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和她的毒雞湯

上個月底,咪蒙旗下的“才華有限青年”公衆號發佈了《寒門狀元之死》一文,在網絡上被瘋傳,一時間閱讀量飆升。過了一天,被爆出該文章的內容爲虛構,引發廣泛爭議。一直以來有“毒雞湯女王”之稱同時又擁有無數鐵桿粉絲的咪蒙也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面對前所未有的輿論壓力,2019年2月1日,咪蒙發出公開信稱:因咪蒙團隊引發的負面影響,咪蒙微信公衆號停更2個月、咪蒙微博永久關停。20天后的今天,網友驚訝的發現咪蒙的公衆號已經註銷。

老實說,我在幾年前也是經常看咪蒙的文章的。大概2015年的時候,我還曾經在朋友圈轉發過她的文章,那時候她的關注量還沒有那麼大,文章也算是立意比較新穎、觀點比較獨特,還沒有後來的“毒雞湯”的樣子。後來的文章逐漸變的偏激,頗有迎合讀者心理的傾向,價值觀開始變得扭曲,我也就不再閱讀,但是也懶得取消關注,就一直留在了我的關注列表裏。

咪蒙一開始是在豆瓣上寫文章,後來纔開了自己的公衆號,火了之後自己去創業,當了老闆,後來有了自己的團隊,生意越做越大。拋開其他的不談,這些年咪蒙的生意做的是不錯的。因爲關注的比較早,我對咪蒙這些年來的變化也有一些觀察:一開始她在豆瓣上就是寫一些輕鬆詼諧的文章,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又胖又醜的女孩子,也博得了很多人的喜歡。後來據說她減肥成功了,憑藉這一點寫文章又增加了看點。由於讀者越來越多,很快咪蒙便找到了自己的風格,轉到公衆號平臺也是爲了獲取更多的讀者,同時,又塑造了更多的看點:複雜的原生家庭情感、幸福的婚姻、可愛的兒子。到後來父女決裂、夫妻離婚、兒子無法上小學等等,都成了她寫文章的素材。而文章的風格,無疑是從以前的很多文章的閱讀反饋中慢慢形成的:文章寫得多了之後,根據不同的文章不同的閱讀量以及反饋的熱烈程度,研究出什麼樣的素材、敘述風格、語言風格、價值觀會受到讀者的喜愛,然後進一步朝那個方向發展。每一次更新都是一次迭代。所以纔會有那麼多的讀者成爲她的鐵桿粉絲。

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網絡熱度,一方面是咪蒙團隊的刻意經營,一方面是讀者的心理需求。爲什麼咪蒙要給自己塑造那樣的人設?一個又胖又醜的女強人、老公在家吃軟飯但夫妻感情很好、有一個聰明可愛的兒子、有一個非常糟糕的酗酒父親...這樣的人設有什麼好處?因爲它讓讀者覺得咪蒙和他們一樣,也是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外貌,有不幸的原生家庭但又很幸運的找到了真愛,憑藉自己的努力過上了不錯的生活。然而事實的真相是什麼,幾乎沒有人去關心。咪蒙在文章裏所寫的關於她自己的各種細節,都只不過是她的一面之詞而已,但是沒關係,讀者願意相信。說到咪蒙所傳達的價值觀,爲什麼那麼受追捧?因爲她滿足了讀者(大部分是受教育程度不高、不願意思考的女孩子)對一種良好的自我感覺的需求。這些讀者在顯示生活中也許過得不那麼順心,但是咪蒙的毒雞湯給了他們不需要做出任何改變就可以提升自我價值感的一條捷徑。每次閱讀咪蒙的文章,就像達到了一次顱內高潮。他們只相信那些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而咪蒙,只是把他們願意相信的東西說出來了而已。讀者不用自己去思考,只需要閱讀完之後拍手稱快即可。

我們知道,雞湯之所以爲雞湯,是因爲無論看起來多麼的有道理,多麼的振奮人心,這些語言卻是沒有太多實際上的意義的。雞湯通常是一種正向的暗示,而毒雞湯是反向的暗示,兩者的共同點就是:沒有用。

爲什麼雞湯沒有用?因爲雞湯的作者往往只是從一個特殊的事例推演出一個人人都知道的道理,而給不出任何可以操作的實踐指導。沒有上下文語境,沒有對一個概念完整的定義,沒有前因後果的解釋,沒有適用邊界的對應,雞湯就沒有任何指導意義。而對於讀者來說,如果不能聯繫自己過往的經驗,從而思考出將來自己在做事的時候對應的可量化的改變,即使是有指導意義的文章,對於他們來說也是沒有意義的。

咪蒙之所以那麼火,還不是因爲她的讀者願意支持她。今天註銷了咪蒙的公衆號,過不了多久,她還可以換個馬甲捲土重來。就算沒有咪蒙,還會有其他的雞湯、毒雞湯,仍舊會有很多不思考的人願意成爲他們的粉絲。對於我們這些旁觀者來說,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頭腦的清醒,凡事自己多思考,纔不會被他人牽着鼻子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