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每天聽本書|《溝通的藝術》

音頻鏈接:得到|每天聽本書
音頻文稿:

關於作者

這本書由美國的羅納德·B·阿德勒和拉塞爾·F·普羅科特合著。阿德勒是專注於溝通研究和寫作的學者,他的著作主題涉獵極爲廣泛,涵蓋了商務溝通、公共演講、小組交流以及社交技巧等方面。普羅科特是北肯塔基大學教授,1990年在一次溝通學會議上與阿德勒相識,多年來,他們圍繞溝通這個主題廣泛地撰寫文章,各處演講,併合作出版了多種教材,在溝通研究領域提出了許多新鮮的理念,是該領域研究的先行者。

關於本書

《溝通的藝術》從“看入人裏”“看出人外”“看人之間”三個層面,探討了自我因素、語言和非語言、人際關係等因素與溝通的關係,並介紹了許多溝通的策略和技巧,是一本教你如何把話說得藝術,如何跟他人進行有效溝通的學習手冊。

這本書最早出版於40年前,到今天已經再版了14次,擁有超過200萬的讀者,並被全球多所大學指定爲專業教材用書,是暢銷書中的“常青樹”。

核心內容

本書的核心內容是:溝通是一門藝術,想要獲得的良好溝通效果,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要從三個層面探尋溝通的奧妙。

第一個層面是自身因素。

溝通會受到自身因素影響,比如自我概念會使人在溝通中做出防衛姿態,不接受別人的建議;知覺偏差有可能形成刻板印象,造成對別人的誤解;情緒表達不到位會讓別人無法準確理解你,影響溝通效果。

第二個層面是溝通媒介。

語言和非語言等溝通媒介對塑造溝通關係具有重要作用,比如語言可以塑造別人對我們的印象,反映我們對別人的態度以及增進我們與他人的關係。

第三個層面是溝通氛圍。

所謂溝通氛圍,指的是關係當中的情緒氛圍。溝通氛圍好,溝通效果好;溝通氛圍差,溝通效果也差。而溝通氛圍的好壞,主要取決於肯定信息的多少和對方是否處於心理防衛的狀態。

基於這個三個層面,我們可以有針對性的運用12個技巧促進溝通,成爲溝通的高手。比如適當地自我坦露、知覺檢核、擴充情緒詞彙,以及合理運用高權力和低權力語言、用描述式溝通代替評價式溝通等。

前言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爲你解讀的是《溝通的藝術:看入人裏,看出人外》,這本書的中文版大約63萬字,我會用大約26分鐘時間,爲你講述書中的精髓:如何與人有效溝通,有哪些技巧能夠幫助人們成爲擅長溝通的高手。

相信你從書名就可以聽出,我們今天講的這本書,說的就是溝通。作爲人類最基礎的能力之一,溝通發揮着增進人們認識瞭解、促進社會協調運行的重要功能,是人們連接彼此、瞭解彼此的必備技能。然而,練好這項技能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爲不會說話、不擅長溝通等問題苦惱,遭遇到了雞同鴨講、對牛彈琴等一個又一個溝通困局。

《溝通的藝術》,就是幫助你練好溝通技能、打破溝通困局的一本書。這本書從看人入裏、看出人外、看人之間三個層面,探討了自我因素、語言和非語言、人際關係等因素與溝通的關係,並介紹了許多溝通的策略和技巧,是一本教你如何把話說得藝術,如何跟他人進行有效溝通的學習手冊。

這本書最早出版於40年前,到今天已經再版了14次,擁有超過200萬的讀者,並被全球多所大學指定爲專業教材用書,是暢銷書中的常青樹。

這本書由美國的羅納德•B•阿德勒和拉塞爾•F•普羅科特合著。阿德勒是專注於溝通研究和寫作的學者,他的著作主題涉獵極爲廣泛,涵蓋商務溝通、公共演講、小組交流以及社交技巧等方面。普羅科特是北肯塔基大學教授,1990年在一次溝通學會議上與阿德勒相識,兩人就使用故事片作爲教學用具達成了共識。多年來,他們圍繞溝通這個主題廣泛撰寫文章、各處演講,併合作出版了多種教材,在溝通研究領域提出了許多新鮮的理念,是該領域研究的先行者。

介紹完了書的概況和作者的基本信息,下面我就來詳細爲你介紹這本書的內容。本書主要包括三個部分:

一、看人入裏,自身因素是如何影響溝通的;
二、看出人外,語言和非語言等媒介對溝通會產生哪些影響;
三、看人之間,我們該如何營造好的溝通氛圍,塑造良好的人際關係。

下面我們來逐一介紹。

第一部分

先來看看自身因素是如何影響溝通的?我們又該如何應對這種影響?在介紹這部分之前,我們先來談一個問題,什麼是溝通?

根據《辭海》的解釋,溝通這個詞最早源於《左傳》。《左傳·哀公九年》中記載:“秋,吳城邗,溝通江淮。”意思是魯哀公九年的秋天,吳國在邗國建城,開鑿溝渠使長江和淮河連通在了一起。

溝通在這裏面的意思,就是挖溝使兩水相通。隨着語義的變遷,溝通逐漸被用來泛指使兩方相連通。而到了今天,溝通已經變成了交際學的專業術語,指人與人之間、人與羣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

從《左傳》到今天的交際學,溝通的含義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其中最顯著的變化,就是溝通的主體從江河裏的水,變成了社會中的人。水無定形,溝往哪挖,水就向哪流。

但人卻不同,不僅具有主觀能動性,而且性格千差萬別,同一件事情,不同人的主觀感受、處理方式都可能不同,甚至可能完全相反。人的這些特性,使溝通從簡單形態變成了一個複雜過程,涉及的因素也越來越多。以前讓水系溝通,挖好渠道就行了。現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不僅要搭建渠道,還要考慮主體的影響。

那麼,有哪些自身因素會影響溝通呢?作者在書中介紹了。

第一個是自我概念。

所謂自我概念,就是指你對自己的認知,也就是你認爲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比如,你認爲自己聰明、美麗、勇敢,或者認爲自己蠢笨、醜陋、懦弱,這些都屬於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具有兩個特徵:

第一,自我概念是主觀而不是客觀的,因此不一定準確。

也就是說,你對自己的認知都是你認爲的,不一定是符合實際的。就像你明明長得很好看,卻因爲兒時小夥伴們的玩笑一直覺得自己丑一樣。

第二,自我概念抗拒改變。

這指的是,自我概念一旦形成,我們就傾向於堅持並維護自我概念,不會輕易改變。自我概念的這兩個特徵,導致了我們在與他人的溝通交流中,會更容易接受那些符合自我概念的觀點,而拒絕那些與自我概念相違背的觀點,哪怕自我概念是錯的。就像我們向別人尋求建議,不管他說的多有道理,但只要是跟自己認爲的不一樣,就很難聽得進去。在這種情況下,溝通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

第二個對溝通有影響的自身因素是知覺。

這個知覺,並不是指我們身體的感覺,而是我們對外界的人、事、物的感受和認知。由於獲取信息、生理因素、文化習俗和社會角色等方面的不同,每個人的知覺也存在差異。

比如,一個老師對學生們很嚴厲,學生們會認爲他是個古板的老學究;但下班回到家後他對女兒溫柔體貼,他的女兒認爲他是個慈愛的好父親。這種知覺差異,會使我們對同一事實的理解不盡相同,進而影響我們溝通的方式。

具體來講,我們每個人都習慣於根據自己的知覺,將其他人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比如按照外貌將人分爲美或醜、胖或瘦;按照職業將人分爲學生、商人、政府官員;按照性格將人分爲樂觀開朗的、純真善良的、冷漠無情的等等。

這種分類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們與人溝通的方式。比如你將某個教授歸類爲友善的,你也會用更加友善親切的方式向他請教問題;如果你將他歸類爲壞脾氣的,那你會用更加小心謹慎的方式與他溝通。

在依據知覺對別人進行分類歸納的同時,我們還習慣於按照不同的分類模型對別人進行預測。

比如,提到教授,我們會想到溫文爾雅;提到運動員,我們會想到身形矯健;提到演員,我們會想到多才多藝。適度地運用這種方式並無不妥,但如果過度地使用分類系統對其他人進行歸納和預測,很可能會與事實造成巨大偏離,形成對某類羣體的刻板印象。比如我們認爲新疆人都能歌善舞、山東人都千杯不醉、北京人說話都帶兒化音、湖南人吃飯都離不開辣,其實都是一種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存在,在很多時候會造成溝通障礙,甚至加深兩個人之間的分歧。這是因爲,一旦我們陷入了某類刻板印象,爲了支持自己的判斷,我們會蒐集一些孤立單一的事件或者行爲作爲例證。

例如,當男女發生爭執時,他們通常只記得那些符合對方性別的刻板印象的言行,並以此爲依據來反駁對方。就像男的說:“這點小事你總抓住不放,說起來沒完沒了,女人就是小氣!”而女的說:“這點小事說這麼多次你都記不住,男人就是粗心!”這樣的溝通,顯然是起不到任何積極作用的。

最後一個影響溝通的自身因素是情緒。

簡單說,能否在溝通中合理且清晰地表達情緒,是影響溝通質量的關鍵之一。良好的情緒表達,會促成良好的溝通結果。而粗暴的情緒表達,會阻礙溝通的進行。

既然自我概念、知覺和情緒這些因素會對溝通產生影響,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應對這些影響呢?書中介紹了三個小技巧。

第一個技巧,適當地自我坦露。

所謂自我坦露,是指有意透露與自己相關的、重要的、不爲人知的信息。換句話說,就是在溝通過程中透露一些自己的小祕密,展現一些隱藏的自我。

通過自我坦露,我們可以將部分自我概念展示給溝通對象,尋求對方的支持,增進對方的理解。此外,一個自我坦露的行爲,有助於增加他人的安全感,從而引發另一個自我坦露的行爲,形成良性的互動。就像我告訴你一個祕密,你也可能告訴我一個祕密。

那麼自我坦露有什麼用處呢?它有助於減弱自我概念所帶來的抗拒感,拉近與別人之間的心理距離。

但這裏有一個前提,就是自我坦露必須合理且適度,不合理且過度的自我坦露不僅無法發揮積極作用,反而會導致負面印象。比如在上司公開演講時吐槽公司,不僅不能增進雙方的理解,反而會導致上司對你的不滿。

因此,有效的自我坦露必須是根據不同對象、不同情境,審時度勢,隨機應變的。具體來說,要綜合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要考慮你與對方關係的遠近,關係近的多坦露、遠的少坦露;

其次,要考慮你所處的情境是公開還是私密,私密的情境可以坦露,公開場合不宜坦露;

最後,要考慮坦露的風險是否合理,風險相對低的可以坦露,風險高的不能坦露。

第二個技巧,學會知覺檢核。

知覺檢核是書中提到的一個概念,意思是檢查和核驗自己的知覺。

前面我們說到,知覺差異會使每個人對事實的認知都不同,如果按照刻板印象等錯誤的認知去選擇與不同對象的溝通方式,結果也多半不會好到哪裏去。因此,檢查、覈驗自己對某個事實、某個人的認知是否正確,是開展有效溝通的重要前提。

知覺檢核完整的程序包含三個步驟:
第一,描述你注意到的行爲;
第二,列出關於這個行爲至少兩種可能的詮釋;
第三,請求對方對行爲詮釋作出澄清。

舉個例子,你的室友快步走出了房間,並大力地關上了房門。如果不經過知覺檢核,你和室友的對話可能是這樣的:“對我有意見直說啊,那麼用力關門幹嘛?”“誰說我對你有意見了?”

而經過知覺檢核的對話是這樣的:“你剛纔快步走出房間,還大力地關上了房門”(這是描述行爲),“我不確定你是對我生氣了”(這是第一種詮釋),“還是你只是比較匆忙”(這是第二種詮釋),“你可以告訴我到底是因爲什麼嗎?”(這是請求澄清)。

通過上述步驟,我們能夠避免掉入刻板印象的陷阱,對別人有更加正確的瞭解,進而選擇更加適合的溝通方式,改進溝通效果。

第三個技巧,擴充情緒詞彙。

前面我們說到,能否在溝通中合理且清晰地表達情緒,是影響溝通質量的關鍵之一。

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常用的情緒詞彙都很有限,基本不會超過還行、一般、馬馬虎虎、不太好等幾個詞的範圍,這在很多時候讓別人難以理解我們真正的感受,影響了溝通效果。

而如果我們能夠用更加具體、準確的詞彙去表達想法,則可以有效避免這種問題。

比如,老闆徵求員工對於公司管理制度的意見,如果每個員工都告訴老闆還行、一般、不太好,但又給不出具體描述,那麼老闆也沒法弄清楚大家到底是滿意還是不滿意。而如果員工告訴老闆:“公司的考勤制度太嚴,讓大家感到過於緊張”,或者“公司的考覈激勵制度不公平,讓大家感覺有些沮喪”,老闆就可以更加清楚地瞭解到員工的真實感受,並有針對性地做出改變。

因此,在與別人的溝通中,如果我們想要表達某種情緒,就要儘量擴充情緒詞彙,用更加精確的詞語代替籠統的感覺,使別人能夠更清晰地瞭解我們的真實感受。

比如,用我感覺有些焦慮、害怕、煩躁等代替我感覺有些不好,用我感覺很平靜、很開心、很興奮代替我感覺不錯。

介紹到這,我們的第一部分內容也就結束了,讓我們來總結一下:

溝通會受到自身因素影響,比如自我概念會使人在溝通中做出防衛姿態,不接受別人的建議;知覺偏差有可能形成刻板印象,造成對別人的誤解;情緒表達不到位會讓別人無法準確理解你,影響溝通效果。

而自我坦露、知覺檢核和擴充情緒詞彙等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應對這些影響。

第二部分

接下來說說語言和非語言對溝通會產生哪些影響?我們又該如何運用語言和非語言促進溝通?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最重要的媒介,是維繫人類社會運轉的核心紐帶。但實際上,語言不只是用來幫助交換信息和了解彼此的媒介,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別人看待我們的方式,以及我們對他人所持的態度。具體來講,語言在溝通中發揮着三個作用。

第一,塑造別人對我們的印象。

在溝通中,語言的使用會影響別人對我們的印象,包括對個人性格、品質、能力的印象。比如,一個人在交談過程中總是口帶髒字,對方會認爲他是個粗魯的人;如果他總是誇誇其談、空話連篇,那麼對方多半會認爲他是個不切實際、愛慕虛榮的人;而如果他出口成章、妙語連珠,對方則會認爲他是個文化素養很高的人。

第二,反映我們對別人的態度。

這指的是,使用不同的語言會給別人帶來不同的感受。在與別人的溝通過程中,如果使用更多肯定的和積極的語言,比如你很出色、你很聰明,會使對方感覺到被重視和被認可;如果使用更多中性的語言,可能會使對方感覺你很客觀;而如果使用更多否定的語言,會讓對方覺得你對這次談話不感興趣、不耐煩。

除了以上兩點,語言還可以增進和表明與他人的一致性,打造人與人之間的聯盟關係

研究顯示,溝通過程中人們會被與他們說話方式相似的人所吸引,進而形成相似羣體的聚集。而爲了增進羣體認同,同一羣體中的成員往往又會發展出共同的語言體系和對話模式。

比如,吃貨的標準問句是“能好怎”(能吃嗎?好吃嗎?怎麼吃?),嘻哈一族的標誌宣言是“Love and Peace”,二次元羣體刷彈幕專用語是“高能預警”,這些都是屬於某類羣體的共同語言,目的都是增進羣體間的距離,維持羣體關係。

除了語言以外,非語言也在我們與他人的交流中發揮着重要作用。這裏說的非語言,是指姿勢、動作、表情、外貌等

在我們與別人的溝通過程中,這些非語言與語言互相結合,構建了更爲完整的表達體系,使我們能夠用更多樣的方式向別人傳遞信息。

具體來講,非語言在溝通中主要發揮着五個作用:

第一個是重複語言信息。

比如路上有人問你最近的銀行在哪裏,你手指着北方回答到:“從這裏往北走,經過兩個路口就到了。” 這裏面手勢的作用就是重複說了一遍方向。

第二個是補充。

非語言行爲會與溝通者用語言表述出來的想法和感受相配合,從而強化信息表達。就像面帶微笑說謝謝要比面無表情說謝謝效果好,就是因爲微笑發揮了補充作用。

第三個是替代。

就是不想說話時用非語言行爲替代。比如用搖搖頭、擺擺手來替代說不。

第四個是強調。

也就是用非語言信息加強語言上的信息。比如在介紹某人的同時用手勢指向他。

最後一個是表達真實信息。

人們常常會在語言與非語言上表現出不同甚至矛盾的信息,比如一個滿臉通紅的人大聲吼叫:“我根本就沒生氣!”這時候的非語言發揮的主要就是表達真實信息的作用。

既然語言和非語言對溝通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麼我們又該如何運用它們來促進與他人之間的溝通呢?在語言方面,作者列舉了三個妙招:

第一個,合理運用低權力和高權力語言。

所謂低權力語言,是指有禮貌但缺乏權威性的語言,主要包括用於解釋和請求的語言。與之相對,高權力語言指權威性高但缺乏禮貌的語言,包括強硬的陳述句和命令等。

一般來說,高權力語言更容易表現出權威性,從而使對方按照自己的意願行動;而低權力語言則會讓人感覺更加親切,有助於增進與他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因此,高權力語言更多適用於上級對下級發佈命令的情境,比如戰場上指揮官對士兵下命令;而溝通協商的情境則更適合使用低權力語言,比如與鄰居協商解決問題。

根據不同情境合理選擇使用高權力或低權力語言,可以有效增進溝通效果。比如,你的孩子因爲鄰居放音樂聲音太響而無法入睡,你去跟鄰居協商,如果你說“對不起,我的小孩有點睡不着,你介意把音樂調小聲一點嗎?”顯然比你說“你的音樂吵得我的小孩睡不着,你必須關小點!”效果要好。

第二個妙招,多用事實性陳述,避免使用意見性和推論性陳述。

所謂意見性陳述,就是我認爲某件事是怎麼樣的;推論性陳述,就是我猜某件事是怎麼樣的;而事實性陳述,就是隻講這件事是怎麼樣的。意見性和推論性陳述,很多時候摻雜了強烈的個人情感,與事實存在偏差,容易造成溝通中的誤解和衝突。

比如困擾很多男性的終極難題:女朋友爲什麼又生氣了?實際上就是因爲女性更喜歡意見性和推論性陳述導致的。當她們生氣時,會跟男朋友抱怨,“你一點都不關心我”“你一點都不愛我”“你是不是喜歡上別人了?”但卻不會告訴男朋友生氣的真正原因,讓男人一頭霧水,誤會也很久才能消除。

而如果她們能夠直接告訴男朋友,“你忘了我的生日,所以我很生氣”“你昨天跟我說話語氣很重,所以我很生氣”“你跟朋友出去玩讓我獨自在家,所以我很生氣”,問題就顯然好解決多了。

所以,只講事實,避免使用意見性和推論性陳述,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溝通衝突。

第三個,少用“你”,巧用“我”和“我們”。

之所以要少用“你”,是因爲在與別人的溝通中,“你”這個字眼會表達出一種對他人的論斷,通常意味着說話者有資格評判他人,容易激起他人的防衛,不被他人接受。

而使用“我”字的陳述,描述的只是自己對他人行爲的反應,沒有對行爲的價值做出任何評判,語氣更加平和,更容易讓他人接受。比如約會時對方遲到了,用“我對你遲到的行爲有點生氣”來表達不滿,要比用“你就是個不守約定的人”更容易讓對方接受。

但是,過度使用“我”字語言,可能會使別人感覺自私和以自我爲中心。而克服這一弊端的辦法,是使用“我們”的語言。

帶有“我們”字眼的語言,暗示了陳述的議題是說話者和聆聽者共同關心的。比如,“我們需要討論一下分工,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務。”“我們”的語言,能夠讓人感覺更加親近,有利於形成良好的互動。

但是,“我們”的陳述也不一定是恰當的,因爲有時候別人並不認可你能夠代表他。就像你說“我們有個問題”,而別人可能會說“這是你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

爲此,我們有時候需要將“我”和“我們”結合起來,例如“我想我們……”或“我希望我們……”研究顯示,“我”和“我們”的結合體,比單一出現時更令人感到親切,在談話中被人接受的機率更高。因此,增進溝通的另一個訣竅,就是巧用“我”和“我們”的語言。

而在非語言方面,作者的建議主要集中在兩方面:

一是要與語言信息相一致,避免非語言和語言傳達的信息相矛盾;

二是要針對不同文化、性別的交流對象選擇合適的非語言,避免錯誤使用。

比如“OK”的手勢,在美國表示肯定,但在法國和比利時代表的卻是“你的價值爲0”,在希臘和土耳其代表的則是低級的性邀請,具有侮辱意義。

這就是我們今天介紹的第二部分內容:

語言和非語言不僅是溝通的媒介,更對塑造溝通關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合理運用語言和非語言的技巧,促進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

第三部分

最後來看看我們該如何營造好的溝通氛圍,塑造良好的人際關係?

所謂溝通氛圍,指的是關係當中的情緒氛圍。那麼,有哪些因素決定了溝通氛圍的好壞呢?簡要來說,有兩大要素。

第一,肯定信息多還是否定信息多。

肯定信息,是指贊同對方的信息,表達的是對他人的重視和讚賞;否定信息,是指反駁對方的信息,表達的是對他人的不尊重以及不欣賞。在溝通過程中,如果肯定信息佔據主導,那麼溝通氛圍也會比較輕鬆愉快;而如果否定信息更多,那麼溝通氛圍也就更加嚴肅凝重。就像全程說着“你說得對”“你做得很好”,明顯比說着“你做得差極了”“你說得毫無道理”氛圍要好。

第二,溝通對象是否處於心理防衛狀態。

如果溝通對象處於心理防衛狀態,他就很難敞開心扉跟你交流,或是真心接受你提的意見建議,也就更談不上營造好的溝通氛圍了。所以,營造好的溝通氛圍的關鍵,就在於增強肯定信息的表達,以及減少他人的心理防衛。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做到這兩點呢?

關於增強肯定信息表達,書中給出了三種方法:

第一個,重視。

重視是表達肯定信息的基本動作。很多時候,我們給別人留下不重視對方的印象,都是由於忽略了這個基本動作。比如忘記回郵件或者電話短信。當然,這種欠缺重視的行爲可能只是一時的疏忽。倘若有人把這些舉動誤認爲是你在刻意保持和他的距離,那就可能對你們的關係造成影響。所以,增強肯定信息表達的第一種方法,就是避免忽視他人。

第二個,承認。

承認別人的觀點和感受,是表達肯定信息的一種有效形式。在與他人或者團隊的溝通過程中,多詢問別人的意見,能夠有效表達對別人地位和作用的承認,有助於收穫更多的認同。比如公司裏的高管時常去詢問員工意見,員工會對他們有較高的評價。即使意見最後不被採用,這些尋求承認的行爲也將有助於上司與下屬之間肯定信息的增加。

第三個,贊同。

承認表示你對別人的意見有興趣,而贊同則表示你同意他們的意見,且認爲這些意見是重要的。當然,你不一定要藉由完全的同意來表現你對他人信息的贊同,可以在信息中找出你所認同的部分加以迴應。比如,你不認同下屬提出的新方案,但你認同他提出的新思路,那麼你可以說:“我很欣賞你提出的全新思路,我想這會給我們進一步完善方案提供很大啓發。”

關於減少他人的心理防衛,作者則給出了採用描述式溝通、問題導向式溝通、自發性溝通、加強同理心、平等對話、協商對話等六個建議,我們重點介紹其中兩個:

第一,用描述式溝通替代評價式溝通。

評價式溝通重在對他人的行爲作出評價,容易喚起對方的防衛行爲,就像我們在第二部分中介紹的使用“你”字的語言。而描述式溝通將焦點放在說話者的想法和感受上,而非着重在對他人的行爲和價值判斷,激起他人防衛行爲的可能性也就大大降低了。比如兩人發生了爭執,說“我不明白你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顯然要比“你不知道你自己在說些什麼!”火藥味淡得多。

第二,用問題導向替代支配導向。

支配導向的溝通者,經常不顧對方的需求和興趣擅自做決定。這種人總是表現出支配的態度,就好像在說:“我知道什麼對你最好,如果你按照我的話去做,事情就會成功。”這容易引起別人的敵意。而問題導向的溝通者會將焦點放在滿足自己和他人的需求上,更容易獲得他人的好感。

比如,你在等一通電話,需要別人暫時不使用電話。支配導向的溝通者會說:“接下來兩小時你最好不要使用電話。”而問題導向的溝通者會說:“我在等一通很重要的電話,想麻煩你一下,讓電話暫時保持不佔線。”顯然後者溝通成功的可能性要比前者大得多。

第三部分到這就介紹完了,我們來總結一下:

溝通氛圍的好壞對溝通效果有着重要影響,而肯定信息的多少和他人是否處於防衛狀態是決定溝通氛圍好壞的兩大因素。

通過重視、承認、贊同,可以增強肯定信息的表達,增加溝通對象的滿意度;而通過描述式溝通等方式,可以降低他人的防衛程度,改進溝通效果。

總結

介紹完這點,今天的內容就聊得差不多了,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

首先,我們介紹了自我概念、知覺、情緒等自身因素對溝通的影響,並提出了適當的自我坦露、知覺檢核、擴充情緒詞彙等應對辦法。

接着介紹了語言和非語言對溝通的作用,並分享了合理運用高低權力語言、多用事實性描述、巧用“我”和“我們”等語言運用技巧。

最後,我們說了影響溝通氛圍的主要因素,並且介紹了增強肯定信息表達、減少他人心理防衛等營造良好溝通氛圍的策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