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和保持專注力,讓你的時間更高效

文 /廈九九

01

一個人的專注程度,決定了做事的成效、以及效率。時間管理,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專注力管理。真正高效的時間管理,都離不開在單位時間內提高自己的專注力。而專注到一定程度,就會達到令人羨慕的心流狀態。

什麼是專注力和心流?每個人都渴望找到,或曾經感受過全然聚精會神、心無旁騖的時刻,感到時間變慢,雜念消失,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正在進行的任務輕鬆完成。心理學家把這種專注進行某行爲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稱爲心流。

王瀟在新書《時間看的見》中說,“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和人最終的分野,並不是由人們經歷的多寡決定的,而是由一個極其重要的能力決定的——專注力與達到心流狀態的能力。”

意志力、專注力像肌肉一樣,是可以經過後天訓練的。也可以理解爲,進入心流狀態的能力是可以培養的。

02

找到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回顧一下,是什麼消磨了你的專注力?

大抵可以歸納爲四個原因。

第一是時間,時間碎片化,持續被打擾,沒有安靜的自我相處的大段時間,一次至少60-90分鐘,甚至更長。

第二是目標,目標管理混亂,任務太多,無法專注。

第三是思維能力,思維強度跟不上。專注是需要高強度思維能力作爲支撐的。

第四是心態,越是焦慮越會走神。

總結起來,解決專注要面對的問題就三個:一個是時間問題,第二是能力問題,包括目標管理和思維能力,第三個是心態問題。

首先時間問題很好解決,你必須保證自己每天至少有一大段不被打擾的時間,在這個時間段裏專注去做一件事。但問題是時間是安排出來了,但遲遲無法專注怎麼辦?接下來從技巧層面聊聊如何快速進入專注,乃至心流狀態。

讓自己安靜進入,這是第一步。

視覺化目標法。

把理想事物的圖片放在眼前,時刻提醒自己開始,這是很管用的一個方法。想象目標達成,想象我正專注完成它的畫面,想象我已經完成了它,然後開始行動。

上身法。

假設我不是我,假設我是我想成爲的那個人,是我的目標人物,是我的榜樣本尊。假如我的榜樣人格是王瀟,在工作很累,很難,我好累,好想窩在沙發裏,我想休息……這些情況之下,怎麼使用上身法呢?當我坐下來工作,就開始假想:現在的我不是我,我是王瀟,王瀟此時此刻會怎麼做呢?她會休息、看手機、跑出去玩?不。我現在就是王瀟,就能做到高效率地完成現在的工作。這就像角色扮演,能夠幫自己儘快進入狀態。

正如王瀟在書裏寫的,上身法是有一定心裏一句的。那個在你內心阻撓你的人,讓你去偷懶、貪吃的人,是本我,代表了我們的天性。後面上身的那個我,代表理想中的我,是超我。我們的人生就是一個本我和超我角力的過程,是懶惰的我、平凡的我和理想中的我角力的過程。贏得越多,贏面就越大。當超我戰勝本我,你慢慢就會變成理想中的人格。同理,一次次努力讓自己進入專注狀態,你就會慢慢變成一個越來越專注的人。

儀式感。 

人的內心非常容易受外境影響。你需要一個能夠專注的、具有儀式感的場地,學習和工作的這張桌子就是你的能量場,一旦坐上前去,就能聚精會神開啓高能量的自我。這個場所一定要整理乾淨,非常整潔,不要有讓你分心的不想關的雜亂雜物。僅僅是收拾乾淨你的學習工作區,你會發現只是這一件小事就能幫到你很多。除了場地的儀式感,你也可以人爲設計一些幫助自己進入專注的儀式,比如我在開始寫作時,戴上耳機聽一首輕音樂,能很快把我代入文字的世界。

03

接下來重點談談能力問題,這是核心技術層面。

目標設定:用遊戲化思維設計任務

首先是設定任務,細分任務越是簡單具體、邊界清晰的工作,越能保持專注。在設定任務時,必須要先學會記錄自己的時間開銷。記錄你每一天、每一週的時間是怎麼花掉的,分析你的時間利用情況、精力狀況,瞭解自己,瞭解自己對與時間掌控的上限。有了對自己這方面的認知,再根據重要緊急四象限工作法,決定細分任務的優先次序。記住,黃金時間段要用來做最重要的事,無論是重要緊急,還是重要不緊急。

其次是設計規則,由易到難,不斷升級打怪,對於有難度的目標,要懂得適時獎賞自己。實際上你專注於做某件事,這件事本身帶來的樂趣就是已將獎賞,你會從中獲得無上的愉悅和滿足。

最後,還要學會製造障礙,太容易的事情往往沒有樂趣。適當給自己製造一些障礙,反而更能激發動力和專注程度。

思維能力提升:提升思考的深度和廣度

人的思維能力最典型的兩種,一種是推理,一種是類比。推理需要不斷追問,不斷深入,通過持續問爲什麼,層層深入,構建系統框架。類比則是尋找事物間的相似點,建立普遍聯繫。這裏有幾種現成的思維模型可供練習。

一是運用3W模型,what-how-why,以及問五個爲什麼,經常提醒自己透過現象看本質。

二是運用金字塔原理,找到一個主題,往下細分三個關鍵句,每個關鍵句再往下細分三個關鍵點,用來支撐主題。可以自下而上,也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演。

三是學會覆盤,回顧目標與實際對比,發現問題尋找原因,重新制定計劃,再實施,再總結。這是很好地訓練思維總結經驗,獲得成長的方法。

四是養成反駁自己的習慣,即左右手互博,五是以輸出倒逼自己專注輸入。如果你在學習某樣東西的時候,抱着學完要分享出來或教給他人的心態,自然會學得更專注更用心。

04

最後說說心態問題.

最好的心態是求知慾。所以學習之前積累充分的困惑感非常重要。一旦你有非常關心、非常想知道的困惑和問題,當你開始學習時,往往就能迅速進入專注狀態,因爲太想去找到答案。

最不好的心態,也是常常導致無法專注的心態,就是焦慮。緩解焦慮最好的方法就是記錄你的焦慮,然後分析你焦慮的原因,最後針對原因採取行動。如果是因爲任務無法完成帶來的焦慮,可以將任務分爲easy模式和hard模式。當你情緒不佳心態不好時,就選擇做easy模式,easy模式完成也算完成,避免心理上帶來沒完成的壓力和焦慮感。

其次不要給自己太多選擇,或者說不要給自己選擇。心理學實驗得出過一個結論,當選項太多,大腦容易處於癱瘓狀態。當你只能做某一件事的時候,反而很容易專注。

最後,殺死焦慮最好的方式,是緊緊抓住自己的興趣,保持對美好事物的飢渴。永遠做一個少年,保持好奇,保持熱愛!

作者:廈九九,生活在廈門的廈大人,6年營銷策劃,曾就職知名地產商,現從事文體旅行業。喜歡讀書寫作健身,用心生活努力成長,書寫真誠清醒的文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