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類資產的屬性總結筆記

作者:愛自由的叨叨

來源:本人微信公衆號“叨叨的個人成長筆記”

週末跟朋友聊天,提起來說周邊有人在買黃金,我要不要也買點兒?

我覺得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來看看各類型的資產到底具有怎麼樣的特性,符不符合我們投資的預期。今天我就把最近在張瀟雨老師的《個人投資課》以及相關研究文章中學習到的大類資產的屬性做一個總結,分享給有需要的小夥伴們。

大資產類是指股票類、債券類、商品類、房地產以及黃金等不同種類的資產。而做大類資產配置就是要在組合中配置不同類別的資產,同時根據投資者和市場的情況進行動態調整。

就像張瀟雨老師在課程裏提到的一個比喻:如果把資產配置的過程比喻成做飯,我們首先得知道鹽有多鹹,醋有多酸,糖有多甜,才知道各種調味品應該怎麼搭配味道才合適。

一、股票

股票是長期收益最高的資產,當然也是波動或者最大回撤最高的資產之一。

這也就是說我們在組合裏放入股票,是爲了獲得高收益,與此同時,也必須承受其帶來的回撤。

股票這類資產的長期受益率的水平在8%-10%之間。這個數據在美國市場和中國市場,甚至全球其他各大股票市場上都是適用的,如德國、巴西、阿根廷、印度等。

具體的統計數據如下:

1)根據瑞士信貸銀行每年更新的《全球投資回報年鑑》2018版,美國股票從1900-2017年的收益率是9.7%/年;

2)根據1994年-2019年初,萬得全A(可代表整個A股市場上的所有公司)指數從380點左右增長到3400點左右,其年化收益率是9.5%。

那股票的最大回撤在什麼水平呢?根據統計,各國股市在危及時刻的回撤都相當可怕,基本在40%-60%這個區間。

二、債券

債券這類資產,和股票是一個翹翹板,它能夠提供流動性,也能夠提供分散作用,主要是經濟下滑,股市下跌的時候它表現比較好。

在長期國債裏,最重要的就是十年期國債,而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被稱爲是全世界資產價格的定海神針,算是風險最小的資產了。它的總體收益率在2%-4%左右。

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歷史均值大概3.7%左右。

一般而言,國債的波動較小。但是在極端情況下,也會出現較大波動,如1079年的石油危機,美國十年期國債指數在兩年內累計回撤了20%。

三、黃金

黃金能保值,但它不產生實際回報,過去兩百年來它的實際回報是零(扣除通脹因素等)。

黃金有正回報的階段就是高通脹時期,1966—1981年的時期,這個期間美國的通脹水平到了每年7%,這期間黃金取得了很好的實際回報。

根據統計數據,從1973年-2017年,黃金的總體年化回報率在6.9%左右。

另外,在過去四十幾年全球爆發主要戰爭的時候,黃金價格並未發生大幅上漲。

反而在全球危機時,如2008年金融危機,黃金價格同樣下跌了30%之多。

總體而言, 當比較嚴重的金融危機或戰爭危機來臨是,黃金可以起到一定的避險作用,但不代表其價格一定會漲。

PS:週末聊天的那位小夥伴,注意看這段哦!

四 、大宗商品

大宗商品,包括了石油、天然氣、銅、鋁、小麥、玉米、糖等等,基本可以分爲能源、金屬和農產品等三大類。

要想搞清楚這麼多商品的特質,並投資賺錢,可能不是普通投資者或者小白的選擇,我本人覺得可以作爲參考。

大宗商品總體來說是對抗通脹不錯的標的,長期價格是上漲的。根據統計數據,從1973年-2017年,大宗商品的總體年化回報率在5%-6%左右。歷史上,其最大回撤高達80%。

五、房地產

近些年來,房地產一直屬於比較熱門的投資產品,其增值收益也確實比較高。

但拉長了時間維度來看,考慮房屋增值和租金收入,全球主要發達國家房產的長期收益率基本在8%-10%之間(不排除通脹因素)。其最大回撤也跟股票類似,在40%-60%之間。

另外,張瀟雨老師也推薦了一個比較好的投資工具: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REITs)。這是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市場上比較常見的投資工具,而國內目前還沒有真正的REITs可供一般投資者投資,尚需更多法律和政策環境的變化才能實現,值得期待。

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是將大家的錢聚集起來去投資房地產項目,運作方式與股票基金類似。目前市場上有比較多的私募地產基金,有類似的主動管理的項目,但投資門檻相對較高。

以上,是本人的學習總結筆記,供參考!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