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了乏了擡頭看看星空,然後繼續走腳下的路——讀《月亮與六便士》

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一個忠厚老實、素然無味的老實人;一個不可理喻且自私自利的怪人;一個心腸冷酷、不折不扣的奇人;一個爲自由而活、爲夢想而生的偉人;一個最終名揚千史、響徹中外的畫家。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思特里克蘭德如何打破現有生活的桎梏,追求內心所想,最終成爲一代偉人的故事。

他在英國倫敦有一份理想的工作:證券經紀人,有一個溫柔可愛的妻子,膝下一兒一女,在旁人看來多麼溫馨而美滿的家庭。他兢兢業業地埋頭於工作,妻子賢惠持家。這似是很符合現代的思考方式:男人掙錢女人花。

某一天,他突然失蹤了,給妻子兒女沒有留下任何財產,僅僅一張薄薄的信件,沒有解釋,也沒有歉疚。那時便覺得有點懵,他是多麼不負責任,多麼任性。或許當時的我只是在用芸芸衆生中普遍存在的教條模式在思考:既然組建了家庭,甚至有了小孩,作爲一家之主,必須履行相應的責任。

當他在巴黎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時,面對他人的恩惠,他毫不留情的拒絕,並鄙夷不屑。施特略夫,一個充滿愛心的畫家,當思特里克蘭德患下重病,他義無反顧地把他接到自己房間,照顧他的飲食起居。然而,思特里克蘭德並沒有感恩,相反,他跟施特略夫的妻子勾搭成伴,最終還簡接地導致施特略夫的妻子自殺的慘局。

但最終在一座孤島上,他再婚了,他得到了曾經憧憬的自由國度、一直嚮往的自由生活。

第一段婚姻,他像一臺沒有靈魂的機器,爲了滿足妻子兒女的生活而工作着,他逃離了;第二段感情,與施特略夫的妻子-勃朗什的同居,勃朗什企圖用物質的生活模式束縛他,但他義無反顧地回擊,便唾棄而去了;然而,第三段婚姻,與愛塔生活的三年,卻是他真正幸福的時光,最終他選擇留下了。愛塔是一個自力更生的堅強女孩,她充分給與他空間、支持他,沒有物質負擔、精神桎梏。就像書中寫道:“思特里克蘭德畫畫兒、看書,天黑了以後,就同愛塔一起去坐在涼臺上,一邊抽菸一邊望着天空。”多麼愜意安詳的畫面。當有人問他,“同愛塔的時間是否幸福時”,他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她不打擾我,她給我做飯,照管孩子,我叫她做什麼她就做什麼,凡是我要求一個女人的,她都給我了”。或許,這就是他如癡如醉所追求的生活狀態:在一個沒有是非的世界裏不被任何人打擾並做自己喜愛之事。

這篇文章中,令我感觸頗深的並不是他成爲名畫家這件事。畢竟,有些東西,除了努力之外,還存在着一層天賦。愛迪生說:“人的成功1%靠天賦,99%靠努力”,殊不知我們往往忽略了後半句,因爲99%的成功依賴於那1%的天賦,這就意味着有些人在某一領域,不管是智慧上還是能力上,已經優先於他人。

當通讀完整篇文章,思特里克蘭德變得沒有那麼可恨,也沒那麼怪異。他只是比普通人更能敏銳地察覺到自己的所想,並且有無視公衆輿論壓迫的勇氣,以及付諸於行動的決心。這些着實值得我們學習。畢竟一個人“舒適圈”停滯太久,便會逐漸淡化前進的動力。就像書中所寫“這種生活模式給人以安詳親切之感,它使人想到一條平靜的小河蜿蜒流過綠茸茸的牧場,與鬱郁的樹蔭交相掩映,知道最後泄入煙波浩渺的大海中。但是大海卻總是那麼平靜,總是沉默無言、聲色不動,你會突然感到一種莫名的不安”。是啊,這仿如我們的“舒服圈”。

他追求自己所想的行動及決絕的勇氣,的確值得讚揚。但思特里克蘭德的所想要的生活方式,作爲現代人的我們未必能夠唾手可得。大部分的我們都幻想別一樣的生活,但被迫現實生活因素、金錢因素等的影響,只能無可奈何地接受現狀,然後摸索着適應它、接受它,最終習以爲常的活着,常人的世界沒有太多的矯情。

偉人終歸偉人吧!有些超凡脫俗的思想或許我們能夠一知半解,但,作爲滄海中渺小的一粟,有時不得不學會向現實低頭。破釜沉舟的決心,需要你有足夠的資本:“足夠的家財、足夠的優秀、足夠的努力+1%的天賦;亦或一無分文,但是堪稱天才的怪人”。

小說名《月亮與六便士》,便蘊含着整篇小說的主題—理想與現實,月亮是仰望星空時的理想,六便士卻是腳下的現實。

累了、乏了,擡頭看看星空,然後,一步一個腳印繼續走餘下的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