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者養成之團隊建設能力

一,建設基礎

團隊建設能力對一個經營者來說無疑也是最基礎,但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了。

什麼是團隊?團隊並非僅僅是一羣人的集合,而是領導者和成員,成員和成員緊密聯繫在一起,大家朝着共同目標奮鬥的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中,成員之間相互是信賴的。沒有信賴就沒有理解,沒有理解就會缺少溝通,缺少溝通就會相互推諉,這個時候就算不上是團隊,只能算作是一個羣體。而羣體只會做兩件事情:一件事情是在取得成就時的恭賀聲,錦上添花。一件事情是在失敗時的嘲笑聲,落井下石。

所以要把一個羣體建設成一個團隊,前提就是要構築信賴的關係,構築信賴的基本原則:

(1)言行一致:首先變是讓成員信賴你,所以領導者就必須遵守承諾,身先士卒,率先垂範。給成員效仿的榜樣,創造信賴的氛圍。

(2)始終如一:是自己所信奉的價值觀要始終如一,不要輕易的改變。作爲經營者在經營的過程中不管是市場的變化,還是內部人員的變化都會有時對自己信奉準則造成衝擊,需要我們做的就是堅持。

(3)一心一意:對待自己的工作需要一心一意。選擇太多,或者說給自己留的後路太多,便會左右權衡,於是就會不滿足現狀,接受不了批評,接受不了不如意,因爲心裏在想“老子走了,去更好的地方”。很多時候有畏懼未來,結果就是什麼都沒有做好,卻還受這窩囊氣。“如果,當時我選擇另外一個機會就好了。”說到這裏我就想起了一則寓言故事:又一頭驢肚子很餓,突然看到不遠處有兩處草垛,那開心的露出的八顆驢牙,於是就飛快的跑過去,跑到了兩垛的中間,結果發現距離一樣遠的,問題來了,先吃那一堆了?於是驢就這樣思考來,思考去,在思考中活活餓死了。

二,關係處理

(1)全心全意: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你的真心付出與認真傾聽都能夠讓別人感受得到。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想法,感受,立場,經歷以及性格和感情等都不一樣。也需要做好差異又要公平對待。

(2)經營者是魔鬼,又是天使。魔鬼是因爲對成員的要求不能鬆懈,必須按照嚴格的標準,這個時候也可以叫做教練,爲了激發成員潛在的優勢。天使是因爲經營者也要時刻關注成員的狀態,及時的給予相應的關懷。

(3)責任到人。經營者需要反覆的傳達,共享目標,最後目標共享到人。以前我們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強調的是經營者或者說領頭人的重要性。“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但是這種我們現在叫什麼?叫綠皮火車,已經過時了。現在是動車時代,每一節車廂都有動力,所以速度更快。所以要想團隊效率提升,那就要打好相應的基礎,每個成員都要負擔起各自的責任,在每一個環節發揮出動力,才能超速前進。

(4)不過度指揮。過度指揮只會讓人喪失工作的意願,打擊成員工作的積極性。最會讓他們變得指揮機械化操作,沒有責任,沒有創新,沒有動力,自然工作就不會開心。所以當成員的做法沒有偏離根本,作爲經營者的你就要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勇氣。

三,肯定評價

(1)事情的結果一定要與個人掛鉤,因爲只有事情與每個人自己相關,他們纔會思考,纔會想方設法的去解決。我們要明白一個公式,一個工作成果的公式:工作成果=能力*意願。成員的能力是一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的意願度,是他的內在動力。

(2)肯定多樣性。不能因爲個人喜好就對某一成員抱有偏見,這樣的做法只會讓成員與經營者之間的關係變得微妙。

四,激發慾望

(1)提出期待。結合每個成員的能力與意願,提出你合理的期待。人一旦感覺到別人對自己的期待便會產生絕不辜負對方期待的心思。

(2)揚長避短。所有人都是通過自己的強項,而非弱項來獲得報酬。所以經營者要做的就是發揮每一個成員的優勢。不要過多的去糾結於別人的缺點,不要爲了矯正一頭牛的角,而最後不得不把這頭牛給殺了。這就是矯枉過正,矯角殺牛。

(3)強烈慾望。經營者如果想得到什麼結果,拿自己首先就要有達成這一目標的強烈慾望讓自己的成員感受得到,不滿足於現有的成就。現在很多的人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了“生而無求"的價值觀:這樣挺好,何必挑戰。

(4)迎接挑戰:

A.相信自己,對自己寄予期待

B.提升自己,對自我進行完善

C.管理自己,讓自律養成習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