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哲學

科學哲學是當代哲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是對科學及其演化過程中最基本問題所作的系統的哲學思考。其以科學知識爲研究對象,經歷了實證主義、波普爾的證僞主義哲學、庫恩的“範式”,以及以拉卡託斯、費耶阿本德等爲代錶的歷史主義學派(鍾羣英,2003)。

一、早期的科學哲學理論

1.亞里士多德的歸納一演繹法

亞里士多德認爲,科學研究應由觀察上升到一般原理,然後再返回到觀察。他主張,科學家應該從要解釋的現象中歸納出解釋性原理,然後再從包含這些原理的前提中,演繹出關於現象的陳述。

2.牛頓的公理方法

牛頓認爲,儘管從試驗和觀察出發的歸納論證並不能證明一般性的結論,但它依然是事物的本性所容許的論證方法。

二、歸納主義與科學的假說-演繹觀

1.約翰·司徒爾特·穆勒的歸納主義

歸納主義是關於發現的前後關係和證明的前後關係的理論。歸納主義認爲,科學研究是從觀察和試驗作出歸納概括的問題。關於證明的前後關係,歸納主義則認爲,一個科學定律或理論僅當有利於它的證據時,才被證明是正確的。

2.傑文斯的假說-演繹觀

傑文斯認爲,證明一個假說,人們必須做兩件事情:一是必須證明它與其他一些得到充分確證的定律沒有矛盾;二是必須證明它的一些推斷與所觀察到的相一致。

三、實證主義

1.邏輯實證主義

邏輯實證主義是一種激進的經驗主義哲學實證,它標誌着哲學探索的一個新開端。從此以後,全部哲學分析的目標不過是實證的、經驗的、科學的知識所要求的邏輯分析,即符號的、邏輯的實證主義(劉大椿,2006)。

2.邏輯經驗主義

邏輯經驗主義認爲,複雜命題可以還原爲簡單命題的邏輯函數,而簡單命題的真假需要經驗證實。

四、證僞主義

科學的理論或命題不能被經驗證實,而只能被經驗證僞。波普爾所採用的證僞的邏輯方法是演繹法,或稱演繹檢驗法、試錯法、批判法。

五、庫恩的“範式”

庫恩提出的“範式”,是指在某一學科內被人們所共同接受、使用並作爲交流思想的共同的概念體系和分析方法。

六、歷史主義

引入了歷史分析、時間因素、不確定性和不可逆性,強調案例和史實研究,強調新舊理論與經驗之間複雜的多邊關係和經驗證據的相對性,強調科學家本人的心理因素、不確定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參考資料
路繼業, 杜兩省. 經濟學中實證研究、經驗研究的聯繫與不同——基於科學哲學的分析[J]. 當代財經, 2009(6):15-2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