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爆火黑話:吳曉波預言的私域流量,比你想的還簡單

文/野生的獨孤菌

吳曉波曾經提出,“私域流量”將是2019年的新風口,真是被他言中了。

這是繼“增長黑客”、“流量池”、“裂變”之後,又一個風靡營銷圈、運營圈乃至互聯網圈的詞彙。

不過,“私域流量”會火,並非因爲吳老師的預言,最可能的是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增長焦慮,主要表現在獲客越來越難、流量越來越貴、線索越來越假,這是所有通過線上渠道獲取流量的企業,都面臨到的三個問題。

比如,通過在BAT等大平臺花錢買量,發現質量差,轉化難;利用搜索引擎的競價排名進行獲客,導致成本越來越高;在某平臺花錢推廣獲取線索,打電話發現90%是空號,等等。

第二個原因,則是社交紅利,並以此建立商業模式,典型的是赴美上市的拼多多和雲集。

可以看出來,“私域流量”概念火爆的背後,既有企業焦慮,也有賽道風口,而最關鍵的在於,我們如何正確看待“私域流量”這件事,以及此概念的本身。

所以,本文嘗試回答三個問題:什麼是“私域流量”?哪些是“私域流量”?怎麼玩“私域流量”?

一、什麼是“私域流量”?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知道和它相對的一個概念——“公域流量”。所謂“公域流量”,就是人人都可以用的流量,但要付出一定成本,而且不一定可持續。

具體到實際對象,則是線下流量以及BAT等幾個互聯網流量大戶,尤其是後者,比如微信、QQ、天貓、淘寶、百度、抖音、快手、微博、京東、今日頭條、拼多多等,以及領域相對垂直但也擁有充沛流量的平臺,比如知乎、簡書、寶寶樹、小紅書等。

那什麼是“私域流量”?所謂“私域流量”,就是基於“公域流量”平臺的可控流量池。

我們以微信舉例,對於微信整個生態來說,10億活躍賬號就是“公域流量”,對於每個單獨的微信公衆號、微信羣以及微信個人號,它們的粉絲、羣友、好友就是“私域流量”,因爲這些可以由擁有公衆號、微信羣、個人號的人自主運營和維護。

所以,“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的關係可以用下圖來表示:

可見,“私域流量”與“公域流量”相比,有很多優勢,其中最大的就是擁有控制權,只要不觸犯“公域流量”平臺的規則底線,就不會再受到掣肘,而這樣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獲客成本。

爲什麼這麼說?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

假如你花幾百塊投百度關鍵詞才能獲得一個線索,可是卻沒有被轉化,而你通過搜索優化把流量引到了微信個人號,通過精心運營,獲得了不錯的轉化,如果粗略計算一下,前一種方式獲客需要幾百塊,後一種方式沒花錢。

所以,爲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大力追捧“私域流量”這個概念就不足爲奇了,因爲它存在的目的就是幫助大家低成本地將流量變成客戶

二、哪些是“私域流量”?

既然“私域流量”這麼有用,都有哪些具體的形式?這還需要從“私域流量”的本質說起。

所謂“私域流量”的本質,是指對用戶關係的管理,因爲“私域流量”是可控的,這意味我們和用戶的關係可以是相對緊密的和相對疏離的,也就是說,這個關係可以分成不同的層次。

1、最淺層:粉絲

最淺層次的“私域流量”是公衆號、微博、今日頭條等社交賬號上的粉絲,這是最初級的“私域流量”,也是信任關係最淺的“私域流量”。

粉絲型“私域流量”,其接受的信息往往是單向的,靠運營者持續單向輸出來維持留存,內容越符合粉絲口味,轉化效果越好,這也是微信公衆號(主要是訂閱號)等的運營邏輯。

2、中間層:社羣

比粉絲更深一層的“私域流量”是社羣,即同一個微信羣、QQ羣,彼此至少是羣友關係,不一定是好友關係,但彼此是通過某種方式聚合在一起,並圍繞某一同好相互交流。

社羣型“私域流量”,其接受的信息是多向的,信任程度要高於粉絲,並且通過基於社羣的持續運營比如羣活動、羣討論、羣直播等,提升轉化效果。

3、次深層:好友

比社羣還要更深的“私域流量”類型,是好友關係,主要是微信好友和QQ好友,因爲這兩個是目前中國最主要的即時通訊工具,幾乎每個人的社交關係都沉澱在上面。

好友型“私域流量”,是目前討論最多的“私域流量”類型,主要原因是它的信任程度最高,轉化效果最好,畢竟好友間是可以直接且經常對話,容易相互信任,只要保證精細化運營,經常性推薦產品,就有很不錯的變現。

4、最深層:CRM系統

“私域流量”層次的高低,是由信任關係決定的嗎?筆者最初的答案是肯定的,但隨着實踐越來越多,觀察的對象越來越多,發現決定“私域流量”層次的並非是信任,而是對關係管理的強度,從這個角度上來說,CRM系統是最深層的“私域流量”。

官方網站、獨立app、微信服務號、小程序、個人店鋪、個人號及社羣運營工具等,都有CRM系統記錄着用戶從瀏覽、註冊、登錄、預約、使用、付費等一系列行爲數據,並根據這些數據以及用戶信息進行標籤自動化管理,可以做到千人千面的個性化運營與營銷,是這個流量焦慮的時代最好的轉化利器。

所以,“私域流量”的類型主要包含四類,並且依據層次關係可以得到這樣的排序:CRM系統>好友>社羣>粉絲

三、怎麼玩“私域流量”?

前面提到過,大多數人頻繁提及“私域流量”,是爲了解決獲客、變現、增長等問題,而實現它的核心,是想辦法利用起“私域流量”來達成這些目的,具體該怎麼做?

1、找到適合“私域流量”的產品

什麼樣的產品適合“私域流量”?這需要從“私域流量”的特點說起,有人曾這樣總結過:

高客單價:因爲需要維護用戶關係,必然付出更高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自然需要高價。

高復購性:讓用戶持續購買,是維護關係的核心前提,產品無需復購,“私域流量”基本無用。

高話題性:購買不是與用戶建立關係的唯一方式,讓用戶參與到產品本身,也許更有意義。

那麼,什麼樣的產品符合“私域流量”的三個特徵?其實有很多,美妝、教育、保險、餐飲、醫美等等,都適合用“私域流量”的思維去運營。

某在線教育公司,用了十幾個月的時間,從A輪融資直接做到赴美上市,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的產品爲k12在線大班課,典型的高單價、高復購、高話題,非常適合“私域流量”進行運營。

比如,覆蓋從幼小到高考的整個階段,天然具備復購可能;標準化程度低,形態爲“內容+服務”,需要投入較高成本;場景上,學生可以相互競爭,家長可以口碑傳播,話題性很足。

所以,基於k12產品的“三高”屬性,其設計了下圖的“私域流量”運行邏輯。

從此圖可以看出,將“公域流量”(微信、頭條、抖音等)轉變爲“私域流量”(微信號、微信羣),並由適合“私域流量”的產品(k12在線課)做承接,是其實現增長的核心。

那麼,如何具體落地“私域流量”的運行邏輯?

2、確定沉澱“私域流量”的核心載體

落地的前提是確定“私域流量”的載體是什麼,而對於真正想通過“私域流量”實現穩定獲客的人來說,微信個人號與基於CRM系統的app、服務號、店鋪等是唯二首選,至於原因已在第二部分有所闡述。

其實,CRM系統更過地被企業所應用,偏產品技術範疇,對於做運營人來說,微信個人號是接觸最多的,也是更容易被玩轉的。

筆者曾看到一位從事線下教育的運營者,以個人號作爲“私域流量”的核心沉澱載體,爲線下門店累計精準引流10萬+,單天變現2萬。

再比如知名營銷大V“刀姐doris”,她也曾舉過完美日記的例子,後者就運用“私域流量”玩法,打造微信個人號KOC(素人博主),在2018年的雙11中脫穎而出,成爲彩妝黑馬。

更誇張的,是很多擅長玩流量的組織,如羊毛黨、微商、灰黑產等,也開始研究“私域流量”,它們將個人號進行包裝、利用,低級一點的操作是製造焦慮、“割韭菜”,高級一點則是養號、刷單、薅羊毛,進行灰黑產生意。

當然,這些是“私域流量”的錯誤玩法,不要使用。

其實,以上只是爲了證明微信個人號做爲“私域流量”陣地的作用,所以,只要基於微信個人號爲核心設計運營策略,就能有效獲客和變現。

3、設計“私域流量”具體的運營策略

“私域流量”的運營策略,具體來講是根據某種模型明確每一環節大概的運營動作,而“私域流量”的運營環節,大概經歷這樣幾個步驟:引流->裂變->轉化->成交->復購

接下來以個人號爲例簡述這幾個環節可以執行的運營動作。

(1)引流環節

首先設計引流產品製造某種不對稱,引發需求,然後再用投放向“公域流量池”進行採集,其次是打磨文案邏輯,包括視頻腳本,比如通過抖音引流到個人號,就需要對短視頻反覆拍攝,不可能隨便拍一下說一句“大家來加我”就over了。

(2)裂變環節

最關鍵就兩件事,一個是梳理裂變路徑,一個是邀請雙方的激勵方案設計,前者的核心是形成閉環,避免流量鏈條斷裂,最好由個人號做閉環的首尾端,後者則注意激勵是否有吸引力,以稀缺和超值爲主要原則,避免影響指數增長效果。

(3)轉化環節

爲保證最大化釋放個人號好友的購買潛力,需要進行社羣搭建,集中運營這些“私域流量”,而在社羣搭建完畢後,需設計一系列以激活爲目的的活動,比如直播、打卡、接龍、秒殺、發券等,引發高潮,爲成交環節做鋪墊。

(4)成交及復購環節

激活後的”私域流量“在社羣內會完成一部分轉化,更多的需要以私聊、朋友圈劇本等形式實現成交和復購,比如對所有好友進行標籤化管理,通過交流精準定位需求,以及提供反饋、答疑等個性化價值服務,建立信任,創造變現的可能。

至此,只要上述環節的運營策略完成落地,加上對私域流量載體(主要指微信個人號)進行針對性的定位改造(比如以專家形象在朋友圈分享乾貨及點評),“私域流量“就可以實現對獲客、變現、增長的服務。

總結

總的來說,“私域流量”是新瓶裝舊酒,無論是從概念分析,還是到運營落地,只要細心就會發現,其中的很多事情一直都在做,只不過從沒被像現在這樣重視起來。

但是,我們依舊要合理看待“私域流量”爆火這件事,任何突發事件的背後,都藏着人們未看到的某種趨勢,如果錯過了,還挺可惜的。

所以,本文儘可能地爲大家還原了“私域流量”的本質以及運營機理,以期能有一點點幫助。

最後整理一下本文的核心觀點:

“私域流量”是相對於“公域流量”的概念,特點是自主、可控;

“私域流量“的本質是用戶關係管理,分四個層次,即粉絲、社羣、好友、crm系統;

玩轉“私域流量“只需要做到三件事:尋找合適產品,確定核心載體,設計運營策略。

作者簡介

獨孤菌,知名k12公司資深運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鳥哥筆記、PMCAFF認證專欄作家,運營研究社專欄作者,野生運營社區合夥人,裂變研究者,運營老司機,教育行業觀察家。

歡迎搜過並關注公衆號:野生運營社區(id:dugu9bubai)

歡迎搜索添加個人微信:solitude900(備註簡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