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 父母怎麼辦》——5.家長該怎麼做(二)

前面我們講到了,家長該如何去“調教”熊孩子。然而,熊孩子的產生往往與家長自身的教養方式脫不了干係,因此家長也有必要對自己慣常的教養方式有所自省與反思,今天的內容就是關於這一部分的。

反思你的養育類型

1.養不教父之過。孩子與寵物一樣,會適應他成長的環境。如果你塑造了過於寬鬆的環境,他就會調皮任性,惹出各種麻煩,然後向你求助。如果你過於嚴格,他就會想方設法來挑戰你的權威,或者用公開的方式來表現出叛逆。

2.回想你自己的成長。當你自己還小的時候,你的父母是怎樣要求你的?是怎樣處理你犯的錯的?我們總是說我們不會按照父母曾經用過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但其實我們經常會犯與他們相同的錯誤,周而復始,直到我們找到正確的解決方式。

3.權威與寬容的平衡。權威型與寬容型,是最常見的兩種家長類型。兩種類型的家長各有其缺點,需要綜合平衡。

權威型家長:“爸爸/媽媽說的總是對的”

這類家長總是帶着優越感面對孩子,把自己與孩子之間變成上下級的關係,於是經常造成針鋒相對局面的產生。

對於權威型家長來說,他們需要給孩子適當的權限。要知道失敗也是一種學習,放手讓孩子去做,他們會學到正確的方法的。

寬容型家長:“做你想做的事”

這類的家長往往對於孩子過於放任,總是竭盡所能地讓孩子開心,但結果卻往往是培養出了任性刁蠻的小霸王。

這類家長需要做的,是爲孩子打下堅實的基礎。他們需要約束與糾正孩子的不當行爲,需要讓孩子感到受重視、感到自己對家庭有貢獻。只有這樣,孩子將來纔會茁壯成長。

澄清你對孩子的期望

很多家長會說,希望把孩子教好,但當真正問到想要教出什麼樣的孩子的時候,他們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了。沒有明確的目標,自然也就很難有好的結果了。要澄清對孩子的期望,你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以終爲始
確定目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問自己這個問題:從現在起多少年後,當孩子可以獨立時,關於他的道德品質、態度、誠信與行爲,我希望他能達到什麼水平?試着用5個詞來形容。

寫下這些詞以後,你就可以開始思考,要讓孩子具備這些品質,你可以做些什麼?

首先,家長需要以身作則。如果你想要一個誠實的孩子,你在上班遲到時就不該在電話裏對上司撒謊,你就不該在帶孩子去遊樂園玩的時候設法逃票。

其次,你需要在列出的每個性格特點下面再列出一個單獨的表:

性格特點
現在孩子在這方面是什麼樣子。
我希望孩子是什麼樣子。
變成我所希望的樣子的方法。

你需要完全誠實地去列出這個表,並不斷補充可以幫助你的孩子發展這一特質的方法。當把這些內容一一記錄下來之後,你就會發現,到達目的地的路線圖已經在你手中了。

2.變得真實
衆所周知,人都是不完美的。然而很多家長會覺得,在孩子面前必須要保持家長的權威,必須要讓孩子認爲自己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但很顯然,你越是設法讓自己顯得完美,你就越可能被一兩個小楔子給絆倒。

讓自己保持真實。

真實就是當孩子表現平庸時,你不是誇獎他他有多偉大,而是告訴他“嘿 今天不太好過,事情沒有如你所願發展”,然後試着安慰他。

真實就是適時與孩子分享你的失敗,讓孩子感到自己的失敗也並沒那麼糟糕。當然了,在講述的過程中你也可以稍稍美化那麼一點點。

3.保持簡單
沒有人能夠真正改變他人,能改變的只有自己。作爲家長,當你改變自己的行爲時,你的孩子也必然會改變他自己的。

壞習慣是很難改變的,對於你和你的孩子都一樣。因此最好讓你的計劃簡單點,比如:

  • 不要問問題。
  • 要回應,而不是反應。
  • 記得堅持長期目標。

今天的內容,主要是家長該如何反思自己的教養方式,從而爲更好的調教熊孩子做好準備。明天是最後一篇,主要是結合實際場景來說明如何重塑家庭環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