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6實驗室裏故事


從點亮一顆流水燈燈起,我便開啓了在116實驗室的生活。每天兩點一線,除了宿舍就是實驗,教室都是順便。由於實驗室高強度的學習形式,使我必須壓縮幾乎全部的課餘時間。別人沒課休息的時間,晚上開黑打遊戲的時間,週末陪女朋友出去玩的時間,都是我在實驗室的時間。

當然,長時間的努力有是有回報的,至少我拿了不少的獎:科技創新,智能車,西門子杯。但是,如果你覺得拿了幾個獎,考研複試加了幾, 這就是實驗室的全部了,那你就錯了。我想講一個故事,這,是我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

既然要將實驗室的故事,不得不提的當然是智能車了。記得高中生進校園參觀的時候,一個學妹曾經問我一個問題:學長,這個小車和那種小孩玩的遙控小汽車有什麼區別?當時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這個人怎麼指着我的鼻子問我:這車有啥難得?

雖然看起來挺簡單的,但它確實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產物。要想做出這麼一輛小車,你必須具備的知識有:單片機原理及應用,作爲整車的核心,進行邏輯運算與數據處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C語言編程,算法設計,數據優化;電氣工程專業的電路原理,數模電知識,進行主控電路和驅動電路的設計。哪怕僅僅聽個響的蜂鳴器,也需要你對放大電路有基本的瞭解。

還有電機學,瞭解電機的扭矩與功耗。尋找馬力與能耗的平衡。防止長時間的電機堵轉。電子信息科學的PCB與電路設計。

電路板焊接,示波器等各種儀器儀表的使用。機械工程學科的硬件結構設計,3D建模,以及3D打印技術。自動化學科的自動控制原理,進行PID調節,反饋算法;通信學科的ZigBee,WiFi等各種通訊技術,已實現雙車通信和車機通信。數字信號處理 ,通過處理圖像信息,實現對障礙物的識別和對車輛前進方向的引導。

好了,就在你學習並掌握了以上全部的技術之後,你是不是以爲就可以順順利利的參加比賽了呢?

不!你將進入煉獄模式調車

在調車的過程中,我們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幾千字的推文都無法解決的玄學問題,肉電路。點此像傳染病一樣,一路接着一路的壞掉。車水以各種各樣的扭曲的姿態以實現功能。一個不留神,兩輛車就來一個親密的接觸。好說歹說不進環島;明明調好的參數,過了一夜全不能用了。愛的魔力轉圈圈,車輪飛掉,軸承斷裂,幾米滑絲,電磁杆撞斷。理想與現實完全相反。

就這樣,我們在四十多度的高溫裏,連風扇都沒有的環境裏,夜以繼日的調車,不斷地試錯與書寫新的BUG之間徘徊。我們有過低谷,經歷過絕望,不止一次的崩潰。肉體與精神上的煎熬。但是我們都堅持了下來。每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這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卻得不到結果的日子。我們把它叫做紮根

不過,都過了這麼久了,但凡有點天賦,也該有點成功的跡象了。於是,這種跡象還不太少。

  1. 116實驗室的三輪、節能、信標、越野、光電、雙車均奪各組第一@2019年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校內賽
  2. 在省賽中116實驗室斬獲六個省一等獎;三個省二等獎;@2019年7月區路功率的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省賽
  3. 王竣禾斬獲學校智能車史上第一個國家一等獎@2017年8月常數理工學院電磁普通組
  4. 於匯義斬獲學校智能車競賽史上第二個國家一等獎@2018年8月廈門大學嘉嘉庚學院電磁直立組
  5. 除此之外,116實驗室也多次獲得國家二等獎@2019年8月山東大學威海校區信標組、光電組;

當然,智能車並不是這個實驗室的全部,我們還參加過許許多多的比賽:西門子杯中國智能製造挑戰賽,在控制中探尋中德文化交流的最新成果。有人杯智能硬件設計大賽,軟硬結合,以練促學。科技創新,電子設計競賽,創青春,挑戰杯等等等等。

一代代的116人,走過了一場場的比賽,在一場場的比賽的磨礪下,鑄就了116人頑強的精神。或許不是每一場比賽都能如願取得好成績,但是每一場比賽都是我們拼盡全力,灑下過汗水的地方。在比賽中鍛鍊能力,在未知中探索知識,在拼搏中成就自我。或許,這就是學科競賽最大的魅力吧。

除了科技競賽以外,116實驗室還積極承擔了許多,學校、學院的宣傳工作。從在初中學校進行科普宣講,到爲奮鬥中的高中生樹立人生目標;從給高考完的學子答疑解惑,到爲大一新生上開學第一課,116實驗室的存在,不但成就了我們實驗室的每一個參與者,也豐富了身邊人的生活。

說到這裏,有人可能會問:你們實驗室怎麼折磨牛啊?


我想,除了每個人勤奮的努力以外,汪老師的培養和學長們的幫助是必不可少的。 記得剛加入實驗室那段時間,最還配看到的通知就是汪老師在羣裏說,週末早上全體成員實驗室集合,檢查進度。這可太慘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讓汪老師劈頭蓋臉一頓教育。最長的一次會開了整整四個小時,站的腿都麻了。汪老師似乎還沒有說夠。有了嚴謹認真的王老師的督工,閒散的大學生活彷彿就被套上了熱縮管,無盡的動力背後也含着對老師的敬畏。

而學長們的傳承,也是實驗室必不可少的一環。學長們傳授下來的遠遠不是幾行代碼,一款電路板那麼簡單。他們所言傳身教的更多是思考問題的角度,處理問題的方式,對待難題的態度,和身先士卒的勇氣。能力與責任心的傳遞,纔是這個實驗室代代相傳經久不息的原因。

  • 如果歲月可回頭,也只道青春無悔;

現在回過頭來看看,在大學期間可以遇到像王老師這樣的老師,能遇見一羣可愛的人們,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啊。在實驗室的生活裏,最大的收穫,並不是贏了幾場比賽,拿了幾張破紙,加了幾個分數,我們真正的收穫到的,是幾個志同道合的夥伴,是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是處理棘手問題的能力,是儘管心酸卻有意義的經歷,是我們最珍貴的回憶。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