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這四點,從此告別社交恐懼症

這篇文章有點長,但如果你能耐心看完,你將會跑贏80%的人!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若有同感,請在心裏打個鉤。

  • 我一看到陌生人就害羞緊張,更別提主動鏈接了
  • 我來到一個新地方,很想認識新朋友,卻不知該如何鏈接
  • 我好不容易結識了牛人,卻不知道該和對方聊什麼
  • 我看到別人在公衆場合瀟灑自如,自己卻一句話都不敢說
  • 我很想帶領朋友同事一起學習,卻總是尷尬的無人響應

一個鉤都沒有,說明你是社交達人,再接再厲!
打鉤1-2個,說明你社交能力一般,還需要掌握更多方法。
打鉤3-4個,你每天在浪費大量人脈資源,邁向成功的進度正被拖緩。
打鉤5個,不得不說你屬於嚴重的“社交恐懼者”,必須馬上改變!

以前的我,閉關鎖國,連微信都不會玩,出去見人心裏直抖,後來卻能和客戶成爲好朋友。第一次接觸社羣,就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社羣小白,誰知不到一年,不僅深度鏈接了不少牛人,還收穫了大批粉絲。

很多人都問過我,你是如何可以同時和這麼多人保持聯絡的?不只是簡單的交流,重點是走心,很多和你交流過的人都會被不自覺圈粉,你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說到這個,很多人都會有相似的困惑,所以,今天就來聊聊人脈話題。

  • 我們爲什麼,要成爲一個社交達人?
  • 我們爲什麼,會害怕鏈接陌生人?
  • 我們怎樣做,纔能有效鏈接陌生人?
  • 鏈接之後,又該如何維護人脈呢?

我們爲什麼,要成爲一個社交達人?

我們常常會發現,有很多人,他們很有能力,在某個領域也特別擅長,可是當他們站出來發聲時,卻總是尷尬的無人響應,想做點什麼,連個團隊都招不齊。還有一些人,可能他們並沒有在某個領域特別擅長,或者他們想做的事和自己擅長的領域毫無關係,但他們交遊廣闊,想做點什麼,總能一呼百應。

看,這就是會社交,和不會社交的區別。

那麼,我們爲什麼要社交,它具體有什麼好處呢?

01 資源鏈接器,事業有保障

三年前,我離開了世界500強公司,與人合夥創業。創業真的很難,難到感覺自己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常常加班到凌晨兩三點,第二天依然要七點準時起牀去上班。

我曾經以爲,自己事無鉅細地過問,確保員工不發生差錯,就是在爲了公司努力打拼。卻渾然不知作爲領導者,最重要的是責任是從外界獲取足夠的信息量,確保企業的正確航向。

當我懂得這個道理時,第一次創業已經被玩死了。與合夥人分道揚鑣後,我獨自開始了新的旅程。沒了搭檔,很多事不得不自己去做。當我嘗試着克服恐懼,積極地鏈接別人,並不斷把朋友介紹給朋友,逐漸讓自己成爲資源鏈接器時,我驚奇地發現,自己竟然慢慢從一個社交恐懼患者,變成了朋友口中的社交達人。不僅社交恐懼症治好了,還由於客戶主動介紹,受到世界500強企業的邀請,給他們的員工做了一場專業培訓,受到企業上下一致好評。這些,都給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因此,成爲好的資源鏈接器,是我們做好事業的優質保障,不要吝嗇分享自己的資源。

02 提升影響力,塑造領導力

有一句俗話說得好,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們每一個人,不論是大學生,初入職場的小白,還是混跡多年的精英,都應該學會提升自己的影響力,培育領導力。未來社會註定以協同爲主,且不提如何與外界達成合作,哪怕只是與同事之間,與上級之間,我們也需要不動聲色地促使對方按照我們的意願去完成一些事情,而這,靠的是什麼?是影響力。

我和我的小夥伴們有個微信羣,我是這個羣的核心與靈魂。爲什麼我能成爲這個羣的核心,只因爲做到了八個字:言出必行,真誠關心。

但凡我答應過小夥伴的事,再困難也一定會做到。但凡我學到的知識,總是第一時間分享給大家。但凡發覺小夥伴們有困擾,總會毫不猶豫伸出援手。偶爾我們還會一起搞點事,把每個人的能力都最大化發揮出來。

有位大咖說過: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一個人走得快,一羣人才能走得更遠。

因此,不要孤軍作戰,學會合作,學會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是我們呈指數放大自己的能力的關鍵。

而這,要求我們要言行一致,先有領導者的行爲,纔有領導者的風範。

總結一下,努力成爲資源鏈接器,積極提升個人影響力,這是我們想要成爲一個社交達人的最根本的訴求。

我們爲什麼,會害怕鏈接陌生人?

有一個小夥伴,她常常和我說,我不敢和陌生人鏈接,我特別害怕,怎麼辦?我告訴她,首先要學會正確的去面對自己的害怕,找出害怕的根本原因。通常這種怕的背後是兩種情緒,害羞和自卑。

什麼是害羞?拿我舉例吧。以前,我一見到陌生人就緊張得說不話來,更不要提主動攀談,那是癡人說夢話。和人說話呢,也是很逗,什麼不該說,我就偏說啥,冷場王三個字說的就是我。人家讓我發表個看法,支支吾吾半天,也說不明白。每次看到被自己搞砸的一切,恨不得找個牆角躲起來,最好誰都不要看到我!

這就是一種害羞反應,產生的原因是太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典型表現是膽小怕事,唯唯諾諾,會因爲一點小事造成心理恐慌,如果不克服的話,恐怕會成爲一生的負擔,比如從前的我……幸好,現在已經徹底變了。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自卑。

很多人說,我覺得自己很自卑,特別是看到牛人,更是自卑得一句話都說不出。其實自卑這種情緒每個人都有,哪怕是看起來光彩奪目的名人,比如愛因斯坦,比如哈利波特中飾演赫敏的艾瑪,就連他們這樣的名人,也會有覺得自己配不上的感覺。所以,我們不是要完全消除自卑,而是要識別它,瞭解它,克服它。

自卑這個東西,比害羞要狡猾,它有四種假面具。我用故事來闡述一下。

小馬在學校遇到了惡霸,總被欺負,他很痛苦,卻又不敢反抗。後來呢,他想出了一個辦法,刻意討好這個惡霸,甚至幫着惡霸一起去欺負別人,這樣他就安全了,他覺得自己太聰明瞭,心裏得意得不得了。

第二天,他的同桌小米說搬家去了新城區,環境特別好,還有戶外花園。小馬心底豔羨不已,口裏卻說:“那地有什麼好的,連海鮮都買不到,哼,請我去都不去!”

第三天,老師宣佈下週期末考試,問大家的目標。小米淡定的說,“我要努力奪得年級前三。”老師剛要誇讚小米,只聽小馬嚷嚷道:“我要得全市第一名!”大家紛紛側目,這個目標對成績中下游的小馬來說,是不現實的。

期末考試後,小米問小馬考得如何?小馬不屑地撇撇嘴:“題目太簡單了,只要我複習了全都會,不過我太忙,沒時間複習,才讓你們佔了便宜”。

小米終於忍無可忍了,她說:“小馬,自卑的四種假面具,取悅順從,貶低批判,虛假期望,自我妨礙,在你身上展露無遺。你太自卑了,卻還僞裝着一副自信的樣子,如果你繼續這樣,我就不想要和你做朋友了!” 小馬驚得目瞪口呆,他以爲自己精心保護的痛處,竟被小米看得一清二楚。

大家看,害羞和自卑就是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最大的敵人,它們總是阻止着我們去發展自己的人際關係。如果不能正確面對和處理它們,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就會止步不前。

面對害羞和自卑,我是怎麼克服的呢?

首先,我換了個工作。換到一個全新環境中,沒人認識以前的我,就算有什麼不一樣的變化,也沒人知道,這能讓我積極努力地,去刻意改變自己的行爲。

從前每次和人交談,總會不自覺地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害怕自己說錯話或表現不好。後來,我就強迫自己去認真聆聽他人說話,觀察他人的一舉一動,把自己忽略掉。這個辦法果然奇效!很快我就發現,人都是有自戀傾向的,太把自己當回事。其實啊,別人壓根沒在意你,你所以爲的恐慌,全都是自己嚇自己。

爲了增加自信,給自己定一些目標。借鑑《微習慣》這本書的辦法,從一個很小的目標做起,比如一天只和一個人交流一次,現實或者網絡都行。微習慣的力量不可忽視,它最大的特點是不會失敗。作者就是依靠這個辦法,從每天只做一個俯臥撐,到最後成爲健身達人;每天只寫50字,最後竟寫出了一本書。小成就也就積累大力量,即便緩慢如蝸牛,也有到達終點的一天。

此外,我還鼓起勇氣表現自己,發揮特長,讓自己的行爲得到他人的鼓勵和讚揚。要知道,每一次來自別人的正向反饋,都是我們的能量源泉。隨着自信的逐漸增加,害羞和自卑也就慢慢地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總結一下,更換環境,轉移注意力,設定可達成的小目標,努力表現自己,這些能讓我們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有底氣,遠離害羞和自卑,掃除我們人脈路上最大的障礙物。

我們怎樣做,纔能有效鏈接陌生人?

很多朋友是不是會有一種感受,當我們第一次參加某個線下聚會,或是一個社羣時,我們很想要認識裏邊某些人,卻不知該如何與他們建立有效鏈接?

加個微信,打個招呼,這些都不能讓他們成爲我們的有效人脈,最多不過是手機電話簿,或是微信上的一個名字而已。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能與陌生人建立有效鏈接呢?

第一個故事:勇敢出擊,真誠開道

我有個朋友,她剛加入公司的時候,戰戰兢兢不敢和同事說話。一個月後,她的同事們,連她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你們說誇張不誇張。

她說自己有社交恐懼症,不要說是現實生活了,哪怕就是在網上的社羣,她都是徹頭徹尾的潛水黨,自我介紹什麼的,那是絕對不發的。

後來,羣裏需要一個做晚安海報,剛好她的頭銜是設計師,就被委派了任務,這下趕鴨子上架了。她不得不硬着頭皮上,結果居然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還被好幾個人主動加了微信。這件事極大的鼓舞了她,讓她覺得社交這件事,似乎也並不是那麼可怕。

於是,她決定勇敢出擊。一天,看着同事從身邊路過,她先給自己來了個超長深呼吸,終於鼓足了勇氣,用非常真誠的語氣,第一次主動向同事打了招呼。同事驚訝的看着她,回過神來,微笑着說:“咦,今天的造型不錯哦。”

這個結果讓她喜出望外,原來主動接觸別人,並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可怕啊!

第二個故事:細緻觀察,放大驚喜

有一個姑娘,她默默關注羣裏一位牛人很久了,甚至還不要臉的衝上去當衆拜了師。可是,可是,她的師父是一位極其高冷範的人,即便是沒有否認她的拜師,兩人之間卻依然沒有什麼互動,看着和從前並無兩樣。

小姑娘急了,跑去找人請教,要如何才能和師父建立有效鏈接?有人指點她說,如果真心喜歡,就一定要細心觀察,予以足夠重視,要讓對方感受你足夠的誠意。

小姑娘聽完後,開始走心了,她觀察到師父生理期有痛經的毛病,於是趕在這之前,偷偷寄了滿滿一大箱紅糖薑茶和燕麥片過去——一點不留縫隙。沒多久,師父過節,她又偷偷寄了一捧巨大的百合花過去,接着連續發了不下十個紅包。

她的師父被感動了,要知道,真正能打動人心的,從來都不是金錢,而是你的用心和真誠。每個人都渴望被關注,只要你足夠用心,就能打動人心。

第三個故事:極致用心,成爲組件

我有個朋友,去年高速起飛了。起飛最根本的原因是她勾搭上了兩位牛人,這兩位可是真正的牛人,平常人只要勾搭上一位就不得了,她卻能勾搭上兩位。那麼,她有什麼祕訣呢?

最初,她和牛人之間是沒有交集的。她爲了表示對牛人的崇拜與尊敬,就跑去打賞牛人的每一篇公號文章,並且金額一定是66.66元。她說,她計算過牛人每月的原創文章,大約在20篇左右,一個月下來合計1300元。雖然她並不富有,但這個金額她認爲自己承受得了,更重要的是,她相信這個方式遲早會引起對方的注意。

時間長了,她果然引起了牛人的注意。於是牛人就去調查了一下,發現我這個朋友還真的挺優秀的,後來的事,就不用說了。

那麼,只是這樣就夠了嗎?當然不夠,想讓自己能被一路提攜帶飛,有個很重要的點是,你要有價值,說得直白一些,你要有能夠被牛人用上的使用價值。

很多人看到牛人都會說,求抱大腿!但是有沒有想過,牛人爲什麼要給你抱大腿?憑什麼呢?我的朋友就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她不抱大腿,不當牛人的掛件,她要當牛人的組件!她非常積極主動的去給牛人提供各種幫助,不管事大事小,不管她會與不會,不會的她就去學。總之,她把牛人的事情始終放在第一位,牛人最後誇讚她說:“發現不管什麼事情,似乎只要到你這,就沒有辦不成的!”

這樣的人,起飛是必然。

第四個故事:請教有方,打賞有道

講這個故事前,我想先問下大家,你們一般是怎樣向不熟悉的陌生人請教問題的?

很多人是這樣乾的,上來就給人家發一通語音,把自己混亂的思路用更加混亂的語音表達出來。也不管人家是否方便聽語音,更沒有考慮是否在浪費對方的時間。

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不發語音,堅決不發語音,除非是對方要求。這是因爲看一條文字微信只需要幾秒鐘,聽一條語音卻需要幾十秒,更何況很多時候根本不方便聽語音。其次,絕大多數人的語音欠缺思考,邏輯不清。

用文字來表達,先說明自己的來意,然後將問題具體化,有邏輯有層次,羅列要點123。

用文字描述不僅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自己思路的梳理,讓問題看起來簡潔明瞭清晰。發完問題,接下來就等回覆麼?不,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那就是附上一個金額不要太低的大紅包,其實對方多半不會收,但這代表了我們的誠意。

對方解答了我們的問題之後,卻沒有收紅包,心裏過意不去啊!畢竟,感謝人要及時!那有什麼辦法呢?其實辦法很多,微信紅包不收,還有公衆號,簡書等公衆平臺呀!可以給對方獻上各種花式打賞,如果還能加上走心長評,就更加誠意十足了!

總結一下,勇敢出擊,真誠開道;細緻觀察,放大驚喜;極致用心,成爲組件;請教有方,打賞有道;最後還有一點,不要小氣,小氣的人很難有前途,真誠用心的人才能鏈接到優質人脈。


有效鏈接後,又該如何維護人脈呢?

好了,現在我們終於勇敢地踏出了第一步,和目標對象鏈接了。可怎樣做,才能讓彼此之間關係更進一步呢?講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不怕麻煩,不要客氣。

我從小的家教是,自己能做的事情,絕對不要去麻煩別人;自己不能做的事情,也不要去麻煩別人。我媽就是這樣。剛開始沒啥問題,顯得挺獨立自主的。可後來隨着年齡的增大,漸漸發現了問題。班級打掃衛生,想找個人換班,居然找不到人。上課晚了,想找個人幫助簽到,發現也找不到。

納尼?這麼誠實可愛獨立自主的好姑娘,居然沒人願意幫我?世風日下啊!

那個時候我就是這麼認爲的,後來才知道,自己真是too young too simple——實在太天真了。我以爲只要不麻煩別人,就是頂好的。誰知,我一直不去麻煩別人,那麼,我和別人之間的情分和交集從何而來呢?

我完全沒有考慮過,如何給別人表現和幫助自己的機會。發現這個誤區後,就不再羞於開口,也不害怕被拒絕。

正確的請教他人的方法,我們前面有提過。但凡用這種方式去請教別人,很少有被拒絕的,萬一真被拒絕了,那也很正常。我們又不是人民幣,不能期望人人都喜歡。其次,對方也有可能是真的不方便,我們需要給他人多一點理解。

除此之外,當我們看到別人遇到什麼難處,請不要吝嗇伸出我們的雙手。這個世界總是最青睞積極主動的人,要知道,積極主動是幸運的源泉。

第二個故事,禮物有價,情誼無價。

我有個小夥伴,98年,在讀大二。我們是在社羣認識的,有一次,發現她提及自己喜歡跑步,熱愛馬拉松。而我是個運動小白,於是問她可否帶我一起運動,想要培養運習慣。她毫不猶豫答應了,並且非常認真的,每一天準點提醒,準點播報,提醒我,今天該去運動了。這個認真程度會讓你覺得,如果哪一天你沒有運動,真的很對不起她。在她的不斷監督下,現在運動已經成了我每天的主要任務之一。

後來我們倆在上海見面了,一見面她就送給我一本手帳。我非常不好意思的發現,我什麼也沒有帶給她,一來沒這意識,二來是不愛帶東西。她這個舉動給我上了一課,從此以後,我就意識到出門給人帶一件禮物,能給人帶來多大的驚喜。禮物的價值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你滿滿的誠意和用心。並且當你有了這個意識後,你會發現其實你身邊越來越多人這樣做了,這是爲什麼呢?圈子開始有所改變了。

第三個故事,聊完反饋,背後猛誇。

還是這個女孩,她在社羣混了一年,作爲一個大二的女孩,卻鏈接了很多牛人,並且這些人都非常願意提攜她,幫助她,和她做朋友。於是有人就問她,你是如何做到的?

她的辦法說起來其實很簡單,簡單到每個人都能做到。她是一個非常用心的人,每一次和別人交流完後,不管交流方式是微信,電話,還是面對面,不超過24小時,她一定會給對方發一個長長的聊天反饋,字字珠璣,條條走心。每個收到她反饋的人都會大爲震驚,要知道,能做到這一點的人有幾個?事實上,這是一種非常難得的品質,正是這種及時反饋,讓她贏得了很多人的信賴,贏得了很多人的友誼。

更出彩的是,她不僅和人聊完後有反饋,還懂得背後猛夸人。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你經常在別人的背後夸人,傳到人家耳朵裏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結論我就不說了。

最後總結一下,如何有效維護人脈。三大要點:不怕麻煩,不講客氣;禮物有價,情誼無價;聊完反饋,背後猛誇。是不是很簡單,大道至簡,真正有用的東西,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然而,光是聽了,知道了,有用嗎?並沒有,你得去做,去踐行,去積極分享,去極致利他,只有真正做起來,這篇文章纔對你有價值!

(K君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絡本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