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的家庭保險配置初體驗

昨天寫的那篇理財之入門指南,收到不少朋友的關注和積極反饋,但也有朋友在後臺留言說,能不能推薦一下家庭成員保險配置的一些產品?

今天這篇算是理財入門指南的補丁篇,家庭保險配置是家庭理財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

由於我本人在保險配置方面尚未經過專業的培訓,以下相關經驗來自於我本人在給自己家庭配置保險時的一些學習心得和總結,供各位參考。

我的保險配置初體驗

觸動我認真思考家庭理財規劃這個主題的直接原因,就是我們的大家庭暴露了巨大的風險(有興趣的朋友,參考本公號文章: 叨叨家庭財務規劃的緣起),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在預算範圍內給我們一家三口配置了最基礎額度的保險。

1、知識儲備

在此過程中,我參考了槽叔的《你的第一本保險指南》以及公衆號“關哥說險”。我覺得每個有保險配置想法的家庭,還是要自己花時間學習一下相關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再開始選擇產品。

另外,最快速瞭解保險配置的一個有效途徑是找一個專業的保險代理人或經紀人,請他們幫你講一講保險配置這件事。

我本人在這方面的經驗是從給娃買意外險開始的。同事給我推薦了友邦的一位代理人,她大概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給我講清楚了保險配置的基礎知識,也迫使我開始集中時間學習保險的相關知識。我大概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讀完了那本《你的第一本保險指南》以及關哥說險的幾十篇保險知識普及貼。

2、家庭情況分析

我們家的情況是,我跟我先生,雙職工,有房貸,另外,還有一個21個月的寶寶。

學習之後發現,我們家最需要配置保險的應該是經濟支柱,也就是說我先生和我是優先於寶寶的。另外,在預算分配上,也是經濟支出優先於家庭其他成員。

3、設定預算

一般來說,保費的支出是按照家庭收入的10%來計算是比較合理的。這個預算額度是分配到全部家庭成員身上了,如果短時間內沒法拿出去這麼多錢去配置保險,可以根據自身家庭情況進行調整。

比如我們,去年纔剛買了房,外債一堆,現金流緊張,只能儘可能地在日常的預算中摳出來一部分去做基礎額度的保險配置。

這樣也是沒關係的,畢竟保險配置是個動態調整的過程,會隨着家庭的成長週期和收入的變化做必要的調整。

另外,保險費用支出對一個家庭來說是一筆風險對衝費用,利用保險這個產品將日常生活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風險給最小化了,尤其是意外險以及商業醫療險這種消費型保險就更明顯了,費用低,槓桿高。

4、選擇合適的產品

從家庭保險配置的角度來看,必備的產品是“四大保險金剛”,包括重疾險、定期壽險、商業醫療險以及意外險。

1)重疾險

重疾險,它本質上是爲了解決收入中斷的風險,站在患者及其家人的角度,爲已在重病深淵的家庭提供雪中送炭般的經濟補償。它是在20世紀90年代才進入中國的,是用於重病成員的康復和家庭生活的持續之用的。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家庭支柱的重疾險是相對比較優先的,孩子的就可以次優考慮(這一點可能跟大部分家長,尤其是媽媽的想法,不一致)。

重疾險的保額怎麼定?一般來說,重疾之後患者普遍面臨的是3-5年的治療康復期,同時面臨收入中斷給家庭帶來的壓力,所以保額一半要覆蓋被保險人3-5年的收入爲標準設定。在一線大城市的,一般30萬保額算是比較基礎的配置額度,頂配的話,80-100萬可以考慮。

重疾險保障期限的選擇,最好選擇保終身,畢竟生命如此之長。

重疾險保障範圍,最好配置多次賠付(2-3次的)的產品或者預算範圍內保額最大單次賠付的保險產品。

2)定期壽險

定期壽險,是純粹以死亡爲責任的簡單壽險產品。一般的定期壽險,除了身故保障,還會把全殘責任加進去。

爲什麼要配置定期壽險?我覺得主要原因是現代社會壓力太大,除了生理性的疾病,工作壓力等帶來的死亡風險略高。另外,根據《中國人身保險業經驗表(2010-2013)》中的數據顯示,每100起身故案例中約20個是因意外造成的,疾病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身故案例佔比高達80%。

另外,定期壽險也是用來對衝家庭債務風險的主要產品之一,尤其是有房貸的家庭。

在額度的選擇上,主要參考依據是個人和家庭的債務額度,家庭成員未來5-10年的基本生活成本以及父母的養老產支出。這個額度的配置,也可以根據家庭預算情況做一定的調整,從最基礎的額度開始配,本人覺得一線城市定期壽險基礎額度可以定在100萬上下。

在期限選擇上,可以是30年或者20年,覆蓋主要的收入期間即可。

3)商業醫療險

商業醫療險,可以說是醫保的升級版,幫我們處理醫保之外的醫療開銷,主要是針對一些重大疾病等。隨着互聯網保險的興起,商業醫療險作爲一種消費型保險,也被稱爲“百萬醫療險”,用於支付醫保額度之外的那部分住院或者手術費用等。

百萬醫療險的額度不是問題,市面上的保險品種的額度基本上都是百萬起,每年的醫療費額度都是於次年清理,重新開始計算,所以額度基本都能覆蓋。

這個品種的選擇,主要看除外責任、免賠額以及理賠效率等事項,所以這個產品最好選相對大一些的保險公司,客戶服務體驗相對較好的是優先。

4)意外險

意外險,大家估計都不陌生,它是用來保障那些遭受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以及非疾病的情況下產生的傷害或者損失。

這種產品也是屬於消費型產品,需要每年再次選擇續約與否的,也會隨着年齡的變化在保費方面有些許差異。

這類型的產品在配置的時候,家庭經濟支柱側重於意外身故責任的賠償額度,而老人和孩子則更需要考慮意外醫療的保額。

保險配置效率最大化的幾點建議

1、拉長付款期限

拉長付款期限的原因在於,同樣的保險配置預算,如果延長付款期限,我們就可以買到更高額度的保障,這也是提高保險配置效率(放大槓桿)的主要方式之一

這點主要適用於重疾險和定期壽險。一般這兩個類型的保險產品都可以選擇按20年交或者30年交,不同繳費年限,對應保費也存在差異。

我的選擇是,能30年交的,一定不按20年交。不過這種情況適合於投保人處於青壯年階段。

2、合理配置保險品類

在預算極其有限的情況下,商業醫療保險(百萬醫療險)是家庭全體成員最優先配置的產品,因爲在遇到重大疾病的時候,這個產品的風險覆蓋能力最強,保障我們有錢看病。

對於孩子和老人來說,意外險也是必備的選擇。

再則,就要在預算範圍內配置重疾險和定期壽險了。這兩款產品的價格,都跟被保人的年齡以及身體狀況有關,越年輕,同樣保額的產品,保費相對越低。

以上,是本人在保險配置過程中學到的幾點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也歡迎專業人士前來拍磚!

PS:還有一位朋友想了解保險合同要看那些條款內容,我再深入研究之後,另開貼來寫。

上一篇:理財之入門指南

參考: 叨叨家庭財務規劃的緣起

掃描這個二維碼,可以關注我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