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順利通關,15項反人性的投資歷練(認知篇)

去年底在大灣區投資俱樂部做了個關於行爲金融學話題的分享,這可以看作是《價值爲錨:手把手教你建立投資體系》的番外篇。下面將關於認知偏差的主要內容整理出來,供各位參考。相關的基礎知識可先參考《如何順利通關,15項反人性的投資歷練(前導篇)》。若已有所瞭解,則可開始進行這15項反人性的投資歷練。

前面我們提到,投資者爲了做出更理性的決策,就需要理解各種非理性行爲的產生原理,並運用大腦額葉前區的功能,對邊緣系統所導致的各種偏差進行修正或適應。於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了比傳統金融學更貼近現實的行爲金融學。

在行爲金融學中,社會人的行爲偏差可分爲兩種,分別是認知偏差及情感偏差。本文先介紹認知偏差。

常見的認知錯誤可分爲兩類,分別是信念忠誠偏差和信息處理偏差。信念忠誠偏差主要包括保守性偏差、證實性偏差、代表性偏差、控制錯覺偏差和後視鏡偏差,而信息處理偏差主要包括錨定偏差、心理賬戶偏差、框架依賴偏差及可得性偏差。我們不僅需要了解各種偏差的含義及影響後果,還需培養出能及時識別與克服的良好習慣

後知後覺的保守性偏差

爲何我們在投資的過程中,常常落入後知後覺的境地?別人賺錢了我們去追高,股票套牢後一割肉就反彈……其實,這並不怪你。我們只是在不知不覺中,落入了保守性偏差的陷阱。下面看看它的定義。

定義有點拗口,舉個例子來說明。某上市公司畫了一個大餅,擬通過定增的方式集資收購鋰礦資源,欲成爲鋰電全產業鏈的王者。然後市場開始憧憬這目標宏大的轉型計劃,股價隨之暴漲。在這過程中,已認定該公司將有美好未來的投資者很容易落入保守性偏差的陷阱。

儘管有多家研究機構預測該公司2016年能夠實現淨利潤5至6億元,現實的情況是,上市公司不斷下調盈利預測,2016年1-9月的淨利潤竟不足5200萬。該公司拋出的一系列美好願景均未能實現,相反卻出現了多個利空因素,例如剝離紡織業務失敗、定增收購遲遲未能完成、大股東陷入融資糾紛、子公司搬遷試產進度不理想、賣地變現的進展緩慢、大股東拋出減持計劃等。

保守性偏差的可怕之處在於,儘管該公司此時的股價已從高點下跌超過50%,網上仍有大批股民不願意或未充分地對新出現的利空信息進行理性處理,依然堅持原有的結論,認爲該公司描繪的美好願景終將實現。可惜的是,最終該公司的股價從30多跌至3塊多。

雖然A股市場是一個神奇的市場,再困難的公司也有可能烏雞變鳳凰,但這種不確定性難以由普通投資者去把握。或許該股票日後會不斷釋放利好,促使股價節節走高,但這種高風險高收益的機會往往屬於那些掌握內幕消息或能通過仔細研究看出某些端倪的投資者,與因保守性偏差而長期持有的投資者完全是兩碼事。

反之亦然,保守性偏差會使人安於現狀,缺乏迎接新挑戰的勇氣。即使出現的新變化有可能帶來較大的收益,但多少投資者依然會“麻木不仁”。比如說,當經濟危機漸行漸遠,企業熬過了最艱難的階段,業績開始出現久違的增長態勢,這時候大部分投資者依然會因爲保守性偏差而後知後覺,錯過絕佳的抄底機會,實在可惜。

爲了避免保守性偏差的發生,我們應時常站在客觀中立的角度進行自問自答,例如“這個新信息將對我原有的預測產生怎樣的影響?”如果一些問題超出了自身的能力範圍,難以有效對重要的新信息進行處理,這時可向自己信賴的專業人士尋助,綜合不同角度的多方觀點以獲得思維上的啓發

忠言逆耳的證實性偏差

以星座爲例,人的性格是大腦生理作用下的產物,但許多人依然相信星座纔是決定性因素,甚至以此作爲交友和擇偶的標準。可仔細想想,那些星座運程的描述,往往是模棱兩可的語言。但只要有一兩個生活例子能與星座的描述掛上鉤,就會讓人有奇妙的感覺。一旦認爲星座的描述很準確,往後即使出現與現實不符的狀況,星座迷也會不管不顧,只關注能夠解釋的部分。

如果只在星座層面出現證實性偏差,還不會導致大的金錢損失。但若在投資過程中落入證實性偏差的陷阱,則會對投資組合的構建產生不良影響。首先,一旦買入某隻股票,投資者容易只關注與其相關的利好消息並忽視負面消息,這會導致對該股票的判斷過度自信,從而重倉持有。而倉位分配不合理又會導致風險暴露過大及分散化不足。

以家電行業的某上市公司爲例,該公司有許多“忠誠”的股東,這些股東不僅只關注公司的利好消息,甚至常常將負面消息理解爲利好。他們還對公司的CEO進行個人崇拜,認爲CEO說的就是對的,將其觀點不加思考就照單全收。例如,該CEO在幾年前曾在媒體信誓旦旦地說將堅持專業化的發展戰略,然後沒過多久就言行不一,又想造手機又想造汽車,造成今日的戰略混亂局面。但“忠誠”股東們依舊一如既往地支持。一旦有人理性地提出質疑,他們便會用臆想進行反駁,甚至對提出不同觀點的投資者進行人身攻擊。

其實,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如果只看到事物面貌的一部分,就很難實現全面的思考,且很容易得出錯誤結論。而如果能從“證僞”的角度看現象,主動進行反面思考,結論纔會更加理性和客觀。

譬如,自2012年起我就在網上發表關於青島海爾的研究文章,即使在重倉的時候也常指出其不足之處。有網友不解我的立場,我是這麼回覆的:投資者需要以客觀中立的態度去看待問題,指出海爾有待改進的地方不是要對其全盤否定,而是希望更好地幫助自己進行全面的綜合評估。

此外,證實性偏差還會對選股的過程產生不良影響。一旦投資者認定了自己的選股標準,就有可能忽視與該選股標準相沖突的信息,或忽視能支持其他選股標準的信息。導致的結果是,一些好的投資機會可能會被忽略,而一些可能是陷阱的投資機會可能被加入組合。

因此,爲了避免證實性偏差對構建組合的影響,投資者的選股標準應具備一定的包容性,決策時儘量以確證事實爲基礎,並提高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依賴經驗的代表性偏差

以下是代表性偏差的定義。

在投資的過程中,常見的代表性偏差可分爲兩類:第一類稱爲基率忽視,而另一類稱爲樣本量忽視。前者是由忽視了分類的基礎概率所致,而後者是由錯誤地將小樣本特徵視爲總體特徵所致。

先說基率忽視偏差,我們試着參與一項關於乳腺癌的研究。

(思考一下)你認爲在胸透數據呈陽性的情況下,婦女患乳腺癌的概率是多少呢?

以下是正確答案:

人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常常會忽視基礎概率的存在,所以很容易會忽略該年齡段婦女患上乳腺癌的概率只有1%這一客觀事實。受訪的內科醫生大多誤入了基率忽視的歧途,從而做出了失真的判斷。

回到股票市場上,許多投資者認爲自己投資了成長股,或因投資了某家公司有盈利,就認爲該公司屬於成長股的類別,然而在市場上,能夠持續高速增長的公司並不多見。雖然許多投資者都希望自己投資的企業能夠像曾經的格力電器、蘇寧電器那樣持續成長,但在現實中大多數所謂的成長股,只不過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滿足了一些成長股分類的代表性特徵,暫時披上了成長股的外衣而已。所以,我們需要關注基率忽視的情況,以防在投資判斷的過程中產生重大的估計錯誤。

另一方面,由樣本量忽視所造成的代表性偏差也會對投資判斷造成不利的影響。還記得大數定律的法則嗎?在隨機試驗中,儘管每次獲得的結果均不可預測,但只要不斷重複試驗,並達到一定的次數,試驗結果的平均值就會接近某個確定的值。然而大多數人在投資實踐中,更容易受到小數定律的影響

小數定律是指,在隨機試驗中,樣本量過小會導致試驗結果的平均值偏離總體均值。但在面對不確定的情況下,人們依然傾向於直接利用小樣本的結果去推斷總體情況。這是一種思維的捷徑,以期在短時間內通過匹配小樣本的代表性特徵,借鑑過往經驗來制定應對方案,但這麼做往往會過度強調極端結果的影響力,而造成判斷的錯誤。下表列舉了一些常見的例子:

以上的例子中,主角都犯了樣本量忽視的錯誤,實際上小樣本的代表性特徵並不能代表總體的狀況。我們在進行投資決策的時候,過往的知識和經驗固然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不能忽視代表性偏差的影響,貿然將老方法套用在新問題上。

爲避免誤入代表性偏差的歧途,我們應該時常問自己:事物的基礎概率是什麼,我們的判斷是否違背了事物的基礎概率?樣本量是否足夠,是否混淆了小樣本特徵與總體特徵?

自欺欺人的控制錯覺偏差

許多父母認爲對自己的孩子有很好的掌控力,但孩子卻常表現出叛逆的一面,這種控制錯覺往往造成父母的心理落差,從而帶來情感上的傷害。比如說,有一種腦梗叫做陪孩子寫作業。

再比如說,回想在賭場遊玩的場景,我們總能看見一些玩家在21點的賭桌前振振有詞,大聲呼喊着自己想要的撲克牌,或玩家們一起大叫“爆,爆,爆”,希望莊家的點數會爆掉。而在玩骰子時,當希望擲骰子能擲出六時,許多玩家又會在心中不斷默唸“六、六、六”,或是大聲高呼並用力擲出。當希望擲出小點數時,玩家又會輕聲祈禱並輕輕擲出。

其實,在投資的過程中,我們也時常會表現出類似行爲。在行爲金融學領域,這種行爲偏差可被成爲控制錯覺偏差。

事實上,擲骰子的結果是在一定的概率規則下隨機生成的,這些自以爲有效的附加動作只不過是一種控制錯覺,是心理上的安慰劑而已。 但是,對於投資者來說,控制錯覺偏差不僅會起到安慰劑的作用,還會對投資組合的構建產生負面的影響

首先,當投資者錯誤地認爲自己有能力控制投資的結果,就容易頻繁交易然而事實上,頻繁交易的成功率往往不盡人意,最終的投資收益可能還比不上買入並持有的投資策略

比方說,投資者找到一個投資機會,在5元買入某股票,這家公司業績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若企業估值等綜合情況保持不變,大概率不到四年就能支撐起10元的股價,投資者可以輕鬆獲得100%的投資收益。但在控制錯覺偏差的影響下,該投資者認爲自己能夠通過做波段或T+0的方式增厚投資收益,於是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進行盯盤或預測短期走勢,結果卻很可能是撿了芝麻丟西瓜,錯失獲得翻倍收益的機會。

此外,控制錯覺偏差還會導致投資組合的分散化不足。由於投資者自認爲對投資結果具有一定的控制力,所以會更傾向於集中持股,導致構建出的組合屬於次優組合

綜上所述,爲避免控制錯覺偏差,我們應時刻提醒自己要從概率的角度出發去看待問題,並儘量保持中立客觀的分析態度,以降低控制錯覺對投資決策的不利影響。

事後諸葛亮的後視鏡偏差

相信許多人都曾有過如下體驗:

然而實際上,我們並沒有想象的那般厲害,不過是落入了後視鏡偏差的陷阱而言。

比如,當上證指數在股民的一片歡呼聲中衝向5178.19點,之後的行情出現掉頭逆轉,便有許多股評或專家跳出來邀功,說他們早就已經預見到行情的拐點,並列舉出許多“證據”來證明他們的預知能力。

後視鏡偏差的存在,常給我們帶來錯誤的自信,由於高估了自身對股價走勢的預知能力,當日後再度遇上類似的事件,便容易做出輕率的決定。同時,有些投資者可能會因後視鏡偏差,而認爲自己雖多次正確地預見了股價的走勢,但卻總是錯失良好的投資機會,於是會時常感到懊悔,久而久之影響了心理健康。

爲了避免後視鏡偏差的影響,我們應當意識到每個人都有事後諸葛亮的傾向,並時常問自己,是否做到誠實地進行反思?是否在不自覺中篡改了當初的記憶?

先入爲主的錨定偏差

以下是錨定偏差的定義。

在生活中,各行業的商家早已熟練運用錨定偏差來影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比如房地產商在全國各地爭先恐後地拍下樓王,實際上有效拉高了購房者對周邊樓盤的心理估價。又如汽車廠商賣車,通常會爲銷售車型設置一個價格特別高的VIP版本,其實這種車型銷量並不高,但能增加次高級版本對購車者的吸引力。再如逛夜市,小商販的第一次報價通常都會遠遠高於正常的交易價格,爲的是在消費者心中設定一個錨點,在之後的討價還價中佔據一個有利的位置。

在現實投資中,投資者對股價走勢的分析往往也會出現錨定偏差。舉個例子,在生活中的聚會,時常可以聽到一些錨定的言論,比如“金證股份從260元跌到現在只有20多塊,總該漲了吧”、“從來不碰貴州茅臺這種高價股,300多塊一股太貴了”、“最近買了京東方A,股價才兩塊多,是兩市最便宜的股票了。”

簡單地從價格角度看,這些言論並沒有錯。任何一筆成功的投資都是低價買入,然後通過價格的上漲兌現收益。但問題在於,區分股價貴賤的標準在哪裏,300塊一股的茅臺真比兩塊多的京東方A貴嗎?

答案是不一定。長期看,股票的價格由其價值所決定,但由於對具體價值的估計並不簡單,而過去的價格更易獲得,所以人們便傾向於通過錨定過去的價格來評估目前的價格。但這種簡單的靜態錨定通常並不準確,因爲企業的發展進程是動態的,只有未來的發展結果才能決定今天的股票價值,而過去的價格並不能對現在的價值起到任何決定作用

因此,投資者在看待股價問題時,應時常檢視自己的判斷,是否基於審慎且理性的分析,是否有效避免了錨定偏差的影響?

分層級的心理賬戶偏差

在傳統金融理論當中,等量的財富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也就是說,一張編號爲AW10219001的100元鈔票,與編號爲AW10219002的100元鈔票具有相同的購買力,在使用時並不會感到有任何差異,因此在進行財富管理的時候,理性人會將所有財富視爲一個整體,構建出最優的投資組合,使獲得相同預期收益時的組合風險最小,或在承受相同的風險時的組合收益最大。但是,理性人的財富管理方式與實際並不相符

想象一個場景,假設今晚你準備去聽一場音樂會,已經提前買好了價值300元的門票。在出門的時候發現下午買的300元手機充值卡不見了,這時你還會去聽音樂會嗎?統計數據顯示,大多數人依然會去享受這場音樂會。

但如果在出門的時候發現門票丟了,想去聽音樂會就必須再花300元重新買一張票,請問你還會去聽音樂會嗎?這時,大部分人的回答變成不去了

其實,前後兩種情況的價值損失均爲300元,從金錢的絕對數量上看並沒有差別,人們之所以會產生不同的行爲反應,是因爲這兩份300元被放入了不同的心理賬戶。下表是一個心理賬戶劃分的例子。

當丟失了300元的手機充值卡,那以後就少打些電話,節省一些流量,這並不影響休閒娛樂的心理賬戶。但對於丟失音樂會門票的情況,如果還要花300元重新買一張門票,那就相當於要在休閒娛樂的心理賬戶支出600元去聽一場音樂會,自然會感覺很不划算。

其次,收入來源的差異也會導致人們產生不同的資金使用態度。比如說,每個月的固定收入,人們會很自然地按照心理賬戶的安排進行支出,但之前積累的存款則不會輕易動用。即使不得已要使用存款,也不會先用未來的預期收入。

再舉個例子,人們對於突然獲得的小額橫財,往往願意痛快地花掉,但對於大額的橫財,則傾向於儲蓄起來。所以,爲人子女若想更好地孝敬父母,最好不要只在過年時封個大紅包,而應分成多次給,這樣可以鼓勵他們更積極地進行消費。

此外,我們除了會區分不同的心理賬戶,還會不自主地對其進行分層管理

第一層心理賬戶的資金,主要用於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因此該層資金所能承受的風險最低,往往投資於能帶來穩定收益的低風險資產,如短期國債、貨幣基金、銀行大額存單等。

第二層心理賬戶的資金,主要用於維持現有的生活水準,也會考慮到退休後的養老金事宜,若能獲得與資本市場同步增長的長期收益,將會是不錯的結果。在這一層面,一個充分分散化的債券及股票的市場組合往往有助於實現該目標。

最後,第三層心理賬戶的資金主要用於滿足投資者的願景追求,由於其必要性相對較低,所以能承受較高的風險以期博取更高的收益。投資的範圍包括外國股票、非上市公司股權、房地產投資等。

錢依舊是那些錢,但人們爲其貼上了不同屬性的標籤後,就有了更復雜的意義。因此,我們在進行財富管理時,應該關注心理賬戶偏差所帶來的綜合影響,並有意識地從整體的角度去看待投資組合的構建情況。

雖然金字塔式的財富管理結構能幫助投資者明確每一層的投資目標,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首先,不同層級之間的思考和決策會出現斷層,投資者容易忽略不同層級間投資標的的相關關係,從而導致整個資產組合的分散化不足。比如說投資者爲第二層級的資金買入了上證50ETF,並將第三層級的資金投向某中小銀行的PE項目,然而上證50ETF的前十大成分股當中,有5個標的是銀行股,兩個層級之間具有的較高相關性會導致整個組合的夏普比率下降。

其次,作爲基層的第一層資金,往往爲了追求穩定性而更看重投資的期間現金流,在一定程度上會忽視實現資本增值的機會

因此,爲了避免心理賬戶偏差對投資組合的影響,我們應該在明確每一層投資目標的同時,站在一個整體的視角去評估所有資產的風險收益狀況,並關注整體資產組合的總回報。

易被忽悠的框架依賴偏差

上世紀70年代,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做了一個有代表性的實驗:假設美國爆發一種罕見的疾病,可能導致600人死亡,目前有兩種治療方案可供選擇。首先,研究人員問問題時採取了第一種表述方式:

如果採取方案A,將有200人獲救;

如果採取方案B,有1/3的可能性600人全部獲救,有2/3的可能性無人獲救。

(思考一下)你會選擇哪個方案?

統計結果顯示,有72%的受訪者選擇了方案A,僅有28%的受訪者同意方案B。有趣的是,當研究人員採取第二種表述方式進行詢問:

如果採取方案A,將有400人將死去;

如果採取方案B,有1/3的可能性無人死去,有2/3的可能性600人全部死去。

(思考一下)這時,你又會選擇哪個方案?

這時,竟然有78%的受訪者同意方案B,而同意方案A的比例只有22%。

其實兩種表述方式的本質並沒有差別,但由於問問題的方式不同,得到的反饋結果卻是天差地別

芝加哥大學的泰勒教授舉了一個更貼近生活的例子:有A和B兩個相鄰的加油站,在加油站A,92汽油的價格爲6.5元/升,但用現金支付的話能獲得0.5元/升的優惠。而在加油站B,92汽油的價格爲6元/升,但若用信用卡進行支付,則需多付0.5元/升的手續費。雖然兩個加油站的經濟成本相同,但大多數人更願意選擇加油站A。

行爲金融學的研究發現,人們對於損失的重視程度會大於同等收益的重視程度。加油站A有折扣,相當於獲得了收益,而加油站B卻要加價,相當於造成了損失,所以對於消費者來說,加油站A的定價策略會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框架依賴雖然能幫助人們快速決策,但由此造成的認知偏差卻會對投資判斷造成不良的後果。

首先,在研究上市公司時,投資者容易對上市公司披露或第三方報道的信息產生認知偏差。例如在上市公司的年報中,“管理層討論與分析”部分往往成爲投資者關注的重點。因爲該部分回顧了過往的經營狀況,幷包含了管理層對未來的發展形勢的預判、企業的戰略規劃以及相關的應對策略。但報告撰寫者常利用讀者的框架依賴偏差,通過文字包裝和潤色,促使投資者產生偏離事實的樂觀判斷。

比方說,撰寫者希望讓投資者相信企業的盈利下滑主要歸結於行業因素的影響,同時在形勢嚴峻的情況下管理層依然對未來充滿信心。可是,行業因素固然重要,但依然存在能適時調整戰略並實現持續增長的競爭對手,不排除該企業的盈利下滑實際是由管理層的決策失誤所造成的。若投資者未能識別出框架依賴的影響,則很可能簡單地認爲這份報告邏輯沒問題,認爲管理層也挺好,能不畏艱辛地乘風破浪,百折不撓地屢敗屢戰,甚至滿懷希望地等待行業復甦後的美景。

又如,“管理層討論與分析”中的描述往往會避重就輕,選擇性地強調子品牌的高速增長狀況。而實際上,該品牌佔總營收的比例並不高,且該品牌的細分市場容量有限,未來也很難對整體利潤產生質的影響。但投資者往往會被積極正面的文字描述所迷惑,甚至將子品牌的美好增長前景錯誤地延伸至整個企業,從而造成判斷偏差。

其次,框架依賴偏差有可能影響投資者對待風險的態度。比如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投資者會選擇能獲得8%的期望收益,年化標準差爲+/-15%的產品。在利率下行的經濟階段,爲防止通貨膨脹對購買力的侵蝕,投資者可能會產生大量買入的想法。

但如果在合同裏寫上“在百年一遇的情況下,該產品可能虧損超過50%”,投資者可能就會變得很保守了。實際上,從概率的角度上看,“8%的期望收益,年化標準差爲+/-15%”與“在百年一遇的情況下,該產品可能虧損超過50%”這兩個條件並不衝突。

在構建投資組合的過程中,框架依賴偏差常把投資者的思維帶偏,從而做出次優決策。所以,投資旅途中應多問自己,所做的分析判斷是否因外界的表述方式而被框定? 是否做到廣開言路,保持中立的視角看待正反面觀點?

信手拈來的可得性偏差

先看可得性偏差的含義。

影響可得性偏差的主要原因在於記憶的可提取性。由於不同記憶模塊的存儲深度存在差異,當人們面對兩組頻率相等的數據時,會因爲對一組數據的記憶更易提取,而認爲該組的頻率更大。於是,在進行記憶回溯時,最先回想起來的內容往往會佔據更大的權重

其實,這一點在現實生活中早已被廣告商充分利用。他們通過持續的、毫無技術含量的信息轟炸,在消費者心中強行植入關於品牌的關鍵信息。例如,公交車上楊冪不斷呼喊58同城的廣告、恆源祥讓人抓狂的十二生肖廣告、還有腦白金十年如一日的叫囂等經典案例。

雖然這些令人困擾的噪音廣告引起了許多人的厭惡,但正由於洗腦效果顯著,這些品牌纔會在消費者產生相關需求時,立即呈現在腦海裏,進而成爲消費首選。許多時候,消費者甚至完全不耗費精力去進行理性分析,僅依靠記憶的可得性便做出消費決策。儘管腦白金的廣告被評爲現代十大惡俗廣告之一,但該品牌反而能成爲保健品銷量的王者。

除了商品廣告的例子,各路媒體爲我們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時,亦會造成各類可得性偏差,從而影響我們思維和決策的過程。

以交通工具的安全性爲例,人們常會爲乘坐飛機出行而感到提心吊膽。然而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研究表明:在美國,搭乘民用飛機出行比乘汽車出行要安全22倍。實際上,美國在過去六十年裏,因民用飛機事故而死亡的人數,比在有代表性的三個月內因汽車事故而死亡的人數還要少得多。

但由於飛機事故在媒體上的曝光率最高,因而會導致人們高估乘坐飛機出行的安全風險。在美國發生9-11事件後,許多美國人對乘坐飛機產生了恐懼感,於是選擇開車出行。但根據德國蓋格瑞澤教授的計算,在9-11之後的一年內,由於爲了避免飛行而選擇坐車出行,有1595個美國人爲此而喪生。

經濟學家邁克爾·羅斯柴爾德在另一篇研究中曾做出估算,如果每個月有一架飛機被恐怖分子劫持並墜毀,假設每個月飛四次,那麼坐飛機死去的概率是五十四萬分之一;如果每年有一架飛機被劫持墜毀,那麼坐飛機死去的概率是六百萬分之一。而在美國公路上開車死去的概率卻是七千分之一,遠高於飛機被恐怖分子劫持墜毀的概率。由此可見,媒體對事件的選擇性報道很容易成爲人們產生可得性偏差的原因。

此外,事件的鮮明性也會對記憶的可提取性造成影響。對於個體來說,親身經歷的體驗或感悟會對提高相關記憶的調用效率。比如一個爵士樂愛好者,會想當然地高估爵士樂的流行程度,但事實上,爵士樂依然屬於小衆市場的範疇。

在實際的投資過程中,可得性偏差往往會顯著影響組合的構建

首先,被媒體廣泛關注的股票更易被投資者所知悉,從而出現更高的換手率。比如,當年的中石油IPO可謂萬衆矚目,媒體紛紛報道“亞洲最賺錢公司”迴歸A股的新聞,導致不少股民在中石油上市的第一天,以48元的天價接盤。

在互聯網時代,由於信息的傳播效率有了質的飛躍,可得性偏差變得更爲普遍。例如,一些有影響力的網絡大V一旦推薦某隻股票,往往會引起其他大V及粉絲們的關注,在線互動產生的內容又會引來更多人的關注,而該股一旦登上熱門排行榜,就很容易出現股價的劇烈波動。在跟風買入的投資者當中,不少人受到了可得性偏差的影響。

其次,可得性偏差會使投資者在選股的過程中固步自封。印象深的股票並不一定是值得優選的股票,容易記起的信息也可能是不精確或已過時的。若只是依賴表面上的熟悉而缺乏深入研究,這種熟悉往往對提升投資業績毫無幫助。投資者本應耐心做好行業間的橫向對比及產業鏈的縱向研究,再在此基礎上進行精挑細選,然而這重要的過程卻很容易因貪圖思維的便捷而被簡化,甚至忽略。

第三,站在組合管理的角度,由可得性經驗導致的過窄視角容易導致組合的分散化不足,致使投資者承擔不必要的非系統性風險。同時,在做資產配置的時候,可得性偏差會促使投資者在熟悉的資產類別上配置更高的權重,而不能客觀地考慮回報與風險的關係。

爲了降低可得性偏差對投資過程的影響,在進行投資決策之前,我們應該先思考清楚自己的基本投資策略,並用紙和筆將其寫下來。然後在落實投資行動時,堅持圍繞既定的方針,着眼於長期目標,時刻以審慎的研究分析作爲決策指導,從而降低由可得性記憶所帶來的認知偏差。

除了上述九種常見的認知錯誤,投資者還難免受到六種較爲普遍的情感偏差影響。具體內容我們將在《如何順利通關,15項反人性的投資歷練(情感篇)》中展開,敬請期待。

刺蝟偷腥

2019年1月3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