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進階|【第8周8.2】秒搜:一秒找到你想要的資料

音頻鏈接:喜馬拉雅|時間管理進階
音頻文稿:

大家好,今天要開始一個我的特別本領,秒搜。

有研究數據表明,一個人每天一小時在找東西,證件、密碼、發票、聯繫方式、合同、各類信息等等,一輩子花在找東西上的時間,加起來平均長達3年!也就是36個月,約合1095天,大約26297小時。

時間何其珍貴,但是我們很多人卻把這些時間浪費在了找東西上。

這裏的“東西”分爲兩類:

一類是信息資料,可以讓我們電子化管理的,例如:各種賬戶密碼、各種證件、各種合同、票據、筆記等等,這類“東西”如果不妥善管理,在需要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能及時找到它!

反覆重複勞動的時間不說,心裏還添堵。而且密碼丟失、證件丟失都是很可怕的事情,耽誤眼下的事不說,光是個人信息泄漏就能讓我們蒙受不可估量的損失。

另一類是實際物品,需要我們用大小容器進行收納管理的,例如:孩子的玩具、各種電器的數據線充電線等等,這些常用的不常用的物品,如果不用科學的方法管理,那麼到要用時一準兒找不着,這樣造成同一功能物品反覆購買,豪宅變倉庫,自己每天生活在垃圾堆裏。

今天我們主要想講第一類“東西”,也就是信息資料的電子化管理。

我信奉“一次搞定,終身受益”的原則,然後研發出了這個神奇的“秒搜”系統。

下面我就分兩個部分來講解這套系統:

1、秒搜的四個原則
2、我的使用示範

一、秒搜的四個原則

這裏要遵循四個原則:使用頻率化、位置固定化、目錄化、電子化!

我們挨個兒來解釋這四個原則:

1、使用頻率

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則,也就是我經常說的近細遠粗。

我的精力、時間、資源都有限,我們只能管理少量的重要事物。

但很多人在放東西的時候,習慣按東西的屬性或類別進行存放,這樣放置有個問題是:使用不方便!因爲按照屬性和類別放,有時候我們經常要用的資料就和一些同類不成品、垃圾、以及歷史資料放在一起,摞在一起是我們最經常的做法,使用時只能到處亂翻,時間久了就找不到了。

所以爲了使用時的高效率,我建議把信息資料按照“使用頻率”進行歸類存放。經常使用的我們精細化管理,越精細越便捷越好,越不經常使用的依次可存放在抽屜、庫房甚至丟棄送人。

日常與非日常是第一級分類。日常還要更精細分類,其他儘可能少花精力、時間管理,不分類集中存放。

2、位置固定化

就像你住的地方有準確的位置,在辦公室裏也有明確的工位一樣,一份資料進入“秒搜”系統,要做到有名有家,有名字有位置。有清晰準確的存放位置,一旦放好輕易就不能挪動,固定位置,使用幾次,就能夠在大腦建立清晰牢固的記憶,就能確保我們在需要時,快速有效找到它。

建議對文件實物類進行命名,同時在前面加上拼音,然後按照拼音排序,用同一規格的文件夾按照A-Z的順序存放。對於物品類,因爲大小不一樣,可以用各類大小容器集中保存,命名,然後建立目錄索引。

家人、同事或是項目接手人,都可以快速瞭解這個系統,讓協作趨向自動化,獲得資料不需要多問。

3、目錄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爲什麼書籍、產品使用手冊、字典、圖書館、倉庫等等都會設有“目錄”?其實,“目錄”就是紙質實物系統的“檢索”工具,它的功能就是讓你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不是用翻。

所以想要實現信息的“秒搜”,建立起完備的目錄系統是關鍵!我的做法是通過搭建不超過三個層級的目錄,對資料的進行編碼,基本就可以實現資料的一秒找到。

所以,對於重要的常用的信息與資料,你需要養成這個習慣,拿到信息與資料,想着以後會不會經常用到,會怎麼找,那就怎麼存。

4、電子化

電子化的好處就是可以上傳雲端,移動管理,快速搜索,使用或者分享。非日常的實物信息資料不建議電子化,只需要對日常頻繁使用的電子化。但是對於目錄務必做到電子化。

電子化可以通過各種手段,拍照掃描是一個重要的手段,然後存放在印象筆記或者堅果雲、蘋果雲、谷歌雲當中,如果更精細化管理可以尋找更精細的工具管理,例如密碼就是可以用1password。

二、我的使用案例示範

下面以我製作喜馬拉雅這個《時間管理進階》節目爲例:

我們的其中一個秒搜系統是“印象筆記”,本章節第四篇我推薦更多的效能工具,符合我們易效能時間管理的許多理論原則。

首先,我們看節目文稿裏的截圖,鏈接、目錄、列表,可以看到我們這個喜馬拉雅節目的資料管理,裏面有一條一條各種各樣的資料,有節目正文,有參考資料,還有節目相關協議等等,通過編碼、文件命名、目錄、附加代碼進行管理,文件命名就是標題,前面加上數字型編碼0801、0802、0803等等可以排序,並且和節目的目錄對應,這是第八週(也是第八章)的內容第一節、第二節和第三節。查找的時候,一種是標題排序,另外一種搜索0801這樣的格式就可以快速找到了。

當我拿到例如【0801玩轉新工具探索:點、問、搜】這期節目的文字稿,然後錄音完成之後,就會在這期節目的標題前面加上一個“Z”,表示歸檔、歷史資料。用Z是爲了按照標題排序時會排到後面去,這樣在前面就是目錄以及還未錄製的0802。

因爲有很多其他的課程,所以我們建立,更高一級的目錄,K課程,同時把“喜馬拉雅爆款課”名字前面加上X,就形成了“K課程-X喜馬拉雅爆款課”這樣的項目名稱,在長時間使用熟悉了之後,就可以直接用“K-X喜馬拉雅爆款課”來表示了,實在非常方便。

如果完成以後,就是在前面加上Z2018K-X喜馬拉雅爆款課,來表示項目歸檔、歷史資料。如果你的常用資料足夠多,還可以建立更高一級的目錄,爲所有的K課程建立一個大目錄,然後把所有相關文件移動進去。

你可以用這個方法,循序漸進建立所有系統。一開始使用時,建議項目目錄內的具體筆記文件的名字,老老實實,加上項目名稱,有助於在移動式攜帶項目屬性,例如在“0801玩轉新工具探索:點、問、搜”前面加上“X喜馬拉雅爆款課”,即變成“X喜馬拉雅爆款課0801玩轉新工具探索:點、問、搜”,熟悉了加上X,變成X0801,不需要移動文檔時就可以省略X。數字的好處是永遠會排在最前面,歸檔時加一個Z就會按照Z這個系統+數字排序。但對於非清晰目錄的資料,加上字母+主題可以才能起到排序的作用。

對於標題的進階玩法,是在文件標題上加上日期、人名、地點,這樣很有好處。在這裏不一一演示。

那麼今天的“秒搜”技能你學會了嗎?還不會的話,課後作業你一定要做:跟着我們本期節目的【隨堂練習】動手操作一下吧!

本期節目就到這裏,我們下週再見!


【隨堂練習】KM工具練習

音頻鏈接:喜馬拉雅|時間管理進階

我建議找到一款你經常用的KM工具,也就是知識管理的工具,來嘗試建立秒搜的練習。

比如說,你選擇印象筆記,建議做兩個方面的工作

1、建立整體的目錄結構,加上正文不超過三級,也就是目錄兩級。在印象筆記中,就是筆記本組和筆記本。我建議按照正文我的例子,來參考建立。

2、你找出你最經常使用的一個筆記本,按照正文中我的例子,整理所有的標題。如果可以花10分鐘整理一下, 整理完你一定會特別有成就感。

3、如果在使用中,你發現會經常用到的,養成馬上建立目錄+標題的習慣,同時順手整理一下,這樣年長日久,你的知識系統就會被逐步建立。

4.強調一個原則,你不需要整理所有的資料,對於不經常使用的,只需要修改筆記本的標題,從整上來說,整個目錄要整齊有序。對於經常使用的,我們才需要進行筆記本的筆記的整理。

一旦你建立了有序的感覺,你會投入更多精力去完善更多的日常範圍。事實上,隨着能力的提高目標的加大,我們永遠不可能整理完所有的資料,但是也沒有必要。

那我們今天的隨堂練習就到這裏,記得一定要去做,加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