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軟件評測中心專家解讀信息化


什麼是信息化?

   簡單的講,可以把信息化分爲三個層次來理解,第一個層次是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第二個層次是應用的廣泛深入,第三個層次是社會經濟的發展轉型。第一個層次是前提,沒有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就沒有應用的廣泛深入。因此,我們可以把信息化理解爲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並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廣泛深入應用,由此帶來人類社會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的過程。這裏,我們強調信息化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固定的目標狀態。由此得出一個推論就是信息化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說白了,就是信息化有起點,沒終點。

   關於“信息化”(informatization)的提法,在國外文獻中比較少見,是不是隻有中國纔有這個提法?實際上,“信息化”這個概念應該是日本社會學者梅棹忠夫1963年在其著作《信息產業倫》中首先提出來的。他認爲,信息化是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演進的動態發展過程,信息社會是信息產業高度發達並在產業結構中佔據優勢的社會。

   推動信息革命的基礎技術主要是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軟件技術等,他們相互融合、相互***,推動者信息革命的不斷向前,帶動了更大範圍的技術創新和發展。互聯網是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結合的產物,而且已經成爲信息社會的重要基礎設施。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普及應用並向各領域深入***是信息化發展的大潮流、大趨勢。

   信息技術和互聯網與政府的管理和服務結合起來,形成了電子政務;信息技術和互聯網與商務活動結合起來,形成了電子商務;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推廣應用到社區,形成了電子社區;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到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實現了企業的信息化;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應用到家庭,發展出數字家庭、數字生活……這些都是信息化的重要內容。


   信息化爲什麼重要?

   可供人類利用的戰略資源有三種:物質、能源和信息。人類最初依靠的手工工具(鐮刀、犁等),都是對自然界直觀的物質資源進行開發利用;隨着蒸汽機的發明,人類懂得了如何利用能源,並把能源和物質結合利用,創造了更強的工具(火車、輪船、機牀等);20世紀中葉以來,人類對信息資源的認識和利用取得重大進步,信息技術爲人類提供了開發信息資源的能力。

信息化建設如何進行?

一、大局規劃,小步快跑。

   重視規劃,但又不要套死在規劃裏。信息化建設要有一個大規劃,既要長遠謀劃,又要有戰略定位。信息技術發展很快,規劃也要修訂,不能保證原來規劃的水平就是最高的。在規劃的框架下,發揮實施過程的創造性很重要。實施要有邊界,要有突破口,從小處起步,貪多求全,則很難成功。小處起步,全力聚焦,容易成功,總結經驗進行推廣,也容易建立信心。而且領導帶頭推廣使用和帶頭建設同樣重要。

二、借鑑經驗,但不迷信經驗。

   信息化建設最容易入門的方法就是學習別人的經驗的做法。但是各個地方和企業的情況不一樣,目的和意圖也不一樣。不能迷信一套軟件,一個系統別人用得好,你也會用得好。

三、充分藉助外腦和外部資源。

   沒錢可以融資,沒技術人員可以培養,沒經驗可以找顧問,信息化是個手段,關鍵是解決只有信息化才能解決的問題,但是信息化的路徑有千萬條,“條條大路通羅馬”。當前,軟件外包、運維外包、甚至IT外包漸成趨勢。藉助第三方信息化服務機構,聘請信息化專家顧問,協助進行信息化的規劃和實施是大勢所趨,選擇合適的信息化解決方案,信息化建設會事半功倍。

四、應用是主導,面向應用的資源整合是關鍵。

   信息化應用是主導,一切圍繞應用展開。因此業務是第一位的,不要讓技術取代業務的地位,無論建設什麼系統都首先要認真考慮真正是做什麼用的,要解決什麼問題,不要簡單的聽信他人的推銷。

信息革命浪潮中,適者生存

   信息化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歷史進程,本質是生產力的變革。在工業社會向信息化社會轉變過程中,信息化機遇挑戰並存,唯有激流勇進,纔有出路。達爾文說:“自然界能生存下來的物種,不是最強壯的,也不是最聰慧的,而是最能適應環境的。”商業界新的說法是:“大魚吃小魚,小(快)魚也可以吃大(慢)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