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成長》||成爲好父母,我們需要改變什麼?

【100天成長計劃04】

在做父母的道路上,我們會學到更多。

每個人的思維模式都是固定型和成長型的混合。

這是我今天的學習中感觸最深的兩個地方。

我覺得,我的前半生的成長是在父母的幫助下完成的,而之後最重要的成長,是我自己成爲父母后,因孩子而促成的。

孩子是我成長的最好的老師。

當然,他不會直接教我去怎麼做,但伴隨他的成長每一步,所遇到的困難和矛盾,都逼着我去學習和改變,去思考和探索。在這個過程中,我遇到了不完美的自己,找到了自我,活出了想要的人生。

我慶幸自己成爲父母,雖然不完美,但一直在努力。

這個努力的過程,很多時候就是從固定型思維中驚醒,並堅定的踐行成長性思維。

比如有段時間我想去學琴,因爲這是我孩提時就有的夢想。可是家人一致反對,連自己的父母都認爲我當下的任務就是工作和帶孩子,興趣愛好等退休再搞不遲。我一度也猶豫了,覺得自己異想天開,別的媽媽們都一門心思放在孩子身上,我卻把時間花去幹自己的事,這是不愛孩子。什麼年齡幹什麼事。這不適合現在做。還是等孩子長大再說吧。

但另一個我覺得,孩子已經上學了,每天守着他在一起並不是陪伴的全部,去做一件對自己來說很有挑戰的事情,讓孩子見證媽媽的每一步堅持,未嘗不是一種身教。爲了他,我不能輕言放棄。

最終,我每個雙休日花半天時間去上課,堅持了一年,終於學完了課程。有好幾次,我還帶着孩子一起去上課。一向急躁待不住的他,居然安安靜靜坐在老師家的客廳裏,聽了一下午的琴聲。

“一切爲了孩子。”這是很多爸媽的口頭禪,於是他們成了孩子的保姆、僕人、控制者,甚至是孩子成長的絆腳石。

一切因爲孩子。我希望,這意味着我們一起犯錯,一起探索,一起拼搏,一起成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