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的市場待開發,這份調研報告直指企業“軟肋”!

作者 | 張戈 (公衆號ID:TechECR)

我是一名IT記者,從業20年。在我認識的“渠道”朋友圈裏,鄰居老李進步最慢。以至每次喝茶聊天,他總會抱怨,入錯了行。

老李腦子一熱

“爲什麼我當初腦子一熱,選擇了安全這行。”老李說。

老李學歷不高不低,在國企混了幾年,自覺得沒有什麼上升空間,就辭職下海。好在老李也算有心人,在國企的日子裏積累些人脈客戶關係,憑藉着他的三寸不爛之舌,以及還算誠實靠譜,起步的兩年,生意還不錯。

今天老李又請我喝茶,就在馬甸附近的聽雨軒。其實,聽雨軒的茶錢着實不便宜,好在午飯也一併解決了。

“我是不是入錯了行,中國企業的安全投資,僅佔整體IT投入的2%,而歐美企業安全投資佔比在10%~20%左右”老李還是一貫的開場白,以抱怨開始了聊天。

“嚇唬”與“忽悠”

不過這也讓我刮目相看,老李開始“講數據”了。說實在的,以前他的銷售思路確實有問題,不愛學習,總迷信在酒桌上拿項目。現在好了,中度脂肪肝,喝酒改飲茶了。酒桌與茶臺最大的區別是,喝酒時可以胡說八道,反正在亢奮狀態下,誰以後也不記得你說過什麼。茶臺就不同了,沒有幾壺墨水,就很容易冷場。

既然老李開始相信數據,也正中我的槍口強項。我的雙肩包里正好有一份報告。

94%的市場待開發,這份調研報告直指企業“軟肋”!


“你們這些搞安全的,無非就兩招。要麼‘嚇唬’客戶,要麼‘忽悠’客戶。其實好好研究一下調研報告,報告不只是用來‘忽悠’客戶的。”我順勢把報告推到老李面前。

他嘿嘿一樂。

94%的市場待開發

報告內容大致如下:受Dell EMC和英特爾的委託,調研公司ESG對16個國家(地區)的4000名IT高管進行訪談。根據受訪企業的“IT轉型”成熟度,ESG分別將4000家企業評定爲:完成轉型、發展中、開始轉型、傳統企業四個層級。

“注意這段,只有6%的企業,也就是235家企業進入了‘完成轉型’的行列。”我說。

94%的市場待開發,這份調研報告直指企業“軟肋”!


“跟我有什麼關係?” 老李反問。

“IT轉型”,聽起來與另一個術語“數字化轉型”頗有幾分相似之處,但兩者爲前因後果關係,倘若沒有率先進行的“IT轉型”,“數字化轉型”也就無從談起。

“現在很多企業都在強調‘數字化轉型’,可以說,‘IT轉型’就是‘數字化轉型’的前提條件之一。而你是安全服務商,全面的數據保護策略,正支撐了企業的‘IT轉型’。也就是說,你還有94%的市場可以開發。”我不知道老李是否聽懂了,但他的眼睛確實狡黠的一亮。

保護的是資產

“前天的數據是資料;昨天的數據是資源;今天的數據是資產;明天的數據是資本。你企業的強項是提供安全服務,但安全不是買防火牆,或殺毒軟件。保護企業的數據資產才更有價值。”我接着說:“再具體點,你看這張圖。有88%完成‘IT轉型’的企業,在三種或三種以上的應用環境中,實施了數據保護,而其他企業,實施多種環境數據保護的比例只有9%。”

94%的市場待開發,這份調研報告直指企業“軟肋”!


確實,現在企業應用系統已同時部署在私有云、公有云、混合雲中等多種環境中,涉及本地物理服務器、本地虛擬環境、IaaS、PaaS、SaaS、端點設備等多種應用場景,“也就是說,91%的企業,還沒有建立立體的數據保護機制。同時,有超過一半的傳統企業,實施的數據保護技術不超過兩種。例如,歸檔軟件、備份系等都是銷售服務的重點。”

保護虛擬機是標配

說到具體產品,老李更是專注,他喝了一口杯中的正山小種,但根本沒有擡頭看我。說實在的,我就佩服老李這股專注勁,他的企業也有這股專注勁,雖然只有七八條槍,但實戰經驗十足,技術能力也令客戶放心。

“其實這些產品,我們公司都代理了,工程師也經過培訓,就是沒下功夫推廣。”老李咂了一下嘴:“但具體怎麼推,你是記者,市場推廣是你強項。”

“怎麼是我強項?我是記者又不是銷售。”我特別不喜歡將記者這一僞“高大上”的職業世俗化。當然,礙於交情,我還是接着給他讀報告。

94%的市場待開發,這份調研報告直指企業“軟肋”!


“現在2/3的已完成‘IT轉型’的企業,允許業務線的應用程序管理員,自己配置數據保護策略。但前提是,此前IT人員已經對對虛擬機實施了基本級別的數據保護策略。” 我說:“你看這張圖,幾乎100%的完成‘IT轉型’的企業,自動將數據保護策略應用於新配置的虛擬機中,而傳統企業只有23%,兩者相差4倍。”

跳出產品思維

“不錯,針對虛擬機提供數據保護確實是標配。但我不能請你喝茶,就學會這一招吧。”老李開始心疼茶錢。

“當然不是,你還是沒跳出產品思維。你不可能上來就推銷產品。你不是特別擅長,見什麼廟,拜什麼佛,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面對運維人員,你可以強調時間的價值。你注意這張圖,在完成轉型的企業中,有50%的企業表示不到1小時就可恢復虛擬機運營,而傳統企業這一比例只有24%。平均而言,完成轉型的企業,恢復虛擬機的速度比傳統企業快31%。”我接着說:“而面對IT主管、IT經理,你更要強調‘團結’,在完成‘IT轉型’的企業中,77%的業務人員對IT組織人員實施數據保護後,表示‘很滿意’,滿意度是未完成‘IT轉型’的企業的5倍。”

94%的市場待開發,這份調研報告直指企業“軟肋”!


“那如果我要說服企業老闆呢?”老李問。

“很簡單,強調業績。”

“只要企業針對各種應用環境提供數據保護,實現自助式數據保護服務,以及對虛擬機實施了基本的安全措施,其90%都超額完成了業績收入目標。”

94%的市場待開發,這份調研報告直指企業“軟肋”!


“90%?”老李有些不相信。

但他的動作告訴了他還是相信了,因爲我的報告被他裝進了口袋。

其實,老李大可不必順手牽羊,報告電子版已經轉到了這個×××,只需點擊“閱讀原文”,就可下載完整版報告,還能在線完成“IT轉型”成熟度評定。

如果你也是"老李",歡迎留言切磋探討,我與你一同看報告。


94%的市場待開發,這份調研報告直指企業“軟肋”!


作者簡介:TechECR,關注科技企業生態體系建設,這裏有思考、有觀點;有點頭咂嘴,也有會心一笑。創始人:張戈,曾任《商業夥伴》、《電腦商報》副總編,不碼字,不寫稿子、只輸出有質感的文章。以生態合作爲視角,研究IT產業18年,常年保持對ICT企業、IT方案商、IT渠道商保持高頻度採訪。合作聯繫:[email protecte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