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必修課(17):產品經理的工作職責

在互聯網行業,“產品經理”制度已經是一種被普遍採用的產品管理制度。但是我們仍然會發現,即使是在行業內,還是有很多人對“產品經理”這個崗位的職責模棱兩可,其中甚至不乏一些新進的產品經理,他們對自己的崗位感到迷惘,忙碌的日常工作對於他們來說往往是千頭萬緒、顧此失彼。

這種情況通常是由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公司對“產品經理”這個崗位的職責的界定不夠規範。有些公司僅僅賦予員工產品某個環節的角色,也將其稱爲“產品經理”,而有些公司則大事小事全往產品經理身上堆。

二、產品經理作爲產品團隊的核心角色,不僅需要關注產品的各個環節,而且需要協調、確認很多產品相關的事務。所以產品經理的工作本身就會比較繁瑣,不同於開發工程師、設計師的工作相對比較純粹。

無論如何,要想成爲一名合格的產品經理,首先必須對自己崗位的職責有清晰的認識。因爲只有這樣,纔有可能在千頭萬緒的工作中抓住重點,讓工作事半功倍;也只有這樣,纔有可能有針對性地去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

那麼,在互聯網行業,產品經理的職責到底是什麼呢?

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PM),顧名思義,就是產品的專職管理人員。原則上, 產品經理要對產品的一切負責,引導產品不斷往前發展,讓產品變得更加完美。在不同的公司,產品經理的職責會有所差異。我們將所有產品經理可能要承擔的主要工作職責簡單分爲五個方面,如下圖所示。

在這五個方面中,分析產品的用戶需求、規劃要開發的產品功能和推動產品功能的實現是產品經理最主要的三項工作。通過這三項工作,產品經理主導了產品從無到有的整個過程。

我們用下圖來表示這三項工作之間的關係。

任何互聯網產品都是爲了滿足特定的用戶需求,因此,產品經理最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想方設法獲取用戶的需求,並對用戶需求進行深入的分析,從大量的用戶需求中篩選出關鍵的用戶需求組合。

然後,產品經理根據這些用戶需求來規劃產品功能。產品經理規劃的待實現的產品功能,對於產品來說就是產品需求。在這個過程中,產品經理一方面要進一步地分析用戶需求,另一方面則要通過繪製流程圖、繪製產品原型、撰寫產品需求文檔等手段,使產品需求變得更加清晰。

最後,產品經理要協調、組織相關人員將產品需求實現成用戶可用的產品功能。這個過程通常是以項目的方式進行的,產品經理要負責跟蹤、推進整個項目的進度。

一、產品策略制定

產品經理的所有工作都是圍繞產品進行的,通過在合適的時機提供用戶所需要的產品來實現公司的發展目標。爲了使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優勢,產品經理在規劃、推廣產品時需要運用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我們稱之爲產品策略。

1、關注行業動態

產品策略的制定不能夠閉門造車。產品經理在制定產品策略時必須放寬自己的眼界,充分考慮外部行業環境對產品發展的影響。沒有一套產品策略可以應對所有不同的外部環境,當外部環境有變化時,產品策略也必須跟着進行變化。

舉個例子,2006年,“安全”市場悄然發生變化,360安全衛士用“免費”的策略開始攻城略地,通過口碑的力量迅速積累用戶。這時候,傳統安全軟件公司並沒有在產品上及時做出策略上的調整,仍然繼續對用戶收費,而不是以相同的“免費”策略對360安全衛士進行阻擊,結果直接導致360安全衛士在2007年用戶量就躍居全國第一。至此,傳統安全軟件公司原先佔據的龐大市場份額被搶奪,自身的生存也開始遭遇前所未有的威脅。

由此可見,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互聯網行業,有時候外部環境的變化對產品的影響可能是顛覆性的。因此,關注行業動態,掌握第一手的行業信息,應該是產品經理每天必做的一項工作。

2、解讀公司戰略

除了外部行業環境以外,產品經理在制定產品策略時還必須充分考慮公司的整體產品戰略。

一家公司往往不只有一款產品,公司的產品戰略是對所有產品的通盤考慮,它決定了每個產品在整個戰略佈局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需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以及能夠得到公司多大的支持。

因此,在每次調整完公司戰略後,公司高層都應該及時將公司戰略的精神傳達到每位產品經理;產品經理則應該對新的戰略進行深入的解讀,然後着手製定或調整所負責產品的產品策略。

3、制定產品策略

產品策略用於指導一段時間之內的所有產品工作。它會包括以下一些內容:

(1)目標用戶

產品經理在進行產品規劃之前,必須先確定產品的目標用戶。

所謂的目標用戶,就是期望最終使用產品的那部分人羣。而產品發展的目標就是將更多的目標用戶轉化爲使用用戶。

用戶根據不同的維度可以被劃分爲不同的用戶羣體,不同的用戶羣體有着方方面面的差異。首先,不同的用戶羣體會有不同的用戶需求,即使是在一個很小的細分領域,男性的需求也會有別於女性,白領的需求也會有別於農民工,90後的需求也會有別於60後;其次,不同的用戶羣體的人羣屬性也不盡相同,生活習慣、愛好、電腦操作水平、消費水平等都可能有比較大的差異。因此,針對不同的目標用戶,產品的規劃也會有天壤之別,比如,一款針對小朋友的社區遊戲肯定不同於一款針對白領的社區遊戲。

這就要求產品經理在規劃產品之前,務必先要將產品現階段最合理的那部分目標用戶羣體給圈出來,然後對他們進行深入的瞭解。只有這樣,產品的規劃纔可能做到有的放矢,圍繞產品的工作也才能更加行之有效。反之,如果目標用戶選定不當,那麼不僅會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且產品的價值也會大打折扣。

(2)產品定位

產品經理在進行產品規劃之前,必須先確定產品的定位。

產品定位是爲了向目標用戶傳達:產品是什麼,產品區別於其他同類產品的核心價值在哪裏。

產品定位可以幫助產品經理對之後的每個產品需求是否執行做出更加準確的判斷:符合產品定位的產品需求才有可能被執行;不符合產品定位的產品需求應該被放棄。這樣便可以保證所有增加的產品新功能都能夠爲產品定位加分,使產品定位在用戶的心目中變得更加清晰,讓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多的優勢。

(3)商業模式

如果公司期望某個產品在現在或不久的將來能夠帶來現金收益,那麼產品經理在制定產品策略時,還得考慮產品的商業模式,即產品通過什麼途徑或方式來幫助公司賺錢。

產品的商業模式會給之後的規劃產品功能的工作帶來較大的影響,產品經理要儘可能在不損害用戶利益的前提下考慮產品的商業模式。

(4)產品生命週期

產品經理在進行產品設計之前,還要搞清楚產品所處的生命週期位置。

產品如同人的生命,會由誕生、成長到成熟,最終走向衰亡。我們將產品從進入市場開始,直到最終退出市場爲止所經歷的整個過程稱爲產品生命週期。典型的產品生命週期可以分爲四個階段: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

產品生命週期理論可以幫助產品經理針對產品所處階段的特點採取不同的產品策略(包括產品的運營推廣策略)。比如,產品處於引入期時,產品規劃工作應該主要圍繞完善產品基礎功能來進行;產品處於衰退期時,產品經理就可以 向公司提出產品退出建議和方案,或是對產品進行重新定位,使產品“老樹開新花”。

(5)產品發展路線

產品經理的工作需要多方的配合,所以產品工作應該是有計劃性的,而不是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大公司一般會要求產品經理每一年或每一季度制訂一次產品計劃。

產品發展路線就是產品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於闡述:規定的時間週期分爲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主要產品工作是什麼,每個階段要實現哪些產品目標。

產品發展路線不僅可以讓產品的發展更加有節奏,而且有利於公司提前對所需資源進行調配,做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二、用戶需求分析

產品經理的核心工作是規劃產品功能,即確定產品應該提供哪些功能給用戶。 而提供產品功能是爲了滿足用戶的需求,只有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功能纔有可能獲得用戶的認可,因此,光有產品策略,產品經理還不能開始規劃產品功能的工作,還必須先對用戶的需求進行分析。

1、獲取用戶需求

在分析用戶需求之前,產品經理當然得先想辦法獲取用戶需求。

用戶需求的獲取方式有很多,主要有:

爲產品設置公開的反饋通道(郵箱、論壇等),鼓勵用戶反饋產品問題。

通過搜索引擎搜索用戶在其他網站發表的對產品的想法和抱怨。

做產品最挑剔的用戶,通過高頻率使用產品來發現產品的不足。

以用戶的視角對比產品與競爭對手產品的差異,從中發現競爭對手產品的優缺點。

對用戶開展系統的產品調研。

通過分析數據,發現產品上的不足以及用戶的潛在需求。

用戶的需求往往不是清晰的、明確的,產品經理需要對通過這些方式獲取到的信息進行解析、甄別,這樣才能夠挖掘出真正有價值的用戶需求。

2、產品需求管理

多數時候,產品經理在獲取有價值的用戶需求之後,會憑藉自身經驗根據用戶需求制定初步的產品解決方案,也就是生成大概的產品需求。這樣做的好處在於,產品經理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用戶需求以及用戶需求和產品之間的關係,並能夠更加準確地評估需求的技術可行性和確定需求的優先級。

因此,產品經理通過各種方式獲取大量有價值的用戶需求之後,相應地也就會 獲得大量的產品需求。爲了便於記錄、評估和跟蹤產品需求,產品經理需要對所負責產品的產品需求進行系統的管理。

產品需求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對產品需求進行必要的分類,記錄產品需求的重要屬性和背景信息,評估產品需求的預估價值和投入,確定產品需求的優先級,對產品需求的狀態進行跟蹤,等等。

其中,確定產品需求的優先級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產品經理進行產品需求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確定產品需求的優先級可以幫助產品經理找出優先級最高的產品需求組合,確保產品團隊通過有限的資源投入獲取最大的價值產出。

3、競爭對手分析

在確定需求優先級,判斷是否針對用戶需求提供相應功能或產品時,產品經理往往還得考慮市場的競爭情況,對競爭對手進行分析,確定提供這些功能或產品是否存在競爭優勢,以及競爭優勢有多大。

4、撰寫商業需求文檔(BRD)

用戶需求分析的最終目標是發現當前產品最應該滿足的用戶需求,它的階段性成果就是BRD(Business Requirement Document,商業需求文檔)。

BRD由產品經理向公司高層提交,用於說明用戶存在哪些需求以及這些需求的重要程度,建議提供哪些功能來滿足用戶的這些需求,同時給出預估的商業價值和簡單的市場競爭分析。對於產品經理來說, BRD用於向公司申請所需的資源,爭取公司高層對產品項目的支持;對於公司來說, BRD則是對產品項目進行決策評估的重要依據。

BRD通常是一份簡潔易懂、重點突出的PPT文檔,主要內容通常會包括:用戶價值、商業價值、目標市場、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市場時機、產品目標、產品定位、產品願景、產品功能、實施計劃、產品成本、產品風險等,文檔內容的重點放在對產品需求商業價值的闡述和論證上。

也有些公司會要求產品經理在項目開始前,先提交BRD,BRD獲得通過後再提交MRD(Market Requirement Document,市場需求文檔)。BRD側重於分析和論證產品需求的商業價值,不包含產品功能的細節;而MRD則是對產品需求的商業價值進行更加細緻、全面的分析,並重點、詳細描述具體的產品功能。

這樣做看似更嚴謹,但實際上必要性並不大:一方面,針對相同的用戶需求,不同的產品解決方案帶來的商業價值也是不同的,因此,公司高層在評估產品需求商業價值的時候就期望看到較完整的產品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對於大型項目來說,項目投入大,風險高,有必要謹慎評估產品需求的商業價值和產品功能,而我們所期望的互聯網產品項目的產品範圍應該是偏小的,這樣有利於我們更好地控制項目進度,儘快地將產品功能推向市場,所以我們完全可以一次性完成這兩項工作。

因此,一般來說,產品經理在申請項目立項時,提交一份BRD文檔就足夠了;對於一些產品範圍特別小的項目,產品經理甚至沒必要提交正式的BRD文檔,只需要向公司高層簡單說明用戶需求、商業價值和產品功能即可。

三、產品功能規劃

選定了有價值的用戶需求,產品經理就可以根據用戶需求來規劃產品功能了。規劃出來的產品功能(包括對產品已有功能的改進)在實現之前,對於產品來說就是產品需求。規劃產品功能的工作有部分在產品經理提交BRD之前就得完成,並將成果反映在BRD中;在產品項目獲得公司高層認可之後,產品經理則需要繼續細化產品需求。

1、規劃產品功能

規劃產品功能是產品經理的核心工作,具體來說,就是針對有價值的用戶需求規劃相應的產品功能。

在這項工作中,產品經理不僅要關注產品功能的用戶價值,而且要關注產品功能的可用性和實現該功能所需耗費的成本(通常主要是技術成本)。所以同是這項工作,產品團隊中不同角色成員的關注重點是完全不同的:運營人員更關注產品的用戶價值,設計師更關注產品的可用性,開發工程師更關注產品的技術可行性和技術成本,而產品經理則要同時兼顧三者,在產品的價值、成本、可用性之間尋找最佳的平衡點,以最低的成本實現最有價值的、最易用的產品功能。這也是規劃產品功能這項工作應該由產品經理這樣一個角色來專職負責的主要原因。

爲了更加直觀地展示這些產品功能,產品經理需要繪製產品的原型圖,也就是產品的基礎功能界面;如果產品功能的流程邏輯較複雜,那麼產品經理還需要繪製相應的流程圖。原型圖一般用Axure繪製,或依個人習慣用Dreamweaver、PS、畫圖板等工具實現;流程圖一般用Visio繪製。然後,產品經理就可以拿着原型圖、流程圖,和其他人員講解、評估、實現這些停留在概念階段的產品功能。

2、撰寫產品需求文檔(PRD)

產品功能在獲准進入開發之後,產品經理還要撰寫一份PRD(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產品需求文檔)。PRD用於向研發部門詳細描述本次所要開發的產品功能(產品需求)。

PRD一般是一份Word文檔或Excel文檔。它將BRD中對產品功能描述的內容獨立出來,然後以技術的語言更加詳細地加以說明。

3、產品需求確認

產品需求在進入開發之後,如果中途有調整,那麼開發進度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失控。因此,爲了降低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在開發人員正式對產品需求進行開發之前,產品經理還有件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對產品需求進行確認,與所有的相關方在所要開發的產品功能上達成一致,儘可能確保相關方不會在開發途中提出不同的或全新的要求。

四、產品功能開發

在完成產品規劃之後,產品還只是停留在概念階段,這時候產品經理需要調動相關資源來共同實現這些產品功能:設計師負責製作產品DEMO,開發工程師負責功能開發,測試人員負責發佈前的檢測。在這個環節,產品經理的工作職責相對較少,主要有以下這些。

1、資源協調

如果資源不到位,產品經理需要負責對資源進行協調,爭取充足的資源來支持產品功能的開發。

2、進度控制

產品開發過程中,產品經理需要跟進開發進度:一方面,要對開發過程中出現的之前未預估到的產品需求變更進行決策,控制項目範圍不被擴大;另一方面,要配合項目團隊的其他成員對導致開發進度異常的問題進行解決,確保開發進度的正常推進。

如果開發過程以項目的形式進行,並且項目沒有配備專門的項目經理,那麼產品經理還要兼任項目經理,負責項目管理的工作。所謂項目管理,就是在項目活動中運用各種專門的知識、技能、工具和方法,增強對項目的控制,提升項目質量,使項目在有限資源的限定條件下實現項目目標。

3、功能驗收測試

在產品功能開發完成且測試人員測試通過之後,產品經理要負責最後的產品功能驗收測試,確保實現的產品功能與當初規劃的產品功能是一致的,且符合發佈的要求。

4、產品發佈

測試完全通過之後,產品便可以發佈,產品經理要做好產品發佈的相關工作,如向產品相關方發送產品發佈通告。

五、其他可能職責

公司規模越大,分工也越細,產品經理越能夠集中精力於產品的規劃、開發工作;反之,公司規模越小,產品經理要負責的其他事務也會越多。

以下這些就是產品經理常遇到的其他工作:

1、產品運營

產品運營的核心內容可以簡單分爲兩部分:內容管理和用戶管理。

內容管理主要就是對產品的內容進行建設,比如,新聞網站要每天增加新的新聞內容,視頻網站要不斷增加新的電影、電視劇。內容建設不僅要注重增加內容的數量,還要注重提升內容的質量,並且要讓高質量的內容儘可能多地曝光在用戶的面前,比如,對內容進行更合理的分類,推薦好的內容到首頁,製作各種主題的內容專題。

用戶管理主要是活動策劃工作,即策劃並開展活動,通過用戶參與活動來爲產品吸引更多的新用戶,或提升產品的用戶活躍度、忠誠度。比如,使用產品的某個功能,即有機會參與抽獎。除此之外,用戶管理還包括與用戶建立良好的關係,爲用戶提供必要的幫助。比如,及時解答用戶的各種問題,爲客戶端產品搭建官網,讓用戶更好地瞭解產品,提供產品幫助文檔,幫助用戶更好地使用產品功能。

2、產品推廣

產品推廣就是通過各種手段對產品進行推廣,讓更多的目標用戶成爲產品的使 用用戶。

比如,通過網站SEO優化提升網站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在其他網站發佈產品軟文,通過微博宣傳產品,等等。

3、產品合作

產品合作分爲內部合作和外部合作。內部合作就是與公司內部的其他產品或其他部門展開合作,外部合作則是和公司外部的合作伙伴展開合作。

產品合作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大部分是爲了藉助合作伙伴的優勢來提升自身產品的價值,比如,產品開展相互植入的合作以獲取產品的新用戶,應用平臺與應用服務提供商合作以獲取優質的應用內容。

4、產品宣介

產品的宣傳介紹一般是針對公司內部的同事進行的,主要是向他們介紹產品的目標市場、定位、功能、優勢等內容;有時候,產品宣介的對象也會來自外部,如媒體、產品的使用用戶。

5、產品培訓

產品培訓的對象主要是公司內部同事,如銷售、客服、市場等。產品培訓的目的是爲了讓這些同事更好地瞭解產品,以便他們更好地開展與該產品相關的本職工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