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通軟件的“標準深圳”模式

作者 | 張戈 (公衆號ID:TechECR)

廣通軟件是家方案商,一家看重標準的方案商,一家看重標準的數據方案商。其信奉一條業務模式,只有遵循標準的數據規範,才建設標準的平臺級應用,進而才能將應用在全國進行復制。

廣通軟件的“標準深圳”模式


標準方案商的標準平臺

廣通軟件,成立於2001年。但其前身從1993年起,已開始服務深圳電子政務平臺。目前深圳三大政務平臺,即協同辦公平臺、資源共享數據交換平臺、電子公文交換平臺,以及13類應用,均是由廣通軟件開發、建設、運維。

當然,廣通軟件專注的領域此前被叫做電子政務,現在則被稱爲智慧政務。兩者的差別即在於,政府各委辦局對平臺和數據的態度不同。而對此,廣通軟件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淑英表示:“在ICT資源整合、大數據歸集和應用等方面,廣通軟件要成爲全國最標準、最規範、最具實力的方案商。這也是廣通軟件與業內其他IT方案商最大的差異。”

深圳的示範作用

聚焦具體業務。其實,與獨立軟件開發業務相比,專注數據服務更爲消耗工程師人力資源,也更難形成業務複製。單就數據治理而言,就需解決不同部門之間,不同格式、不同標準的數據共享交換問題。在此方面,廣通軟件遵循國家標準,並創新性地發明了“前置機”概念,此前各委辦局數據仍依照原有格式進行存儲,但在數據交換時,轉化爲統一語言。

正因如此,廣通軟件始終支撐深圳智慧政務發展。2013年,深圳被確定爲全國首個“政務信息共享示範市”,所有平臺建設均依照國標進行擴展建設。2014年,深圳成爲國內唯一符合國家數據建設標準的城市,2016年,深圳又被確定成爲首批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標杆中,唯一一線試點城市。

“深圳是將惠民與善政結合最好的智慧城市之一,目前,全市所有10個區,50餘個委辦局的數據已完成梳理,共享目錄超過1000億條以上。”王淑英說:“而且在共享、交換過程中實現零堵塞、零誤差。這是廣通軟件的核心優勢,國內尚沒有一家企業能達到此服務標準。”

成爲平臺中的平臺

當然,廣通軟件的業務還有另一轉折點。2015年,廣通軟件開始與華爲合作智慧城市建設,2016年,進一步成爲了華爲智慧城市生態圈中首批戰略合作伙伴。如果說華爲是提供雲、網、平臺的智慧城市神經系統,廣通軟件則專注於智慧城市的造血機能。

“雙方重點是將廣通軟件的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數據交換平臺,以及數據服務體系,與華爲的雲計算平臺、大數據平臺進行深度融合。”王淑英說。不僅於此,華爲EBG中國區智慧城市業務部副總裁王偉進一步介紹:“就像手機中預裝APP一樣,廣通軟件的數據共享與交換平臺,已經預製到華爲的大數據平臺中。”

而正是基於此深度融合的聯合解決方案。廣通軟件又將標準的深圳模式,複製於智慧高青、智慧江陰,當然雲計算平臺、大數據平臺的合作方也依然是華爲。

廣通軟件的減法

正因爲與華爲的合作,廣通軟件已確定了其全新的業務的模式——成爲基於數據的平臺服務商。此前,廣通軟件是家優秀的應用開發商,深圳智慧政務的13個應用系統即使由廣通軟件開發、實施、運維。

“但未來廣通軟件更願意做減法,”王淑英說。例如在智慧醫療領域,廣通軟件業務不會觸及HIS、LIS、PACS等應用系統,但會圍繞數據形成平臺,實現各醫院之間的數據互聯互通,提供電子病歷、遠程醫療等服務。“而在此過程中,統一的華爲ICT平臺,以及標準化的數據將更能體現價值。”

【TechECR】關注科技企業生態體系建設,這裏有思考、有觀點;有點頭咂嘴,也有會心一笑。創始人:張戈,曾任《商業夥伴》、《電腦商報》副總編,不碼字,不寫稿子、只輸出有質感的文章。以生態合作爲視角,研究IT產業18年,常年保持對ICT企業、IT方案商、IT渠道商保持高頻度採訪。同名專欄現已入駐各大主流媒體平臺。合作聯繫:[email protected]

目前已同步入駐:百家號、頭條號、一點號、搜狐號、企鵝號等自媒體平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