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思維:腦中的那個圈兒

1

人是動物的一種。觀察大自然界的生靈,不管是最像人的猿猴類、哺乳類;還是離人遠點兒的昆蟲類,甚至是植物,您都可以找到人類行爲的影子。而且人對動物沒有先入爲主的“印象”和“偏見”,所以很多時候,它們能給您很直接的啓示,或者警示。

比如龍蝨幼蟲。

就是水蟑螂,是一種“完全變態”的蟲蟲。從卵長成幼蟲、再成蛹,直至成蟲,一直很變態。

它小時候叫“虎”,俗名“水虎”,看起來像只帶腿有棱角的蚯蚓。長大了叫“龍”(龍蝨),從名字就能感覺到此蟲有多兇悍。事實也的確如此,無論長幼,一樣兇猛。它沒嘴,沒牙,但有一條連着食管、裝有毒汁(消化液)的吸管。

下面情節有些驚悚,建議十三歲以下兒童由家長陪伴閱讀。

進食過程如下:先偷襲小魚小蝦或者蝌蚪,然後將毒液和消化液注入獵物體內;待其猝死,內臟慢慢被毒液消化成渾濁的液體,龍蝨幼蟲就像喝酸奶軟一樣將獵物吸乾淨,然後拋屍紙片一樣的幹皮於水中。

這麼可怕的物種,有個最大的天敵——自己。因爲它沒有“邊界”概念,面對比自己大N倍的獵物,比如青蛙,也敢主動攻擊。甚至是同類。所以您經常能在水塘裏看到互相咬住對方,身體已經被對方毒液消化成酸奶的,兩條龍蝨幼蟲屍體。

和龍蝨很像的是鄰居蜻蜓幼蟲,也是水中的掠食者,此蟲口器鋒利,能把獵物直接“鏟”進嘴裏,在池塘裏也是稱霸一方。但幾乎從不攻擊比自己大的獵物。

這兩種蟲蟲,一樣兇猛。它倆的區別,一個有邊界,一個沒有。

瞭解更多蟲蟲趣事,推薦閱讀洛倫茨老師的歡樂讀物《所羅門王的指環》。

2

“邊界”這件事,其實極易被忽視。這也是人類認知偏差中的一種:經常低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低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也就是高估自己對未知的駕馭能力,也就是您不知道“您不知道什麼”(what you don't know you don't know)。也就是巴老師和芒老師所說的:站在能力圈兒之外,而不自知。

今天就想跟您聊聊這個圈兒。

先定個義,到底什麼是能力圈?

我覺得很簡單:圈兒裏的,是您真正知道的(what you actually know)。那圈兒外的呢?您不知道的? 並不是,應該是您覺得您知道,其實不知道的(what you think you know)。

人性使然,經常低估自己不知道的。不信您就隨便在家裏找個物件,比如馬桶,或者吸塵器。現在請詳細描述此物的工作原理,您馬上會發現,對這些再熟悉不過的東西的認知裏,有條縫兒。如您所知,這就是知識差距,心理學上叫做“解釋性深度錯覺”(the illusion of explanatory depth)。

這也不能全怪您,在這個需要用“概念”和“語言”來概括的世界裏,我們只能依靠流行語,潮語,或者“buzz word”來和新事物初次見面。但是這些詞語之所以被稱爲“buzz”,就是因爲它們的解釋能力,就像蜜蜂的嗡嗡一樣不清晰,容易讓您誤以爲已經get到了。

這種誤會又分成兩種情況:

有時候,您覺得萬物都是"那個理兒",學會了公式A,就可以拿去計算題目B;而事實上,您也許正在用勾股定理去解決三體問題。另一種情況,您覺得自己最瞭解自己,如果出了圈兒,自己一定會知道;而事實上,您可能從一開始就沒在圈兒裏。

第一種情況發生時,也就是您剛剛學會了公式A的那一刻,比如學會了燉肉,能分散投資組合,搞明白了央行的貨幣政策是怎麼執行的等等,此時大概率會產生這樣的心理活動:

出能力圈而不自知這種事,只會在沒經驗,或者剛入行的小朋友身上發生。一旦成爲“專家”,圈兒,永遠是找的着邊的。

事實恰恰相反。越是專家,就越容易出圈兒。

不信就請您再回憶一下2008。貝爾斯登是衍生品結構化的專家嗎?保爾森老師是投行老炮嗎?如果他們都不算是,那我的語文一定是體育老師教的。

但是他們依然各自犯下了載入史冊的錯誤。原因無他:出圈兒了。

人類的大腦中,永遠有條您不知道在哪裏的縫兒。換句話說,您永遠不會知道什麼是自己以爲知道,其實不知道的。AI交易經常會做出人類交易員完全摸不着頭腦的交易行爲,原因是機器的腦子中,沒有那條縫,而您在用人類的能力圈,給機器畫圈兒。

再來看第二種情況。這是個更嚴重的問題:您真的瞭解自己嗎?

“瞭解自己”這件事,絕對是人類歷史上史詩級的難題。不然也不會成爲哲學那三個經典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到哪裏去?

不瞭解自己,經常是您無意識跨出能力圈的直接原因。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定義自己的風險偏好(risk profile)。

所有經典投資教科書、創業寶典、名人名言,都會千叮嚀萬囑咐的告訴您:“只投自己輸得起的”。問題是大部分人並不知道到底輸多少纔算是“輸得起”,包括我自己。因爲這件事只有在您真正經歷的時候,纔會在心理上和生理上感受到,那個“肉疼點”。

但這個時候可能已經晚了,家底已輸光。

那這個圈兒,能想個辦法擴大嗎?

也不是沒有。唯一的方法,就是借鑑別人的智慧。但這裏又有個悖論:人們往往更相信自己能力圈之外的人的觀點。

比如,您手裏有一篇理論和論證都非常豐富,邏輯嚴密的計算黑洞面積的論文。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推翻作者的理論,又想驗證他是不是在講真話,那唯一的方法,就是把世界上所有相關的、持不同觀點的論文,編纂在一起相互比較。這顯然是一個費事費力燒腦又很變態的工作。考慮到所有的邊際成本和機會成本,最經濟的做法,就是默認內容是真實的,合邏輯的。

隔行如隔山,跨界不簡單。如果您又想擴大能力圈,又沒有足夠的精力或者不願意學習,怎麼破?唯一的辦法就是“押大”,依賴羣體的共識。

但是共識也不一定是正確的。不過算了今天還是先打住到這裏。

3

能力圈兒,也就是邊界思維,可以解釋很多您在金融世界中遇到的事情。

再有請巴老師。

不懂不投,“不懂”就是他的“邊界”。他有一個考量維度:看人,看管理層。公司領導這件事,他沒辦法控制,因爲不能隨便撤換,所以領導對自己能力圈的判斷,就變得非同一般之重要。

馬斯克老師,一個智商爲150但以爲自己是250的人,對比王傳富老師,一個智商是120卻以爲是100的人,誰更清楚自己的圈兒在哪兒,一目瞭然。巴老師會下注有自知之明的人。

邊界思維還可以解釋對衝基金的生命週期

開始小而美,因爲小而美所以收益表現佳;表現佳所以引來大批投資者;投資者多了,只能分散投資策略去適應不同投資者口味;一分散,就進了自己不熟悉的策略和交易方法;客場作戰,業績滑坡無壓力。

最後結果,大概率變成了一個閉門自己給自己賺錢的family office。把這個過程動態表現出來,就是一個典型的出圈兒過程。

您還可以用它去理解科技的邊界。

工程學是一個確定邊界的學科。任何研究,大前提一定是在邊界以內;一旦突破,極可能歸零。但是科技的邊界,卻是最難界定的。

如果脫離每天的新聞,跳進時間的海洋,再把瞳孔換成科技,反過來看人類的發展過程,您應該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

人類發展正呈級數型減速。

尤其是過去50年,逐年級數遞減。如果您把自己放進軟件的時間概念裏,會發現自己就像X-men裏的Quicksilver快銀,在他的時空裏,子彈變成緩慢爬行的螞蟻,可以任意壓縮周圍的時空。壓縮程度未知,持續時間未知,能操控的範圍未知。

所謂“跟上科技的腳步”,對於咱血肉之軀,真的只是個安慰。

我想起喬布斯老師說過的那段話:

“這不是畫幅畫就能被欣賞幾個世紀,或者建個教堂就能被列爲世界奇蹟的領域。這是個拼命創造,十年後被淘汰,再然後十年完全廢棄的領域。
這個領域就像沉積岩。要造一座山,您的作用是在山頂上再撒一把土,讓山再高一點。然鵝,已經沒人再能夠着地面了,所有人都在山峯上,然後再變成後面人的墊腳石。”
人類的認知,是一個恆值的、因果的、直線的世界;而科技的認知,是個分形的、永無終極狀態架構(architecture without end-state)的世界。

面對科技的發展,建議您永遠敬畏一點,沒壞處,因爲這個能力圈實在太大了。

4

梁家輝老師在《寒戰》裏說:

“我服務了香港警隊30年,認識不少人,也得罪不少人。不過這30年我學會了一件事,就是每一個機構,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都有自己的遊戲規則,不管是明是暗,第一步學會它,好多人還沒有走到這一步就已經死了。第二步,就是在這個遊戲裏面把線頭找出來,學會如何不去犯規,懂得如何在線裏面玩,這樣才能勉強保持性命。找出線頭,在線內做事情,這就是邊界思維。”

樑老師是邊界思維之高手。

而在權力的遊戲裏能活到四季以上的,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