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進階|【第9周9.2】高效能人士的精力管理

音頻鏈接:喜馬拉雅|時間管理進階

音頻文稿:

大家好,能跟着節目的更新一起走到現在的朋友很了不起。

我一直強調“高能要事”這個理念,每天自己高精力的時候,做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促使自己在人生關鍵的領域裏最快速地出重要的成果。在計劃的模塊,我們解決了如何尋找人生的方向,進而在執行的模塊,找出每天工作的重點並高能時刻完成它們。

今天的主題是高能的“能”字,即如何進行精力管理。

接下來,我們從三個方面進行拆解:

一、時間管理的基礎是精力管理

精力,其實就是人體內的能量,它是一個動態變化的系統,就像花開花落、月圓月缺,人的精力狀態也有波峯和波谷,有時候精力充沛、精神亢奮,有時候情緒低落,甚至萎靡不振。

精力有高有低,正向負向,構成高正高負低正低負四個象限。

在精力高時,我們的自控力就好,基本就能做到按計劃行事,並且能夠保持心態平和,願意與人共享;而當精力低時,我們的自律能力就差,自信心就弱,就容易陷入拖延、焦慮、沒耐心、煩躁、沮喪、沒幹勁兒、無精打采的Low狀態裏。

正負向是精力的質量,正向的精力,我們積極主動,願意推進事情的進展;負向的精力,我們就悲觀厭世看淡人間,拖延、焦慮。

精力的高低指的是精力的數量多少。當精力消耗之後,如果不及時補充到位,就像如果你每天都高強度工作,長期加班熬夜,承受了太多的壓力,卻不及時想辦法排解和補充精力的話,當身體的蓄水池水量耗盡,精力透支直至衰竭,那時我們就面臨一個可怕的詞:猝死。

所以說,精力管理是我們成爲高效能人士的基礎技能,精力的消耗與補充,以及積極正向管理是核心關鍵。

二、精力管理的本質是一張一弛

因爲人體的精力狀態會不斷髮生變化,所以我們做精力管理,其本質就是根據自己當下所處的精力狀態,合理地安排自己要做的事,以高能要事、張弛有道爲原則。

北魏《齊民要術》中提及“作物輪作”的理念,它指的是在同一田塊上有順序地在季節間和年度間輪換種植不同農作物的方式。例如一年一熟的大豆→小麥→玉米三個輪作。

輪作的好處是“用地養地”,通過間錯着種植不同的農作物,讓土地裏的各種礦質元素能夠不斷地被補充、被消耗,不至於使土壤內的某一礦質元素因長期種植某類植物而被消耗殆盡。

我們的精力管理原理就恰似這“作物輪作”,如果我們長時間持續同一項工作內容,很容易就會產生疲勞,而如果把不同的工作類型按照自己精力的高低間錯安排,例如:

1、抽象與形象間錯着:例如學習英語2小時覺得累了,你就可以用畫畫來調整自己的狀態。

2、從不同的角度研究問題:例如枯燥的長篇鉅著讀不下去,那你可以嘗試從中間有趣的地方讀起,或者跳着讀,倒着讀等等。

3、動靜交替:例如在寫文章的過程非常緊張,這樣的狀態一定持續不了多久,覺得累時可以調整思路,去查找一些相關的圖書資料。

4、體力與腦力交替:當我們專注研究某一事物感覺到疲勞時,可以去戶外散散步做爲放鬆。

5、工作和娛樂交替:例如緊張工作的間隙,我們可以去看看電影,聽聽音樂做爲生活的調劑。

春耕秋收夏長冬藏,動靜有序,張弛有道地科學使用我們的精力,我們自己的這塊精力田,這個精力蓄水池就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和維護,這樣就讓我們不至於精力損耗過度,也不會是瞎忙碌。

自然有四季的變化,我們的生活節奏也應該一張一弛,好好工作的同時也要好好休息,我每年的時間安排就嚴格遵循了這個精力管理原則:在平時的工作中我滿世界地飛,但是每逢節假日期間,例如中秋、國慶、孩子的寒暑假、家人生日、重大活動等等,我一定會事先把時間預留出來,然後回家陪伴家人度過。在家休息期間也抽出時間斷網,並且接送上學放學、陪伴孩子早睡早起。

我也知道:目前絕大多數朋友是“損耗有餘,而補充不足”,所以下面我要來講講精力的補充方法。

三、精力補充的兩個關鍵

想要獲得更旺盛的精力來迎接人生中的挑戰?必須在生活方式中管理精力。

精力管理首先要管理自己的身體和情感兩大關鍵.

第一:是身體的能量

首先,必須養成人生的三大基礎習慣來提升身體的能量:早睡早起、運動健身和健康飲食!這部分對於經常聽我節目的聽衆非常熟悉,這裏簡單強調一下新的內容。

1)早睡早起

固定作息,確保睡眠時長和睡眠質量是我們獲得高精力的基礎保障,是重中之重!

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不好對我們的精力狀態和精神面貌會有多大的影響,就單說這古今中外的許多名人和偉人,例如:美國的富蘭克林和科比,中國的曾國藩以及無數成功人士,在早睡早起這方面作出的好榜樣,我們就能知曉:這個習慣值得我們所有人擁有!我會在下期節目中爲大家做系統的講解。

2)運動健身

有人說“生命在於運動”,也有人說“長壽在於靜止,你看那萬年的烏龜”。研究表明,在日常生活中加入適量的運動,可以讓我們擁有更旺盛的精力。

曾經有“跑步百利唯傷膝蓋”的說法給了很多人不跑步的理由。我今天順便強調一下,國際上久負盛名的醫學權威期刊《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明確指出,過量跑步和不跑步的人,比健身跑步者患關節炎的機率都高出很多。

該雜誌對12萬人的研究發現,休閒健身式跑步者中,只有3.5%患有膝關節炎和髖關節炎。久坐者和從未參加跑步的人爲10.2%。職業運動員比率最高爲13.3%。

研究人員指出,堅持健身跑步10年、15年甚至更久,是一項健康鍛鍊,對膝蓋和髖關節有益,並建議每週跑量的上限爲92公里。

我自己也一直都爲了身體健康而堅持鍛鍊,堅持一週跑步3次,三年來,在每一期線下1階時間管理課的第二天早上,我都會帶領本班同學晨跑,教會他們輕鬆完成5公里的祕密,大家因此愛上跑步,養成跑步的習慣,減肥瘦身20-30斤比比皆是。

還組織易效能員工和學員跑半馬和全馬。如今不光是我,我帶動的學員已經在全球各地的許多城市成立了“易效能晨跑團”,每週一起跑步。

3)健康飲食

不注重飲食,不僅僅影響健康,還影響身材,也會影響精力。

如何讓自己每天都能從飲食上獲得充足的能量補充,讓自己吃得健康,補充能量,還不容易囤積發胖,是精力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我在葉武濱時間管理100講分享過健康飲食3333+飲食原則,如果沒聽過的聽衆可以去找出來聽一下。

這裏,除了飲食的順序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草、四個1之平衡和食物加工“紅黃綠燈”,我還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一天活動消耗進行飲食,如果你今天要面臨很多挑戰,有很繁重的事務要處理,那麼你可以在早餐和午餐的時候適當地多吃一點,吃好一點,以確保自己有足夠的能量;而如果你今天在家休息,那麼你就可以選擇輕斷食,以清空身體裏的毒素。

第二,不可忽視是我們的情感

當你已經成功養成了這人生三大基礎習慣:早睡早起、運動健身和健康飲食之後,你可以通過培養積極快樂的情感力量,來提升精力的正向力量。精力有高低和正負。身體的能量影響能量的高低,情感的力量影響能量的正負。

據調查,人在積極快樂的情感中,大腦會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益性激素讓人心緒放鬆,產生快感,這種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狀態,可使人體各機能互相協調、平衡,促進精力旺盛。

三個方面,可以改善與提升:

1、我推薦大家養成冥想的習慣,靜下來,我們就可以心平氣和。不難發現,無數成功人士熱衷靜坐與冥想!這也就是易效能精力管理3+1中的那個“1”。研究表明,冥想有助於我們提高自控力,改善拖延症,整理思緒,放下焦慮,放鬆身心,培養積極的情緒。

我自己經常進行正念冥想,飛機上、車上,午休和晚上睡前,讓我補充精力,得到休息,夜晚回顧一天的美好然後安然睡去。我也在本期節目的【隨堂練習】中放入了一段易效能專屬的冥想練習音樂,大家可以跟隨它,先行感受一下冥想的魅力,在緊張工作之間,來這段10分鐘的冥想,會讓你放鬆再次充電。

2、我經常強調服務的人越多效能越大,其實“助人爲樂”,研究人員發現,給予別人“物質上”的幫助,能使致死率降低42%;給予他人精神上的支持,能使致死率降低30%。

因爲與人爲善,常做好事,心中會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愉快感和自豪感,進而降低了壓力激素水平,促進了“有益激素”的分泌。精神病流行病學專家甚至說:養成助人爲樂的習慣,是預防和治療憂鬱症的良方。

3、美國有兩位心理學教授積20年的研究發現:影響情感的決定性因素中,排第一名的是良好的“人際關係”。他們說,人際關係可能比水果蔬菜、經常鍛鍊更加重要。

人際關係不僅包括和朋友的關係,還包括和家人的關係。因此,家庭和睦、與朋友相處愉快是人生贏家的祕訣之一!相處愉快來自於:讚美、幽默、微笑、尊重、禮讓、隨和、包容、寬恕、體諒、同情、忠誠、傾聽等因素。

只有這樣,我們纔會收穫別人的友善,心情也會更好哦!因此,決定人精力水平的不僅僅是吃和運動,還有愉快的心情和積極的心態!

總而言之,時間管理的基礎是精力管理,精力是一個有生有滅,不斷更新,不斷交替循環的動態系統,而精力管理就是掌握自身的精力變化規律,然後按照高能要事張弛有道的原則進行行動安排的藝術。這個藝術人人都可以習得,然後爲自己成爲一個真正的高效能人士打下堅實的基礎。

那麼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裏,我們下期再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