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績效考覈管理核心工具的解說

洪生老師說績效考覈絕對不是人比人,因爲人與人的比較只有在各種客觀條件一一可用的資源、任務量、完成期限、領導的態度等一一都相同的情況下,オ能做到相對公平。績效考覈是結果與目標之間的比較。
而在工作結果與工作目標之間,存在不可迴避的一環,那就是執行。執行是績效考覈得以實現的前提之一。如果有了目標不去執行的話,那麼再好的績效考覈也沒有用武之地,因爲無物可考。
認識到了這些,管理者在管理上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錯誤,減少損失,更好地完成績效考覈了。
績效考覈絕不是“人比人”
績效考覈是人力資源管理中重要的一步。但是往往一到績效考覈的時候,領導就開始犯愁了:怎麼給員工打分,評出他們的績效呢?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覺?
進行績效考覈,我們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明明企業的業績很糟糕,但是全體員工的績效分數卻普遍很高,都在95分以上。這種現象挺奇怪的。
績效考覈管理
客觀上說,在這樣的績效考覈下,企業裏員工肩足是能比出個第一名、第二名來的,因爲不管怎麼樣,都會有優劣之分。但是從以上情況來看,這個第一名對企業來說,意義並不大。因爲,此時員工的績效分數跟企業的業績是沒有實際關聯的。
另外,我們平時進行績效考覈還會發現:每個員工的分數差不多都在95~96分之間。難道大家績效的差距就僅僅只有1分嗎?
爲什麼會出現這兩種情況?因爲在進行績效考覈的時候,管理者陷入了一個誤區:大家都是同事,擡頭不見低頭見,要是我給小張打分高了,小李該怨我了:給小李打分高了,小張該怨我了。最後,只好給兩個人打了差不多的分數。
爲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因爲管理者沒有按照兩個人的目標完成情況進行打分,沒有把分數與他們的工作情況掛鉤,而是單純地比較了這兩個人。中國的很多企業對績效考覈都存在重大誤解,認爲績效考覈就是看誰好誰差。但是,績效考覈絕對不是人比人。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跟人是不可比的。因爲哪怕是同一個部門,每一個人的具體工作也是不完全一樣的。例如,做到商學院人力資源部裏的兩個人,一個是負責招聘的,另一個是負責薪酬的。雖然這兩個人在同一個部門,但是,做薪酬工作的人跟做招聘工作的人能不能比?不能,因爲二者沒有一個共同的比較標準。
如果是人比人的話,會出現很多問題。管理者很有可能礙於情面,或是不自覺地按照個人喜惡而作出不恰當的評價。
此外,一旦績效考覈成爲人比人,企業就會以人爲導向,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爲導向。大家很有可能爲了得到高分,就去“擦皮鞋”(下屬對上司溜鬚拍馬,甚至是賄賂),或者在領導面前貶低,甚至詆譭同事。這時候,我們管理就會變得更加困難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