待是什麼?

所以,對一個積極的人來說,一個人的抱負水平的高低,也跟自我概念有關係,“自我”有一種能夠預言自我實現的作用。

但是,如果長期持有的是一個“消極的自我概念”的人,他就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一事無成,這也是因爲他的歷史的失敗經驗告訴他的,很簡單的一件事,對他來說可能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有些嚴重者,甚至到了懷疑自己是否能走路的地步,於是他感覺有一天再也走不下去了,坐上了輪椅,更嚴重的臥牀不起。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也有這樣的例子,本來也沒有軀體上的病,等通過藥物或思想等方面的康復之後,或者他本人想通了之後,不會走路的人,竟然又恢復了走路!

而一個擁有積極自我概念的人,同樣的一件事,他的看法竟然是如此的不同,比如即使是沒有考上一個好學校,但是,他也覺得自己很榮幸了,他也更覺得自己今後加大努力一定會有一個好成績,好的結果,正是因爲他有正面積極的體驗,不斷的督促他向着自己的目標前進。

當然這個目標的引導隨着他能力和信心的增強,也是成正比的,於是這樣的情況下,他的思想與行爲一致,從而引導個體行爲,並解釋個體經驗,這就決定一個個體的對未來的期待。

自我概念的功能,正因爲如此,羅傑斯他說,一個人的自我概念比一個人真實的自我更有價值。你有沒有錢這不是很重要,但重要的是你覺得你有沒有錢,和你未來能不能掙錢,這纔是很重要的,一個人可以現在沒有錢,但如果能有信心,他將來一定會有錢。這就是“自我”認知的不同,也決定了一個人是否成就自己的不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