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管理】工廠企業開展全面質量管理的四大管理要素

  華天謀精益諮詢專家概述:全面質量管理在早期稱爲TQC,以後隨着進一步發展而演化成爲TQM。全面質量管理是一個組織以質量爲中心,以全員參與爲基礎,目的在於通過讓顧客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精益生產管理途徑。

  全面質量管理是爲了能夠在最經濟的水平上,並考慮到充分滿足用戶要求的條件下進行市場研究、設計、生產和服務,把企業內各部門研製質量、維持質量和提高質量的活動構成爲一體的一種有效體系。

  全面質量管理在我國也得到一定的發展。我國專家總結實踐中經驗,提出了“三全一多樣”的觀點。即認爲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必須要滿足“三全—多樣”的基本要求。

  一、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從全過程的角度來看,質量產生、形成和實現的整個過程是由多個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環節所組成的,每一個環節都或輕或重地影響着最終的質量狀況。

  要保證產品或服務的質量,不僅要搞好生產或作業過程的質量管理,還要搞好設汁過程和使用過程的質量管理。要把質量形成全過程的各個環節或有關因素控制起來,形成一個綜合性的質量管理體系,做到以預防爲主,防檢結合,重在提高。爲此,全面質量管理強調必須體現如下兩個思想:

  1、預防爲主、不斷改進的思想

  全面質量管理要求從管結果轉變爲管因素,實行“預防爲主”的方針,把不合格品消失在它的形成過程之中,做到“防患於未然”。質量檢驗是全面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內行之有效的質量檢驗制度必須堅持,並且要進一步使之科學化、完善化、規範化。瞭解更多精益管理信息可登錄http://www.chinatpm.net/。

  2、爲顧客服務的思想

  實行全過程的質量管理要求企業所有各個工作環節都必須樹立爲顧客服務的思想。只有每道工序在質量上都堅持高標準,都爲下道工序着想,爲下道工序提供最大的便利,企業才能目標一致地、協調地生產出符合規定要求,滿足用戶期望的產品。

  二、全員的質量管理

  產品和/或服務質量是企業各方面、各部門、各環節工作質量的綜合反映。企業中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人的工作質量都會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着產品質量或服務質量。要實現全員的質量管理,應當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1、必須抓好全員的質量教育和培訓,加強職工的質量意識,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提高員工的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增強參與意識。在教育和培訓過程中,要分析不同層次員工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和培訓。

  2、制訂各部門、各級各類人員的質量責任制,明確任務和職權,同時應該要求各部門和相關人員對於質量做出相應的承諾,還應該將質量責任同獎懲機制掛起鉤來。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責、權、利三者的統一。

  3、要開展多種形式的羣衆性質量管理活動,如質量管理小組、合理化建議制度、和質量相關的勞動競賽等。總之,企業應該發揮創造性,採取多種形式激發全員參與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廣大職工的聰明才智和當家作主的進取精神。

  三、全企業的質量管理

  從組織管理的角度來看每個企業都可以劃分成上層管理、中層管理和基層管理。“全企業的質量管理”就是要求企業各管理層次都有明確的質量管理活動內容。當然,各層次活動的側重點不同。

  上層管理側重於質量決策,制訂出企業的質量方針計劃,並統一組織、協調企業各部門、各環節、各類人員的質量管理活動,保證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的最終目的;中層管理則要貫徹落實領導層的質量決策,運用方法執行各自的質量職能,並對基層工作進行具體的業務管理;基層管理則要求每個職工都要嚴格地按標準、按規範進行生產,相互間進行分工合作,互相支持協助,並結合崗位工作,開展羣衆合理化建議和質量管理小組活動,不斷進行作業改善。

  從質量職能角度看,產品質量職能是分散在全企業的有關部門中的,要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就必須將分散在企業各部門的質量職能充分發揮出來。爲了有效地進行全面質量管理,就必須加強各部門之間的組織協調。

  並且爲了從組織上、制度上保證企業長期穩定地生產出符合規定要求、滿足顧客期望的產品,最終必須要建立起全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使企業的所有研製、維持和改進質量的活動構成爲一個有效的整體。建立和健全全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是全面質量管理深化發展的重要標誌。可見,全企業的質量管理就是要以質量爲中心,領導重視、組織落實、體系完善。

  四、多方法的質量管理

  影響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因素也越來越複雜,要把這一系列的因素系統地控制起來,全面管好,就必須根據不同情況,區別不同的影響因素,廣泛、靈活地運用多種多樣的現代化管理辦法來解決當代質量問題。

  目前,質量管理中廣泛使用各種方法,統計方法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非統計方法。常用的質量管理方法有所謂的老七種工具,具體包括因果圖、排列圖、直方圖、控制圖、散佈圖、分層圖、調查表;還有新七種工具,具體包括:關聯圖法、KJ法、系統圖法、矩陣圖法、矩陣數據分析法、PDPC法、矢線圖法。

  除了以上方法外,還有很多方法,尤其是一些新方法近年來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具體包括:質量功能展開、田口方法、故障模式和影響分析、頭腦風暴法、六西格瑪法、水平對比法、業務流程再造等。本書第三篇將對其中的一些方法進行介紹。

  總之,爲了實現質量目標,必須綜合應用各種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必須善於學習和引進國內外先進企業的經驗,不斷改進本組織的業務流程和工作方法,不斷提高組織成員的質量意識和質量技能。“多方法的質量管理”要求的是“程序科學、方法靈活、實事求是、講求實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